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王玉

安徽融元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安徽省安庆市  246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各界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混凝土结构属于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质量的建设趋势下,施工单位需注重施工技术的合理化应用,有效保证混凝土结构的质量。混凝土相关施工环节包含拌和、运输、浇筑、振捣、养护、拆模等,各环节环环相扣,对混凝土结构的整体施工质量有显著影响。为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需加强技术探讨,以科学的方法完成各项工作。鉴于此,本文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进行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

引言

现阶段,在国民经济水平持续提升情况下,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提出新的要求与标准。混凝土工程属于建筑工程建设期间

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大对混凝土工程施工的优化力度,明确该项技术实际运用要点,结合现场作业情况,对工程加以整体性

和针对性分析,了解混凝土工程结构在施工期间出现的主要问题,全面保障该项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效率。针对混凝土施工技术应

用要点的探索,需从综合角度分析,充分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运用价值与优势,积极引入先进化的施工技术、材料、设备与工艺,

最大程度上提升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运用水平,促使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发展更加稳定与长远。

1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优势

(1)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提高结构乃至建筑整体的强度,其中以水泥或其他胶凝材料的性能优势尤为突出,通过适量水泥的应用,结构的强度大幅提高。得益于建筑结构强度的提高,建筑的稳定性、耐久性均有所改善,可打造精品建筑工程,为用户的日常使用提供优质的服务。(2)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合理应用有利于提高建筑产品的防水性能,避免由于建筑结构渗漏水而导致使用者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影响。同时,建筑受到的水侵蚀作用得到有效控制,结构的耐久性有所保障。(3)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流程较为精简,在化繁为简的作业方式下,工程活动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进行,施工效率提高,施工所需的人力成本、物力成本均降低,达到提效率、增效益的效果。

2当前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所存在的主要问题

2.1施工材料

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混凝土结构容易受到施工材料的影响,其中,施工材料主要为泥浆、砂石甚至是水泥等材料。而在具体施工中,前期的性能检测是十分必要的。如果没有按照工程的基本要求,对材料的性能进行检测,确保经过检测后,实现对施工材料的分析,确保材料可以满足施工。通过合理的材料控制,促使材料的质量可以满足工作需求,进而降低材料的安全隐患,从而确保后续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2.2混凝土自身性能的控制

为了满足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要对混凝土自身性能进行控制,确保具体工作中,为了满足土木工程的基本需求,要对混凝土自身性能进行控制。同时,自缩现象是混凝土结构中常见的问题类型。工作期间,还会与水分流失有直接关系。随着水分的不断流失,其脆性也会逐渐提升,从而会导致裂缝出现增大的风险,从而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

2.3混凝土的温度变化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是影响混凝土结构的主要原因。针对混凝土结构的基本情况,为了满足工作需求,需要对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变化进行控制。因为温度变化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甚至导致混凝土出现严重的质量问题,包括裂缝等问题。这些问题会影响混凝土的服务能力,使得混凝土不能满足工作需求。为了满足工作需求,要对混凝土的温度变化进行控制,确保温度能够得到合理管理,进而排除干扰因素给混凝土带来的影响,进而确保混凝土结构的功能和服务作用。

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3.1施工前准备

在混凝土施工开始前,需要制定详尽的施工计划,预判人力、机械、材料以及环境对混凝土施工各个环节的影响,确保工程顺利进行。明确混凝土施工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对施工人员做好技术质量交底。

3.2原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根据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要求、项目周边原材料供应情况等选择适宜的原材料。以水泥为例,水泥的安定性、水化热特性等均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在水泥选材时需充分考虑水泥品牌、水泥的凝结时间等,挑选质量可靠的水泥材料。各类原材料进场后,分类堆放,采取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水泥受潮结块、砂石材料遭到污染等问题。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定期盘点材料,剔除不达标的部分。按照工程施工要求领用材料,生成材料领用记录,避免错领、漏领、重复领用。

3.3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是根据工程要求和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进行设计,确定混凝土各组成材料的配比比例。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需要考虑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耐久性等方面的要求。通过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保证混凝土的物理性能和工作性能满足工程设计要求。

3.4模板工程控制

建筑工程的模板施工作业期间,首先需保证使用无漏缝、平整的模板,结合现场作业要求与施工方案内容,科学和合理确定模板材料,严禁出现随意更改模板施工方案的问题。在一些特殊情况下,需对模板设置专业的方案,同时做好对应审核工作,审核合格后,方可开展之后的施工作业活动。

3.5混凝土运输

混凝土的运输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要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出现离析、初凝等现象,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工作性能。控制混凝土材料出现离析问题,需在一定时间内,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加以检测,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振捣与浇筑更为标准化与规范化。同时,在选择混凝土运输设备时,也可减少漏浆或吸水等问题。通过综合分析与研究,确保混凝土材料在运输期间不会发生离析的问题,避免材料消耗情况。另外,对于混凝土材料的拆卸,施工技术人员可将部分大颗粒的骨料统一放置在一起,避免由于骨料自身重力问题,导致物料之间黏结到一起。一旦有离析现象出现,在卸料环节,可使用自由倾斜方式,改善这一问题带来的不利影响。此外,在秉持节能与环保的建设原则下,施工技术人员需防止材料出现过度浪费情况,减少泄露风险。此时,结合建筑工程的具体作业情况,合理与科学确定对应的预防方案,有效控制混凝土的运输次数,确保混凝土材料的使用质量与效率。

3.6混凝土浇筑技术要点

在混凝土结构施工期间,为了使得混凝土结构满足工作需求,在具体浇筑期间,需要合理地对浇筑技术进行应用,确保浇筑工作可以满足实际工作需求。在浇筑过程中,需要先展开摸底工作,要求施工人员熟悉施工现场的基本情况,再做好现场的清扫工作,之后,再进行施工模板的反复校验工作,确保模板的功能和服务能力。再进行施工图纸的审核工作,要求在浇筑之前,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图纸进行审核,确保施工图纸能够满足工作需求,提升施工图纸的功能和服务作用,促使混凝土结构的功能和服务作用。

3.7混凝土养护技术

在混凝土浇筑之后,需要对混凝土进行合理养护工作,确保混凝土的功能和服务能力,降低混凝土结构的裂缝问题。具体养护时,需要注意气候的状况,减少气候对环境的影响,然后,还要合理开展洒水工作,确保混凝土养护效果。在施工中,要做好养护工作,确保养护工作可以满足工作需求,提高混凝土结构的功能和作用。

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涵盖了从项目规划、材料选择、施工工艺到质量控制的各个方面,这些共同决定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与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施工规范,优化施工工艺,加强质量管理,以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与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楠肖.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探究[J].工程建设,2020,58(4):85-87.

[2]宋林志.建筑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精品,2020,17(9):102-103.

[3]徐志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J].地产,2022,34(5):3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