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创新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创新应用

翟朋旭

身份证号码:410181198612109012

  摘要:物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为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探讨了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创新应用,包括实时数据采集、远程监控、智能预警、设备管理和决策支持等方面。文章详细阐述了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中的应用场景、技术架构和实现方法,并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其在提高施工安全、质量和效率方面的显著效果。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建筑施工;智能化监控;实时数据采集;智能预警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建筑施工规模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质量和效率问题日益突出。物联网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信息技术,具有全面感知、可靠传输和智能处理的特点,为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探讨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创新应用。

  1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应用原理

  物联网技术借助传感器、RFID标签、GPS定位系统及摄像头等多元感知设备,对建筑施工现场的环境状况、人员活动、设备运行等各项要素进行全面而细致的数字化感知。这些设备如同施工现场的无数“触角”,实时捕捉各类关键信息,如环境参数、人员位置与行为、设备状态与工况等。通过先进的无线通信技术,如Wi-Fi、蓝牙、LoRa、NB-IoT等,将感知设备采集的海量数据实时传输至云端数据中心。在数据中心,这些数据经过高效整合与清洗,为后续的深度分析做好准备。

  基于大数据分析与云计算的强大算力,对汇聚的施工现场数据展开多层次、多维度的深度挖掘与智能分析。大数据分析技术能够揭示隐藏在海量数据背后的关联性、趋势性及异常情况,如施工效率瓶颈、资源利用效率、安全风险预警等关键指标。云计算则提供弹性的计算资源与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确保数据分析任务快速完成,实时生成洞察。

  这些深入的数据洞察以直观易懂的形式呈现在管理人员面前,如可视化报表、动态图表、预警通知等,为施工决策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管理人员可以据此对施工现场进行精准监控与智能管理,如实时调整施工计划、优化资源配置、预防安全风险等,实现对复杂施工现场的高效、科学、智能化管控,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绩效。

  2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创新应用

  2.1实时环境监测与预警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起关键作用,尤其在施工环境监控方面。通过各类高精度传感器(如温度、湿度、压力传感器等),物联网系统持续监测施工现场的温度、湿度、压力等关键参数,确保对施工条件的全面掌握。当检测到温度、湿度或压力超出预设安全范围时,系统立即启动预警机制,通过多种方式通知管理人员,帮助他们快速识别问题、定位源头并采取应对措施(如调整工序、检修设备、疏散人员等),确保施工环境稳定与安全,避免工程延误、质量问题或安全事故,推动施工管理精细化与智能化。

  2.2人员与设备定位与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管理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中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射频识别)和GPS(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全球定位系统)技术的运用,使得对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精确定位成为可能,极大地提升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与安全性。

  首先,RFID技术通过在施工人员穿戴的工牌、安全帽或制服中嵌入RFID标签,以及在重要设备上安装RFID标签或标签阅读器,实现了对人员与设备的实时追踪。RFID标签发射的无线电信号在被阅读器接收后,能迅速转化为位置信息并上传至物联网系统。这种非接触式、远距离识别的特点,使得即使在复杂、多变的施工现场环境中,也能准确无误地获取人员和设备的位置数据。

  GPS技术则通过卫星信号接收设备,为施工现场的大型设备、运输车辆等配备GPS定位模块,实时获取其经纬度坐标,精确描绘其地理位置。尤其对于需要在广域范围内移动的设备和车辆,GPS技术提供了不受地域限制的定位能力,确保管理人员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准确掌握其动态。

  管理人员通过物联网系统的统一平台,可以实时查看施工人员和设备的精确位置信息,清晰地了解他们在施工现场的分布情况、移动路径以及与施工任务的关联性。基于这些实时数据,管理人员能够灵活调度人员和设备,合理安排施工工序,避免因人员等待、设备闲置或调度不当造成的效率损失,从而显著提升施工流程的优化程度和整体施工效率。

  不仅如此,物联网系统还具备强大的数据记录与分析功能。它可以持续收集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历史位置数据,形成详细的活动轨迹记录。通过对这些轨迹数据的深度分析,可以揭示人员和设备的活动规律、工作效率、热点区域等关键信息,为施工安全管理提供有力支持。例如,通过分析人员聚集区、高风险作业区域的人员活动轨迹,可以评估安全规程的遵守情况,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如未经许可的区域闯入、超时作业等,并据此调整安全策略,强化安全培训,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样,通过对设备移动轨迹的分析,可以评估设备使用效率、路线合理性,及时发现异常行为,如非法移出工地、超速行驶等,有效防范设备丢失、损坏或事故风险。

  2.3能源消耗与节能管理

  物联网技术在现代建筑施工现场的能源管理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尤其体现在对各类能源消耗的实时监测与智能分析上。借助先进的传感器、计量设备及网络通信技术,物联网系统能够对施工现场的电力、水资源等主要能源消耗进行全方位、精细化的监测,为实现绿色施工、节能减排目标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持与决策依据。

  具体来说,物联网系统通过部署在施工现场各关键节点的智能电表、水表、热能表以及其他专用传感器,实时采集电力、水资源等的使用数据,包括但不限于瞬时流量、累计用量、能耗强度等指标。这些传感器通常具有高精度、低功耗、远程通信等特点,能够持续不断地将采集到的能源数据传输至中央处理平台,确保数据的时效性和准确性。

  在中央处理平台上,物联网系统对接收到的海量能源数据进行整合与深度分析。系统运用大数据处理技术、机器学习算法等先进手段,对能源消耗数据进行时间序列分析、对比分析、关联分析等多元化的统计与挖掘。通过这种方式,系统能够精准识别出施工现场能源消耗的高峰期、低谷期,揭示不同施工阶段、不同作业区域、不同设备类型的能耗特征与规律,甚至预测未来一段时间的能源需求趋势。

  尤为重要的是,物联网系统能够快速定位能源消耗高的环节。通过对海量数据的深入解析,系统能够发现是否存在设备空载运行、负荷不合理分配、用能设备效率低下、水资源浪费等现象,从而针对性地提出节能建议。这些建议可能包括优化设备运行策略、调整施工工序安排、替换高效节能设备、推行节水措施、加强用能教育培训等,旨在从源头、过程到末端全方位地降低能源消耗,提升能源利用效率。

  3.创新应用的优势与挑战

  3.1优势

  物联网技术的融入使建筑施工监控实现前所未有的全面性、实时性和智能化程度,显著提升了监控的精准度与效能。借助该技术,系统能实时捕捉施工现场的各类信息,通过智能算法对数据进行深度分析,精准识别潜在安全风险,并在隐患萌芽阶段即刻触发预警,促使相关人员及时采取措施排除问题,从而大幅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此外,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智能化施工管理,能够科学调配资源,精细优化施工工序,有效提升工程进度,同时减少不必要的成本支出,为建设项目实现高效、安全、经济的施工目标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

  3.2挑战

  尽管物联网技术在推动建筑施工监控智能化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与诸多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仍需应对一系列挑战。首要问题是确保数据的安全与隐私,尤其是在大量敏感信息交互的施工环境中,如何有效防范数据泄露、篡改或未经授权访问,保护各方权益至关重要。其次,面对物联网设备生成的海量数据流,如何构建高效的数据处理与分析体系,快速提炼有价值信息以辅助决策,是一项技术与管理层面的双重考验。此外,鉴于物联网设备种类繁多、标准各异,如何妥善解决设备间的互操作性问题,确保系统整体稳定、顺畅运行,也是实际应用中不容忽视的难点。

  结论

  物联网技术在建设施工智能化监控中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和巨大的潜力。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物联网技术将在建设施工领域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未来,我们可以期待物联网技术与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深度融合,为建设施工行业的智能化转型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支持。

  参考文献 

[1] 陈宇翔. 物联网技术在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的应用[J]. 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1,34(8):120-122.

[2] 陈燕南,于珂. 建筑智能化系统中物联网技术运用研究[J]. 建材发展导向(下),2022,20(5):7-9.

[3] 高艳. 消防设施物联网系统在高层建筑中的运用[J]. 现代建筑电气,2021,12(5):70-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