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应用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6
/ 2

预见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应用效果分析

杨继春

 湖南医药学院总医院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下肢深静脉血栓预防的应用效果。方法:在2023年8月至2023年12月期间选择140例泌尿系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7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70例采用常规围术期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预见性护理,比较护理依从性、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结果: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差异显著(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干预之后观察组中没有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在泌尿系结石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缩短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从而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预防效果良好,值得推荐。

关键词:预见性护理;泌尿系结石围术期护理,下肢深静脉血栓

对于泌尿系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患者来说,术后早期下床因为会出血需卧床2~3天或因为疼痛、各种管道不敢下床,这会导致下肢血流滞缓,术前禁食禁饮,血液粘稠度增高,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后患者有出血风险,血栓高危风险患者不能使用抗凝药物,增加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严重影响术后康复效果[1-2]。专家表示,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围术期护理的关键,采用预见性护理方法可提高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的认识和预防作用,值得推广。据此,本研究选择140例泌尿系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手术患者,探究预见性护理的实际应用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3年8月至2024年2月期间选择140例泌尿系结石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患者随机分组,观察组男女分别40例和30例,年龄31~75(44.27±4.16)岁;对照组男女分别39例和31例,年龄33~79(44.99±3.74)岁。一般资料差异(P>0.05)。

纳入:①经过相关检查如尿常规、尿路超声、CT等明确诊断为泌尿系结石;②患者身体状况良好,能够耐受手术过程,并且没有明显的禁忌证;③实验之前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①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心脏病、肝肾功能严重受损、恶性肿瘤等;②凝血功能异常;③精神或认知障碍。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经皮肾镜碎石取石术。

对照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术前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风险评估,口头健康宣教深静脉血栓预防相关知识,签署预防深静脉血栓知情同意书,床头插深静脉血栓风险等级标识,术后再次宣教深静脉预防相关知识。

观察组行常规围术期护理(参照对照组)联合预见性护理:

(1)患者入院后,评估患者的文化程度,对有文化患者,分阶段用PDA向患者推送深静脉血栓的相关知识,没有文化的患者发图文并茂的宣传册,让患者和家属逐步了解下肢深静脉血栓。

(2)手术前日:

1)根据患者的手术方式预见性评估患者术后血栓风险等级,也利用患者对术后康复的期待心理,向患者发放《深静脉血栓预防宣传手册》,包括概念、发生原因、危险因素、及发生血栓所造成的危害和预防措施等内容,图文并茂。

2)责任护士用回授法评估患者对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功能锻炼方法如踝泵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直腿抬高、每个动作需保持的时间,频次、家属帮忙按摩的手法、饮水饮食要求等啊。对不掌握患者,责任护士再次示范,一直到患者及家属掌握为止。

  (3)术后护理:患者回病房后麻醉清醒前家属协助按摩双下肢,抬高双下肢。麻醉清醒后,患者主动进行下肢踝关节屈伸运动,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等功能锻炼,开始饮水,以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和降低血液粘稠度,根据术中及术后有无出血决定下床时间,如有出血,督促患者在床上早期活动,如无出血,督促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血液循环和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及血浆D-二聚体变化,每班检查患者腓肠肌有无压痛。积极预防便秘以免引起腹胀增加腹部压力,影响下肢静脉血回流。充分评估下肢血管无血栓后,遵医嘱给予气压治疗。以促进下肢静脉血的回流。

1.3观察指标

①根据患者对干预方案的配合情况进行记录,若在过程中没有异议,则为完全依从,若在过程中存在异议,但经宣教后即遵医嘱执行,则为部分依从,若在过程中多有异议,出现抵触、拒绝情况,则为不依从,依从性的计算排除不依从患者;②记录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③记录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和计量资料的表示和验证方法不同,计数资料使用[n(%)]表示,并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则可以使用(±s)表示,并使用t检验,P值以0.05为界限值,小于0.05表示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依从性

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护理依从性[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护理依从性

观察组

70

42(60.00)

28(40.00)

0(0.00)

70(100.00)

对照组

70

40(57.14)

26(37.14)

4(5.71)

66(94.29)

χ2

-

-

-

-

4.1176

P

-

-

-

-

0.0424

2.2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

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更短,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s,天)

组别

例数

下床时间

自主活动时间

观察组

70

2.04±0.24

4.83±1.41

对照组

70

2.75±0.27

6.63±1.40

t

-

16.4438

7.5793

P

-

0.0000

0.0000

2.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干预之后观察组中没有出现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患者,相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3。

表3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n(%)]

组别

例数

肌间静脉血栓发生率

胫后静脉血栓发生率

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

观察组

70

0(0.00)

0(0.00)

0(0.00)

对照组

70

4(5.71)

1(1.43)

5(7.14)

χ2

-

-

-

5.1852

P

-

-

-

0.0228

3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外科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下肢发生血栓后,会出现疼痛、肿胀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延长住院时间,血栓脱落引发肺栓塞,严重导致患者死亡。

预见性护理的实施通过分阶段术前宣教及回授法健康教育可以提高患者的对深静脉血栓预防的依从性,使患者了解深静脉血栓相关知识及预防方法,有利于术后血栓预防工作的开展。术后护理中,早期活动和早下床活动是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重要措施之一。适当的运动可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减少静脉血液滞留,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此外,配合穿戴弹力袜以及清淡饮食多饮水等措施,也可以有效预防血栓的发生[5-6]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之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依从性更高,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更短,各项数据差异显著(P<0.05),且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更低,这表明术前宣教可以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从而使其在术后尽快进行肢体活动,术后血栓预防护理可以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同上述分析相互佐证,判定可信。

综上所述,对泌尿系结石患者在围术期行预见性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其护理依从性,缩短术后下床和自主活动时间,有效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整体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李增辉,高再生,王浩龙等.老年胆管结石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效果及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因素分析[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3):392-394.

[2]韦汉群.护理干预配合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预防腹腔镜胆囊结石切除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血栓与止血学,2018,24(06):1052-1054.

[3]李晶晶,陈巧玲.气压治疗仪联合医用弹力袜预防胸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J].医疗装备,2023,36(20):139-141.

[4]方敏,高兴莲,王曾妍等.成人手术患者术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风险评估的证据总结[J].中国临床护理,2023,15(10):634-639.

[5]徐园,朱丽筠,王晓杰等.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血栓后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23,23(09):1436-1440.

[6]王晓翠.人性化护理在腹腔镜手术治疗胆囊管结石中的应用及对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J].血栓与止血学,2019,25(03):519-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