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4-30
/ 2

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张建

身份证号:120222199211082913

摘要:我国水资源具有分布不均的特点,同时总量也相对匮乏,有许多地区水资源严重短缺。作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要素,水资源在生活中有着重要位置以及作用。要想合理的解决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问题,设计人员要响应政府节约能源的政策的号召,利用节能给排水技术持续优化设计方案,为科学化利用水资源提供有利条件。另外,现阶段我国城市给排水工程的设计中,还存在一定的问题需要解决,如缺乏环保意识、管道设计不合理以及设计水平较低等问题对给排水工程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产生严重影响,从而使节约用水的目标不能有效实现,甚至还会有安全隐患的存在。因此,相关人员要针对节能技术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进行分析研究,得到有效的应对措施,促进给排水设计合理化发展。

关键词:市政给排水工程;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引言

市政给排水系统在市政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既为居住者和使用者提供生活所需的清洁水源,又将废水排放和处理,影响着环境的可持续性和资源利用效率。然而,传统的给排水系统往往存在能源浪费和碳排放的问题,这对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构成了挑战。为了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紧缺等全球问题,市政行业越来越重视节能减排措施在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通过采取创新的技术和策略,可以实现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能源效率提升和碳排放减少,从而为可持续市政和绿色生活做出贡献。

1市政给排水节水节能的重要意义

首先,在市政给水排水工程中进行节能节水措施的应用,减少了对于水资源的浪费,在此过程中,以循环使用水资源为目的,利用节能节水技术,减少了市政中排水系统的排水量。与此同时,还减少了电能的损耗。科学合理地改进供水方式和选择供水设备,从根本上降低对供水管壁的冲击压力,极大程度地降低了水体二次污染的风险,减少对水资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在市政给水排水工程中加入节水节能设计,可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由于市政给排水工程不仅投资成本高,而且市政过程耗时较长,这更加加大了时间成本。而在项目中进行节能节水设计,看似增加了工程建设任务,实则降低了工程完工后在长久使用过程中的运营成本,提升经济效益;再次,在市政给排水工程中进行节水节能设计对于环保目标的实现具有推动性作用。节水节能技术以先进的现代技术为依托,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测算供水压力,对于设备的运行时间进行科学地设置,减少对于电能的损耗。

2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应用分析

2.1提高市政用水中水资源二次利用的效率

市政用水中,经过一定处理后可以进行二次利用的水资源包括洗手间污水、清洗水以及雨水等。这些水资源如果进行有效收集和处理后,再次供市政使用,不仅可以大幅度节约新鲜水资源,也可以有效减少城市排水压力。目前,常见的二次利用水资源技术主要有:洗手间污水回收系统。通过污水处理系统对洗手间污水进行过滤、消毒处理后,用于冲厕、园林灌溉等用途,大大减少了新鲜水的消耗。利用市政屋顶和其他外立面集水面积收集雨水,经简单沉淀处理后直接用于市政消防、园林绿化等领域,节约大量新鲜水。对市政外立面和内部设备清洗产生的污水,经过滤回收后可循环利用。将浴室和清洗台等产生的低污染度灰水经过过滤,供洗手池、洗衣机等设备使用。以上水资源二次利用技术都已在国内外一些绿色市政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其效果显著。只要通过合理的设计布局和完善的处理设备,将二次利用水资源最大限度地回收利用,将极大地提高市政用水效率,从而实现绿色市政设计理念中的节水目标。

2.2绿色市政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市政和可持续发展是在市政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重要方向。通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高效能源设备,如太阳能热水系统和高效热泵,可以减少能源消耗和碳排放。此外,通过结合雨水收集和利用系统、灰水回收系统和植物过滤系统等创新技术,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节约。绿色市政还强调与自然环境的融合,通过设计生态景观和绿色屋顶等措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环境质量。这些技术和创新方向为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节能减排提供了新的可能性,推动了市政行业向更加可持续和环保的方向发展。未来的研究和发展应重点关注这些方向,通过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促进市政给排水系统的能源效率和碳排放的进一步减少。

2.3关于热水供应方面

在市政中,由于人们对于热水的需求,需要设置热水系统。对于这个系统,一方面从供水热源考虑,一方面从循环方式考虑。在供水热源上,根据市政所在地理位置的自然条件,市政物加热源优先选择可再生能源。诸如风能、潮汐能、太阳能、地热能、微生物产能等非矿物能源。太阳能作为一种可再生能源,可以作为日照时间较长地区的加热源。通常将太阳能蓄热技术和自动温控技术结合起来。太阳能热水器通过内部设有的自动温控装置设定及控制热水系统中的热水温度,从而使温度在所需范围内。以太阳能为加热源的热水工程,系统参数设计依据的指标有三个:分别是市政物的海拔、市政物的纬度及其朝向。太阳能工程系统的循环方式可以从机械循环式、自然循环式和直流循环式中进行选择。对于生活热水而言,其循环方式优先选择机械循环式,目的是消除阶段性供给热水的能量损耗,同时又实现了各个用水节点节约热水的要求。同时,为了将节水节能技术更好地和太阳能热水系统结合起来,通常采用太阳能来预热生活供水,以此来减少生活供水的能量损耗。具体方式是把太阳能热水器安装在热交换器前段的管路上,在这个环节,太阳能热水器发挥的作用就是预热。热水供应系统如果运用地源热泵及水源热泵的话,在整个工程中,不能对土地资源及水资源造成破坏和浪费,同时不能污染环境。如果以地下蕴含的地温供暖及制冷:(1)能量转换载体是地表层地下水;(2)输送工具是盘管,载体是盘管内流动的介质,利用深埋在土壤中的盘管将土壤地温热源传输至地面以上的水源热泵机组,继而通过能量转换输送到用户。从节能的角度对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进行优化设计,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热源完全可以选择工业生产锅炉房的热水和蒸汽或者城市热网。这是对余热的回收及再利用。余热包括锅炉烟气余热、热风、工业余热、蒸汽凝结水等。不具备上述条件时,选择专用的热水锅炉或者蒸汽作为热水系统的热源。尽可能少用或者不用燃油和燃气等成本较高的燃料为热水锅炉的热源。也可以选择电能为热源,但是前提条件是当地的电能充裕。

结语

一个城市主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就是给排水工程,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城市是否能正运行。因此,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作用非常重要。相关人员要根据具体问题进行详细的研究与分析,利用先进的节能给排水技术,定制合理的用水计划方案,运用有效的管理方式,从而使水资源利用率得到有效提高,为城市水资源的调度提供有效方案。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的提升越来越关注,所以人们越发重视节能减排问题。对此,在市政基础建设中,要持续强化管理方面,提高设计人员的给排水工程设计水平,运用新理念、新技术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使其能充分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龙辉,陈小军.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应用研究[J].低碳世界,2023,13(03):103-105.

[2]李娟娟.市政给排水工程设计中节能技术的运用分析[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3(01):57-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