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探讨

李茗雪

天津华厦建筑设计有限公司,天津 300000

摘要:经济和科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人们对优质生活的追求越来越高,但是,随着人□的增多以及气候条件的变化,我国水资源逐渐紧缺,特别是在城市当中,存在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为了协调城市化迅速发展与水资源紧缺二者之间的矛盾,就需要在城市化建设以及在建筑设计工作中做好排水工作。而在城市建筑中有效运用海绵城市理念,能够帮助建筑更好地设计出给排水系统,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的问题。因此,在城市化建设时,应提高对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视,采取合适的策略应用海绵城市理念,做好建筑的给排水设计。

关键词:建筑工程;给排水设计;海绵城市理念;应用

1海绵城市理念以及应用意义

1.1海绵城市理念

作为现代化城市管理理念,海绵城市理念,有助于提升城市预防雨水灾害的能力,并且可借助吸水、蓄水、净水等措施优化城市排水系统,有效地提升城市的蓄水能力,避免城市出现内涝问题,同时可极大地提升水资源利用效率。将海绵城市理念应用到城市建设工作中,可以科学地完成水资源调节工作,无论是地表水,还是地下水均可得到有效的应用。

1.2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应用的意义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为了优化供水体系,减少恶劣天气对城市的破坏,需要引入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科学设计,不断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在传统市政给排水设计理念中,通常给排水管道的数量没有与城市发展相结合,而且没有将天然供水体系与人工供水体系相结合,从而容易引发内涝以及水资源利用不足等问题。

2传统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2.1排水设施不完善

近年来,各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频率显著升高,传统给排水设施在实际运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较多,一旦给排水系统无法有效应对洪涝灾害,就会给居民造成难以挽回的经济损失,同时给城市经济发展和环境带来负面影响。但通过对部分城市的调研和分析可知,仍有很多老城区存在排水设施不完善的情况。

2.2城市规划考虑不足

在建筑给排水工程的规划设计阶段,实地调研和考察是重点环节,但就实际情况而言,该项工作未能落到实处,存在考察不全面、调研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工程的设计方案脱离实际,考虑不周全,使得给排水工程在运行期间问题较多。

2.3水资源利用效率低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各领域对水资源的需求量持续增多,使得水资源紧缺的局面愈发严重。我国部分地区的水资源十分紧张,并且还存在土地资源硬化的问题,路面的渗透能力不足就会产生积水,这些水资源全部排进管道内部后会演变成死水,无法得到有效的利用,加重水资源的流失情况。因此,需要通过对建筑排水工程的创新设计,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海绵城市理念的应用

3.1建筑给排水规划,分析本区域特点

在建筑给排水建设中,运用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要对当地的地形、降水情况、土地利用状况等进行科学分析,了解城市的自然环境特点和现有的水系统情况,确定适合实施海绵城市理念的具体措施和范围。当规划建筑给排水系统时,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从源头削减径流污染,在小区道路、人行道和广场等区域使用透水铺装材料,如透水砖、透水混凝土等,增加地面的透水性,减少雨水径流的产生,降低雨水带走污染物质进入排水系统的可能性。在城市公园、绿地和居民小区等区域,设计并建设雨水花园,利用植被和地形起伏等手段,让雨水在花园内部自然渗透或蓄留,起到净化和保持水质的作用,减少径流污染物的排放。设置雨水收集设施,包括雨水桶、雨水收集池、蓄水湿地等,用于收集和储存雨水,减少雨水径流流入排水系统,用于灌溉景观绿化、冲洗道路等,降低雨洪对城市排水系统的冲击。加强小区绿化,在小区道路两侧、河岸、湖泊周围等区域进行大面积植被种植,提高土壤的吸水保水能力,减少地表径流的产生,有效削减径流污染。

3.2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

结合建筑给排水系统的建设和运行需求,海绵城市理念的运用要优化顶层设计,加强政策扶持,并推进专项资金支持,以助力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地,根据海绵城市理念,对城市的整体规划和设计加强优化,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布局绿地和水体,设计适合海绵城市理念的建筑和道路,营造一个有利于雨水收集、渗透和利用的城市环境。政府部门要加强相关政策的制定和扶持,包括制定海绵城市建设规划、推动相关法规法律的修订,鼓励和引导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海绵城市实践,推动相关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相应的奖励和补贴政策,鼓励城市建设者和相关企业积极采用海绵城市理念。

3.3开展试点活动,引进技术方法

海绵城市理念下,建筑给排水建设中要策划和开展试点活动,在城市中选择适当的试点区域,例如小区、街道,甚至是一个整个城市区域,试点区域的选择要综合考虑地理条件、气候特点以及现有的给排水设施等因素。在试点活动中,引入先进的海绵城市理论和技术,包括雨水收集、净化、渗透、储存等方面的技术方法,借鉴国内外成功案例,结合本地实际,选择适合的技术方案。针对选定的试点区域,制定具体的实施方案,包括工程设计、建设施工、设备选型等具体细节,确保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地实施。在试点活动中,建立健全的监测与评估体系,对海绵城市建设的各项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调整,在试点活动的经验总结中,形成一套可操作的规范和标准,推动海绵城市理念在更广泛范围内的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在推动海绵城市理念的落地过程中,开展宣传和推广,制作宣传册、海报、宣传片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材料,介绍海绵城市的概念、意义、优势以及试点活动的成果和实施效果,在各种渠道中广泛传播。

3.4促使建筑给排水,应对极端天气

建筑给排水建设中,为了实现系统稳定运行,提高给排水效果,要运用海绵城市理念,促使建筑给排水系统的高效性发展,提高雨洪资源的利用效率,应对极端天气情况。优化雨水收集系统是关键的一步,以完善给排水功能为目的,要设置雨水花园、雨水篦子等设施,将雨水有效地收集起来,减少雨水径流,提高雨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入先进的雨水处理设施,如雨水花园、雨水湿地等,对收集到的雨水进行净化和储存,以保证其达到可以再利用的标准,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设立雨水资源利用系统,将处理后的雨水纳入城市的水循环中,用于灌溉、冲洗等非饮用水用途,提高雨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除了雨水的收集和利用,也要保证城市的排水系统能够在极端天气情况下高效运行,及时将排水从城市中排出,防止内涝和洪涝等灾害。引进先进的技术和设备,如智能监测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等,提高建筑给排水系统的运行效率和响应速度,应对极端天气的挑战,加强监测和预警能力,在城市范围内建立多层次的监测网络,包括气象监测站、水文监测站等,将站点分布在城市各个关键位置,以保证对天气和水文条件的全面监测。采用先进的监测设备和技术,如高精度气象雷达、水位计、降雨计等,提升监测的精准度和实时性,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建立数据传输和处理系统,使监测数据能够实时传输到监测中心,并进行实时处理和分析,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和趋势变化。

4结束语

总之,为了加快现代化城市建设速度,建筑给排水设计工作需要加大对海绵城市建设理念的关注,利用海绵城市建设理念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可更好地保护城市水环境,有助于解决城市内涝问题,使城市的抗涝抗旱能力得到显著提升,对城市水环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欣.海绵城市建设与建筑给排水策略分析[J].未来城市设计与运营,2022(6):47-49.

[2]陈菲菲.海绵城市理念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资讯,2022,20(17):139-141.

[3]温智理.海绵城市理念下城市排水设计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8):213-2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