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minar教学模式在机械产品三维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seminar教学模式在机械产品三维设计课程中的探索与实践

赖东博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机电工程系)

摘要:本研究探索了Seminar教学模式在高职院校机械产品三维设计课程中的实践效果。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和混合式学习理论,通过对40名2022级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学生进行16周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维设计课程的对照试验,比较了传统教学模式与Seminar教学模式的差异。结果表明,试验组在理论考核、上机操作及批判性思维倾向评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Seminar教学模式强调教与学的融合,完善知识体系,提升学生主体地位,有效培养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关键词:seminar;实践;探索

手稿日期:

基金项目:佳木斯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研究课题(230152)

作者简介:赖东博(1995—),男,助教,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作物收获后处理与设施环境;机电一体化。E-mail:1716637407@qq.com

0引言

机械产品三维设计,作为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高职教育的宏观背景下,旨在培养具备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1]。课程遵循以学生为中心、成果为导向、质量持续改进的工程教育理念,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2]。以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为例,通过solidworks软件学习机械设计原理与知识,掌握产品零部件设计建模技能。项目式训练使学生熟悉机械产品设计流程,能创建三维模型、爆炸图,完成实物组装、调试与运行。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工程素养、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为其未来职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3],以适应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新产业的人才培养需求。

Seminar教学法最初由德国学者格斯纳引入,但仅应用于哲学、语言等人文学科,未深入探究[4]。蔡元培受Seminar教学法启发,将其引入中国,创新了以小组讨论为核心的研究所教育模式。

目前国内Seminar教学法在医学领域应用广泛,但在机械产品三维设计等工科课程中实践较少。为丰富工科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多角度、跨领域学习,调动积极性,培养批判思维与自主合作研究能力,本文以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维设计为例,探索与实践Seminar教学法,旨在为机械产品三维设计类课程提供借鉴。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本校2022级现代农业装备应用技术专业(B3)22-1班的40名学生为样本,其中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名。试验组学生年龄在18~21岁,对照组为19~21岁。采用SPSS软件对两组学生的性别、年龄、上学期成绩进行统计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对照组和试验组学生基本情况

组别

人数(人)

年龄(岁)

性别(男/女)

上学期成绩(分)

对照组

20

19~21

10/10

82.56±10.25

试验组

20

18~21

12/8

80.32±10.36

0.528

0.354

0.478

P值

0.532

0.468

0.769

1.2理论支撑

从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混合式学习理论三种理论对本次研究方法进行理论支撑。

1.2.1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主动学习与自我实现的重要性,认为人追求自我实现基于高层次需求。学习旨在发掘学生内在潜能,学生应享有更多自主权。同时,教育应关注个体整体性,教师需尊重学生个性,鼓励自我探索。课前、课中、课后以学生为中心,教师辅助引导,契合人本主义理念。

1.2.2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主张学生主动参与和自我探索在知识建构中的核心作用,视学习为互动、社交和建构的过程。该理论强调提供探究与发现机会,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与自主性。学习不仅是信息接收,更是思维与心智结构重塑。在Seminar教学模式中,教师不直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网络平台自我学习,再通过课上教师纠正讲解和学生讨论建构完整知识。

1.2.3混合式学习理论

混合式学习理论,作为信息化时代的新型学习理念,融合了传统与在线教学的优势,提供灵活、自主、个性化的学习体验。它非固定理论,而是灵活策略,旨在创造最佳学习体验并平衡师生需求。其核心目标是提升学生学习成效与满意度,减轻教师压力,优化教学。Seminar教学模式体现了这一理念,激发学生积极性,发挥教师督促作用。

1.3方法

对照组和试验组的授课内容相同,由1名教师主讲,两组在本学期的机械产品三维设计课程进行32学时,16周的学习。

1.3.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式,每周1次,每次90分钟。课前,教师发放教学任务,学生预习;课中,教师利用一体机、幻灯片展示教科书内容并布置作业;课后,教师解答疑问并批阅作业。

1.3.2实验组

考虑到学生能力,Seminar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中与传统课堂讲授相结合。教师简短讲授(10~15分钟)后,选择相关知识点或主题进行Seminar探讨。实施过程包括课前准备、课堂实施及成绩评定三步。

课前准备阶段,教师拟定研讨主题,指导学生分组并分配任务。学生搜集资料,组内讨论提炼观点,教师指导资料整理与汇报技巧。课堂实施阶段,教师引导各小组展示成果,组织全班讨论,学生互动锻炼能力。教师点评讨论,指导成果完善。此过程培养学生探究意识与批判性思维,实现知识复现到应用创新的转变。教学每周1次,每次90分钟。

1.2.3评价指标

机械产品三维设计课程进行16周学习后进行考核和批判性思维倾向评估。对照组和试验组进行相同内容的考核,考核包括理论考试和上机操作,总分共100分。批判性思维倾向评估是根据求知欲、自信心、分析能力三方面进行评估。

1.2.4数据统计

试验数据分析运用SPSS21.0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研究对象使用,用表示,两组之间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研究对象以n(%)表示,进行检验,p<0.05表示具有显著性,数据分析有意义。

2实践方案

基于Seminar教学法的机械产品三维设计实践方案如表2所示,各教学模块融合理论、实操与探讨,确保学生课堂即时消化并灵活运用知识。

表2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维设计课程实践方案

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三维设计课程设计(32学时)

原理明晰与三维建模(8学时)

原理与新技术解析

特征与新趋势剖析

建模便利与发展探讨

缺陷分析与结构改进(10学时)

缺陷分析,明确任务

寻找要因,受力分析

设计构思,创新理论的探讨

制订改进方案的研讨

工艺仿真与精密加工(8学时)

加工工艺编制的制作方案

多方案软件编程仿真验证

关键工序实践操作

整体装配与综合评价(6学时)

工艺制订,装配实操

综合互评,持续改进

3结果与分析

3.1考核比价比较

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和上机操作成绩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3所示。

表3试验组与对照组在理论考核成绩和上机操作成绩

组别

人数

理论考核成

上机操作成绩

对照组

20

85.45±5.30

76.26±5.21

试验组

20

90.56±6.56

85.10±6.45

p

0.036

<0.001

t

3.798

2.523

3.2批判性思维倾向评估(CTDI—CV)比较

试验组 CTDI-CV 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如表4所示。

表4 试验组与对照组批判性思维倾向评估(CTDI—CV)比较

组别

人数

求知欲

自信心

分析能力

对照组

20

29.36±6.02

30.56±2.36

28.36±3.58

试验组

20

34.21±6.68

36.54±5.69

35.23±5.46

p

2.695

5.362

6.231

t

0.025

<0.001

<0.001

4结论

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深入发展,工科专业对学生实践能力的要求愈发严格。在机械产品三维设计等核心课程中,学生不仅要掌握绘图和空间计算能力,还需展现团队协作、创新、管理及领导力等多元能力。Seminar教学模式通过整合教学资源,完善学生知识体系,强调学生主体地位,提升批判性思维与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在此模式中,教师角色转变为学习引导者,实现教与学的深度融合。然而,教学模式改革面临诸多挑战,如传统模式的根深蒂固及学生的排斥情绪等。因此,需深入分析影响Seminar教学模式效果的因素,以推动其广泛应用,培养具备高素质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贤政.我国高等职业院校发展性评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4-04-10].

[2]刘利敏,晏轲.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下的"算法分析与设计"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22, 39(2):6.

[3]李娜.美国中小学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体系及其对我国中小学课程改革的启示[D].江西师范大学[2024-04-10].DOI:CNKI:CDMD:2.1014.391789.

[4]万雪梅,高琳,步慧芳.Seminar教学法在新疆少数民族高职外科护理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心理医生, 2016, 22(25):270-2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