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临床效果

徐双双

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东院 陕西省西安市 710089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作用及其对预后康复的影响。方法:我们选取了20236月至202312月期间,在本院急诊科接受治疗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这些患者被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增加急诊护理措施。通过对比两组的急救时间、预后康复时间等指标,来评估急诊护理的效果。结果: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急救时间和预后康复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的2小时内救治效果也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同时,观察组的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也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上所述,急诊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救治过程中具有显著优势,可以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效果,进而促进患者的预后康复。

关键词:急诊护理;急性心肌梗死;救治效果

引言

急性心肌梗死是一种急性病症,其原因是冠状动脉发生急性阻塞,导致心脏部分肌肉因血液供应不足而坏死,进而损害心脏功能[1]。该病症的典型临床表现包括心前区憋闷或疼痛,疼痛部位多位于胸骨后方,并可延伸至上腹部、左侧肋骨、左肩,甚至头部和口腔。疼痛持续时间通常超过30分钟,并可能伴随头晕、大汗淋漓、呼吸困难,以及血压和心率的变化。部分患者可能直接出现休克,对生命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及时的就诊是挽救生命的关键。因此,缩短从发病到治疗的时间差至关重要,是确保生命安全的前提[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6月至2023年12月期间,本院急诊科收治8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经过严格的随机分组,每组各有40名患者。在观察组中,男性患者占23例,女性患者占17例,年龄分布在35至7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5.13±7.02)岁。而在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0例,女性患者为20例,年龄分布在37至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4.69±6.15)岁。经过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和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方面,并无显著差异(P>0.05),因此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的患者接受了常规护理措施,这些措施包括对患者生命体征的密切监测,以及心电图、血气分析等检查结果的细致观察,从而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进行相应的处理。

1.2.2观察组

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急诊护理。具体包括:

① 快速呼叫和反应:护士在患者到达急诊科时初步评估,若怀疑急性心肌梗死症状,立即呼叫急救和心血管专家,传达情况,确保快速救治。同时,启动急救程序,将患者移至急救区。

② 监测生命体征:连续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实施动态心电图监测,关注ST段变化,快速确诊急性心肌梗死。监测血压和体温,评估是否需要卧床休息。

③ 氧气支持:监测氧饱和度和呼吸状态,判断是否需要氧气治疗。当氧饱和度低于正常范围或出现呼吸困难时,给予适当氧气流量和给氧方式。实时监测氧饱和度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④ 疼痛缓解:护士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按医嘱给予适当疼痛缓解药物,并密切观察药物不良反应。对特殊患者谨慎使用镇痛药物。

⑤ 情绪支持:护士为患者提供心理支持,帮助缓解焦虑和恐惧感。

2结果

2.1两组急救时间对比

观察组各急救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各急救时间比较(min)

组别

n

分诊评估

急诊停留

急诊抢救

观察组

40

2.66±0.48

9.176±1.14

36.12±3.32

对照组

40

5.47±0.32

18.28±2.75

59.03±5.34

t值

17.034

10.087

19.782

p值

<0.001

<0.001

<0.001

2.3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预后康复时间对比

组别

n

卧床时间(h)

住院时间(h)

观察组

40

43.37±4.17

8.21±1.31

对照组

40

63.28±5.23

12.08±1.76

t值

15.144

8.005

p值

<0.001

<0.001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心血管疾病中最为常见且严重的急性病状,其病情发展迅猛,需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本研究的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急救时间明显缩短(均P<0.05),这充分证明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护理中,强化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显著提高急救效率[3]。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急诊救治过程中,分诊评估环节尤为关键。在加强急诊护理的模式下,医护人员能够迅速、准确地评估患者的症状和体征,从而及时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同时,急诊护理团队的协作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他们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各项检查,为患者及时建立静脉通路并服用相关药物,有效缩短了患者在急诊室的停留时间,降低了因分诊延误或治疗不及时带来的风险[4]。

本研究还发现,经过急诊护理干预的观察组患者在2小时内的救治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均P<0.05)。这得益于急诊护理团队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心电图变化,迅速给予药物治疗,并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心肌酶谱检测,根据检测结果调整治疗方案。这种快速、准确的反应不仅有效缓解了患者的胸痛症状,还促进了ST段的早期恢复和心肌酶谱水平的及时下降。

值得注意的是,常规护理模式在评估和救治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延迟,导致胸痛持续时间较长,病情恶化风险增加。相比之下,强化急诊护理模式下的观察组患者卧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这主要得益于急诊护理团队的高效协作和个体化治疗方案的制定。急诊护士凭借他们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能够迅速对病情进行评估和救治,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5]。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而言,强化急诊护理相较于常规护理具有显著优势。它不仅能够缩短急救时间、提高救治成功率,还能有效改善患者预后、促进早期康复并减少住院时间。因此,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应优先考虑采用强化急诊护理模式,以提高患者抢救成功率和生存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柏爱霞.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及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 [J]. 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 2020, 5 (25): 6+14.

[2]吴景艳.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评价 [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 2020, 7 (45): 116+119. DOI:10.16281/j.cnki.jocml.2020.45.081.

[3]马凤勇. 浅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心理月刊, 2020, 15 (05): 166. DOI:10.19738/j.cnki.psy.2020.05.138.

[4]刘晓云. 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中的效果观察 [J]. 智慧健康, 2019, 5 (17): 89-90+93. DOI:10.19335/j.cnki.2096-1219.2019.17.040.

[5]邢蕾.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9, 19 (10): 221+226. DOI:10.19613/j.cnki.1671-3141.2019.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