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8
/ 2

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研究

张廷泽

山东省烟台市  烟台南山学院   265713

摘要: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蓬勃发展推动着铁路工程建造技术的转型升级,建筑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导向对铁路建造技术向智能化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我国铁路工程建造由传统建造模式转向智能建造模式是必然趋势。智能建造模式改变了铁路工程建造的生产活动、生产要素和组织管理,从技术路径影响铁路工程造价的形成。在此背景下,亟需研究技术维度下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

关键词:铁路工程;智能建造;造价形成机制

1、研究背景

在工程建设需求推动和政策的引领下,铁路工程智能建造正加速推进中。我国铁路工程智能建造目前处于加速突破阶段,创新示范阶段已攻克了一些智能建造领域的关键技术[1]。优化铁路选线,尽量避开不良地质区域。施工过程中利用智能设备实现生产和施工的无人化或少人化,管理过程中利用物联网和大数据等技术实现智能化管理。铁路工程建造由传统建造模式向智能建造模式转变,铁路工程建设的生产活动、生产要素和组织管理发生改变,铁路工程造价形成的技术路径也发生改变[2]。当前铁路工程智能建造造价确定面临的困境是缺少与之相适应的造价标准而想要制定相应的造价标准就必须清楚智能建造模式下工程造价形成的技术路径。因此,本文以基于智能建造的铁路工程造价形成机制为研究对象,探讨智能建造如何影响铁路工程造价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2、智能建造模式下铁路工程造价管理的对策建议

根据智能建造对铁路工程造价形成的影响机理分析,现阶段智能化勘察设计和智能化管理可使工程造价降低,应持续推进智能化勘察设计和智能化管理的应用,进一步发挥智能化勘察设计和智能化管理降低工程造价的效能。智能化施工使工程造价升高,主要原因是智能机械台班单价过高。但是智能化施工可减少人工工日。近年来建筑业“民工荒”现象越来越严重,而且导致人工费不断上涨。智能化施工可解决这一棘手问题。而且随着智能机械的进一步研发和推广应用,其台班单价未来会逐渐降低[3]。智能建造在今后的铁路工程中的应用会逐渐深入,与此同时,造价管理要与智能建造相适应。基于本文的研究成果,对智能建造模式下铁路工程造价管理提出以下建议。

2.1 构建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造价标准

智能建造模式下铁路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最大难题就是没有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造价标准。为了使铁路工程造价真实反映实际发生的成本,科学合理地确定工程造价,当务之急是构建与智能建造相适应的造价标准。

智能建造的应用使得形成铁路工程产品的作业内容和资源消耗发生改变。智能建造从技术路径改变了铁路工程造价的形成,导致现行造价标准与智能建造不适应。故应制定适合智能建造的造价标准,使其与造价形成的技术路径相适应。我国铁路工程智能建造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在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智能建造和传统建造将会共存[4]。所以应单独编制铁路智能建造工程的造价标准。铁路智能建造工程造价标准的改进应充分考虑智能建造模式下的作业内容,资源被作业消耗的方式和原因。造价标准应准确反映智能建造模式下作业内容是什么,每一个作业内容消耗的资源是什么。

2.2 增加智能建造产生的新生产要素

铁路工程专业定额中的每一个定额子目都列出了工作内容与该工作内容的生产要素。由前文的研究可知,智能建造改变了铁路工程产品消耗作业的方式和作业消耗资源的方式。两种建造模式下的生产要素有所差别。传统建造模式下生产要素包括劳动者、劳动对象和劳动资料,其中劳动者又包括直接操作人员、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三类。智能建造与传统建造相比,生产要素的类型有所改变,造价标准中应充分体现生产要素的类型,将普通的施工工人和能操作使用智能设备的工人进行区分。智能建造中应用的智能化机械应纳入造价标准。除此之外,智能机器人、3D打印系统等新的生产要素也应纳入造价标准中。造价标准的综合工费单价偏低,不能真实反映实际发生的成本,这是传统建造模式下便存在的问题[5]。因此,现在造价标准的人工单价与实际发生成本差距更大。所以,在当前铁路工程智能建造加速突破阶段,应提高造价标准的综合工费单价,与智能建造模式接轨,使综合工费单价与市场水平相适应。

2.3优化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管理模式

现行造价标准与智能建造不适应的根本原因是造价标准管理模式不灵活,导致造价标准存在滞后性。因此,应优化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管理模式,以适应智能建造的发展。铁路工程造价标准是根据已完工程或在建工程已发生的施工过程资源消耗及费用数据分析得到的,只能代表过去已经发生过的,存在滞后性。对于采用智能建造的工程,是现有办法规则、专业定额等造价标准无法解决的。现有定额数据采集方式准确度不高,不贴近市场,与市场偏差性较大。可考虑优化铁路工程造价标准管理模式来解决造价标准滞后性和偏差性问题。目前施工单位为了方便管理工作和保证施工质量运用视频监控系统监视施工作业。视频监控系统同样可用来收集作业工序信息,采集作业和资源有关信息。电子施工日志系统可采集技术准备、现场作业详细情况、作业机械和人员投入以及各工序施工进度等现场基本信息。可利用视频监控和电子施工日志系统等先进的信息系统快速获得详实的第一手现场施工数据,更先进更快捷地提取定额信息,提高定额更新速度,从而解决造价标准滞后性这一问题。

3、结论

铁路工程建造由传统建造模式向智能建造模式转变,铁路工程建设的生产活动、生产要素和组织管理发生改变,铁路工程造价形成的技术路径也发生改变。当前铁路工程智能建造造价确定面临的困境是缺少与之相适应的造价标准,而想要制定相应的造价标准就必须清楚智能建造模式下工程造价形成的技术路径。因此探讨智能建造如何影响铁路工程造价的形成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徐骏,李安洪,刘厚强,等.BIM 在铁路行业的应用及其风险分析[J].铁道工程学报,2014(03): 129-133.

[2]刘应宗.我国建设工程造价形成方式的改革[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01):56-59.

[3]傅纯.基于市场的建设工程项目造价形成机制研究[D].长沙:中南大学,2003.

[4]王同军.中国智能高铁发展战略研究[J].中国铁路,2019(01):9-14.

[5]李寿兵.智能环境下的铁路勘察设计[J].铁道标准设计,2018,6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