化工废水处理中反渗透膜污染的产生及清洗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化工废水处理中反渗透膜污染的产生及清洗研究

李金鹏

光大水务(南通海门)410621198304014573

  摘要:化工废水处理是工业生产中面临的一大环境挑战,特别是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虽然反渗透膜技术在去除水中溶解固体和有害物质方面极为有效,但膜污染问题频发,严重影响其处理效率和膜的使用寿命。本文深入分析了化工废水中反渗透膜污染的产生机制,探讨了造成污染的主要因素,同时,本文还详细研究了针对膜污染的各种清洗技术,包括化学清洗和物理清洗方法,提供了一系列实际可行的解决策略,为化工废水处理提供更有效的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化工废水处理;反渗透膜污染;清洗研究

  引言: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化工行业的发展为社会经济的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也带来了大量的废水排放问题。化工废水中含有各类有机物、重金属离子等有害物质,直接排放会对周围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因此化工废水处理迫在眉睫。反渗透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废水处理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化工废水处理中。然而,反渗透膜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易受到污染影响,进而降低了其处理效率和使用寿命,因此膜污染的产生及清洗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一、化工废水处理的重要性

  在工业生产中产生的化工废水需要经过净化处理来满足环保排放或再利用的标准。随着工业化的推进处理过程显得格外重要,因为这些废水通常包含了多种有机化合物、重金属离子和其它危害物质。直接排放未经处理的化工废水会对水资源造成严重污染。在众多处理技术中反渗透膜技术因其环保特性的高效性和低能耗而显著。利用半透膜拦截有害物质该技术有效净化废水还确保其达到安全排放或再利用的条件。然而反渗透膜技术面临的挑战不可小觑,尤其是膜表面的污染积累,这会影响过滤效率并可能减少膜的使用寿命。故而,开发和实施高效的膜清洗及维护策略对保证系统长期稳定运作至关重要[1]

    二、反渗透膜污染的产生机制

  (一)生物污染

  生物污染主要指微生物、藻类或生物聚合物在膜表面或孔隙中的积累生长。通常发生在水体中的微生物和有机废物在膜表面与孔隙之间形成生物膜的情况下,导致膜的过滤效率性能下降。生物污染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例如,水中的细菌和藻类在膜表面形成的生物薄膜,以及有机废物为这些微生物提供的营养,均可促使生物薄膜的增厚,还有提高的水温也可能促进微生物的增长速度,进一步加重生物污染的程度[2]

  (二)结垢

  结垢是指在膜表面或孔隙中沉积的无机盐类或颗粒物质,导致膜的堵塞和通量下降。结垢的产生机制主要与废水中的溶解盐浓度、水质硬度、pH值以及温度等因素有关。在化工废水处理过程中,废水中可能含有大量的溶解盐,当这些物质达到一定浓度时就会在膜表面结晶沉积,形成结垢。而且水质硬度和pH值的变化也会影响结垢的程度。

  (三)残留污染

  残留污染是指在膜表面残留的有机物或无机物,通常是由于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或微粒物质在膜表面沉积而形成的。残留污染的产生机制与废水的化学成分、污染物的浓度、膜的特性以及操作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废水中的难降解有机物可能在膜表面形成残留污染,而微粒物质的沉积也会导致膜的堵塞和污染。

  针对这些产生机制,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反渗透膜污染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例如,定期清洗膜表面、优化废水预处理工艺、控制水质硬度和pH值、加强膜的监测和维护等手段来减轻膜污染问题。

  三、反渗透膜污染清洗技术研究

  (一)物理清洗

  物理清洗是指利用物理手段去除膜表面的污染物,水力冲洗是最常见的物理清洗手段,通过高压水流冲刷膜面将污染物冲洗掉适用于一般性污染物的清洗。气体冲洗则是利用气体将膜孔道中的污染物吹除适用于一些微小颗粒物的清洗。而超声波清洗则是利用超声波的作用产生的空化现象适用于一些附着较为牢固的污染物清洗。

  物理清洗技术在反渗透膜污染清洗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例如,操作简便对膜的损伤较小等,物理清洗也存在着一些局限性,比如对于一些有机污染物以及生物膜的清洗效果并不理想,物理清洗无法完全消除膜表面的污染,容易造成污染的积累影响膜的使用寿命。因此,单一采用物理清洗技术难以满足反渗透膜清洗的需求,需要与其他方法相结合实现更为彻底的清洗效果[3]

  (二)化学清洗

  化学清洗是一种通过使用各种化学药剂来除去膜表面污染物的技术方法。例如,包括酸、碱、氧化剂和螯合剂等的化学药剂每种药剂针对特定的污染类型的清洗效果。例如酸性清洗剂如盐酸和硫酸非常适合用于去除膜上的无机盐类污染,比如碳酸钙和铁垢;这些物质常在膜的表面积聚影响膜的性能。而碱性清洗剂,如氢氧化钠,能有效去除油脂、蛋白质等有机污染物,这些通常会在工业过程中产生。氧化剂,如臭氧和过氧化氢,能够破坏有机物结构并杀死微生物,从而清除生物膜和其他有机污染。同时,螯合剂,例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特别有效于去除重金属离子,如铜和铅,这些金属离子可能由工业废水带入并在膜表面积累。

  在反渗透膜的维护中,化学清洗显示出其独特的优势,尤其是在处理长期运行中不可避免的污染积累问题时。通过定期的化学清洗显著恢复膜的透水性延长膜的使用寿命。有效的化学清洗不仅提高了处理系统的整体性能,也减少了因频繁更换膜而产生的经济成本。

  (三)案例分析

  反渗透膜技术在水处理行业中被广泛采用,主要是因为它能高效地净化水质。但是,膜污染问题持续影响其稳定性和效率。一家公司的案例研究详细分析了某电厂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膜的污染问题,以及进行的诊断、清洗和维护方法在这个电厂的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技术被用于深度净化以达到工业用水的标准。然而,系统在运行一段时间后遇到了产水量减少的问题。初步检查膜组件发现,主要的污染来源是有机物,尤其是大分子有机物。进一步的分析指出,膜表面形成了一层厚厚的生物膜,这不仅减少了水分子通过膜的通透性,也直接导致了产水量和脱盐率的下降。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污染情况,运用了SEM-EDX、烧失量分析、FT-IR、GC-MS等多种高精度检测手段,这些技术帮助确认了污染物的成分和分布 [4]

在确认污染类型和程度后,制定了针对性的化学清洗方案。化学清洗采用了一种特制的清洗剂,该清洗剂根据污染物的性质设计,能够有效分解和去除有机污染物,特别是针对生物膜的清除有显著效果。清洗过程遵循了严格的操作流程保证了清洗效果的最大化,如下表:

序号

参数

清洗前数据

清洗后数据

长期跟踪数据

1

产水量 (m³/d)

8000

12000

11800

2

脱盐率 (%)

85

97

96

3

段间压差 (bar)

15

5

6

4

运行周期 (月)

6

表一 电厂中水处理系统中反渗透膜污染清洗前后的效果表

  清洗后的效果评估显示,膜元件的产水量和脱盐率恢复到接近新膜的水平,段间压差显著下降,表明清洗取得了成功。为了验证清洗效果的持续性,对清洗后的膜元件进行了长期的跟踪观察。数据记录显示,在接下来的运行周期中膜元件的性能保持稳定,未出现明显的再次污染情况[5]

  此案例分析不仅展示了反渗透膜污染的诊断,而且通过具体的数据分析结果,为水处理行业提供了一种有效的膜污染控制策略。通过科学的污染分析的清洗方法,可以显著提升反渗透系统的运行效率,为保障水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结语:研究反渗透膜污染问题及其清洗方法是环境科学领域当前的关注焦点。深入探究膜污染的产生机制和清洗技术不仅可以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寿命,还能提升其处理效率,从而为化工废水零排放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展望未来,通过进一步研究和开发更高效、更环保的清洗技术,我们能够为化工废水处理领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不断地深化对膜污染的了解和创新清洗技术,是应对化工废水处理挑战、推动行业持续进步的关键。同时寻找减少膜污染发生的新方法,这将对保护我们的水资源和环境质量产生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崔丽桃, 赵云, 李海锋. 化工废水处理中反渗透膜污染的产生及清洗分析[J]. 清洗世界, 2023, 39 (04): 22-24.

[2]卢建东. 煤化工废水反渗透浓缩液的正渗透处理膜污染及其控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21.

[3]李洋. 化工废水处理中反渗透膜污染的产生及清洗研究[J]. 煤炭与化工, 2021, 44 (04): 157-160.

[4]吴限. 煤化工废水处理技术面临的问题与技术优化研究[D].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6.

[5]闫小武. 反渗透技术在金泰氯碱化工废水处理中的应用[J]. 化学工程与装备, 2012, (06): 177-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