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管理现场新技术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29
/ 2

项目管理现场新技术运用

潘从哲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六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摘要: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各类建设的规模和数量正在逐步上升,现在我国机械、信息、数字平台技术已有了很大的发展,对于技术水平的要求也有所提升。我国上下各地房屋土建、道桥建设、隧道施工等都在面临着众多的挑战与机遇,。任何一个项目只要在新技术运用方面上取得突破,那么其都能为项目上节省施工成本,提高工作效率,保证成品质量。以建设项目现代信息化管理平台为支撑,提高政府及平台公司在项目管理上的决策效率,最终提高项目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降低项目实施风险。

关键词:新技术;十项;项目管理

引言

现介绍试推广运用于新疆兵团六建公司,某工程中建设项目,推广应用建筑业“十项”新技术。施工现场远程监控管理及工程远程验收技术、工程量自动计算技术、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项目多方协同管理信息化技术、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施工部位涉及有基础、钢筋、塔吊、施工现场等扩展到整个项目。

一、拟推广运用新技术

1.长螺旋钻孔压灌桩技术

长螺旋钻孔灌桩技术是属于钢筋与预应力钢筋技术,拟运用部位为钢筋工程。这是采用长螺旋钻机至设计深度,通过钻杆芯管将混凝土压送至孔底。

利用混凝土泵将混凝土从钻头底部压出,边压灌混凝土提升钻头直至成桩,然后利用专门振动装置将钢筋笼一次插入混凝土桩体,形成钢筋混凝土灌筑。后插入钢筋笼的工序应在压灌混凝土工序后连续进行。

2.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

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是属于钢筋与预应力钢筋技术,拟运用部位为钢筋工程。本工程用钢筋量大,钢筋直径大于16mm时拟采用大直径钢筋直螺纹连接技术,可节约大量钢材。

3.钢筋机械锚固技术

钢筋的锚固力全部由锚固板承担或由锚固板和钢筋的粘结力共同承担,

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机械锚固方法,将螺帽与垫板合二为一的锚固板通过螺纹与钢筋端部相连形成的锚固装置。

4.深化设计技术

深化设计技术是属于钢结构技术,拟运用部位为整个工程。本工程采用钢结构深化设计技术,深化设计是在钢结构工程原设计图的基础上,其主要技术内容有:使用详图软件建立结构空间实体模型或使用计算机放样制图,提供制造加工和安装的施工用详图、构件清单及设计说明。结合本工程工程具体情况、钢结构加工、运输及安装等施工工艺和其他专业的配合要求进行的二次深化设计。

5.管线综合布置技术

可极大缓解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存在的各种专业管线安装标高重叠,位置冲突的问题。不仅可以控制各专业和分包的施工工序,减少反工,还可以控制工程的施工质量与成本。管线综合布置技术是属于机电安装工程技术,拟运用部位为整个工程。

6.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

施工过程水回收利用技术是属于绿色施工技术,拟运用部位为整个工程。本工程基坑施工降水回收利用技术,包含两种技术:

一是利用自渗效果将上层滞水引渗至下层潜水层中,可使大部分水资源重新回灌至地下的回收利用技术;二是将降水所抽水体集中存放,用于生活用水中洗漱、厨房 、冲刷厕所及现场撒水控制扬尘,经过处理或水质达到要求的水体可用于结构养护用水、基坑支护用水,如土钉墙支护用水、土钉孔灌注水泥浆液用水,以及混凝土试块养护用水、现场砌筑抹灰施工用水等的回收利用技术。

  1. 混凝土构件粘贴碳纤维、粘钢和外包刚加固技术术

混凝土结构粘贴碳纤维和粘钢加固技术是采用专门配置的改性环氧胶粘剂将碳纤维片材或钢板粘贴在结构构件表面(多为构件受拉区),形成复合受力体系,使两者协同工作,以提高结构构件的抗弯、抗剪、抗拉承载能力,达到对构件进行加固补强的目的。外包钢加固法是在钢筋混凝土梁、柱四周包型钢的一种加固方法,可分为干式和湿式两种。湿式外包钢加固法,是在外包型钢与构件之间采用改性环氧树脂化学灌浆等方法进行粘结,以使型钢与原构件能整体共同工作。干式外包钢加固法的型钢与原构件之间无粘结(有时填以水泥砂浆),不传递结合面剪力,与湿式相比,干式外包钢法施工更方便,但承载力的提高不如湿式外包钢法有效。

8.建设工程资源计划管理技术

如何实现各级管理层次对工程项目主要人、财、物等资源的分权管理,明确各方的责、权、利,实现项目管理的透明化,保障项目的工期,保障项目的投资成效,是建设工程项目管理技术的核心。该技术以管理的规范化为基础、管理的流程化为手段、项目财务成本处理的透明化为目标实现对建设工程资源的有效管理。建设行业的管理基础是工程项目,无论管理面多宽、链条长短,最终都要落实到工程项目管理这一层级上来。

9.深基坑检测技术

做好深基坑检测就需要发展好技术,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只有确保深基坑检测技术的高效性,不但可以保障深基坑检测水平,还可以为我国科技创新奠定基础。在检测中可增加自动化远程检测设备,实现随时远程得到动态检测数据,对检测数据实时分析,及时报警。只有不断创新与优化,才会使工作能力有所提升,在面临繁杂的情况时能够做好从容镇定,从而制定出有效的应对措施,大力研发深基坑检测技术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根本。

10.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

建筑起重机安全监控系统由工作显示系统、专用传感器、数据通信传输系统、安全软硬件、工作机构等组成。监控系统的应用可以从根本上改变塔机的管理方式,做到事先预防事故,变单一的行政管理、间歇性检查式的管理为实时的、连续的科技信息化管理;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最终达到减少乃至消灭塔机因违章操作和超载引起的事故的目的。塔式起重机安全监控管理系统应用技术是于信息化应用技术,拟运用部位为塔吊管理。塔式起重机是机械化施工中必不可少的关键设备。由于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建筑起重机在用数量急剧上升,目前已达二十多万台。在起重机众多事故中违章操作、超载所引发的事故占60%以上。国际上早在1998年就全面实施了安全监控管理,并列入了强制性标准,使事故下降了80%以上。

二、新技术应用的优势

新技术应用的优势可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选择科学的施工工艺,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做好测量工作,从而确保结构的承载力和稳定性,确保工程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在施工前应按建筑的不同设计要求进行不同等级的钢材和混凝土的配置,保证材料的质量,严格按照经过实验后的配比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发展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在新技术中涵盖了很多科学元素,新技术包容和继承了传统施工方法的精髓,对于建筑工程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作为国家领头大型建筑央企想实现企业价值的更大化以及可持续发展性,就得以科技技术为手段。建筑施工中的新技术在继承传统技术优势的基础上,有了自身的特点和优势。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建筑施工阶段进行科学的规划,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合同要求进行,对待建筑施工技术更加严谨,这不仅关系到建筑的质量和功能的实现,科学合理的设计对建筑施工质量至关重要。目前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运用到建筑施工中,利用了自身的先进性,解决了很多传统技术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缩短了工程时间,提高了施工效率,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施工安全系数,同时使施工企业能够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结束语:

我们要勇于积极开拓并发展新技术。利用世界各地的科技先锋者的优秀技术,融合传统施工技术,发展出符合我国现状的特色化新技术体系,站在世界的前沿引领建筑业历史的步伐。建筑业“十项”新技术的应用既能够完善现有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体系,得助于世界科技技术的迅速发展,并且可以活跃全国建筑企业的市场经济。

参考文献:

[1]马增坤.项目管理在通信工程施工建设中的研究与应用[J].科技视界,2020(22):190-192.

[2]刘兴全.建设单位加强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有效途径[J].建材与装饰,2020(20):162+164.

[3]胡飞.浅谈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质量控制[J].砖瓦,2020(07):132-133.

[4]陈灵欣.国家电网——建设现代智慧供应链 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J].招标采购管理,2020(01):17-19.

[5]李金宝,相辉,孙文凯等.电网企业现代供应链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22):131-133.

[6]交投昭通学院附中建设项目技术管理策划书

[7]杜建国王义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基层建设》2017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