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李伟 田晓晓

聊城市人民医院  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 目的:分析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病友互助干预,试验组采用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治疗依从性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干预能够明显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且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共情护理;病友互助;肺癌;化疗;生活质量

肺癌是临床上最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治疗难度大和预后效果差等特点。目前,对于肺癌患者主要以化疗治疗,患者往往需要经过多个化疗周期才能达到一定的治疗效果。化疗是肺癌患者疾病进展至中晚期所采取的重要治疗方式,治疗过程长、副作用多,给患者的身体及心灵带来巨大伤害[1]。肺癌化疗患者多表现为食欲不佳、体力下降、消极情绪明显,加上老年患者占比较大,多存在身体机能下降、慢性病复杂等情况,导致其生命及康复治疗受到影响,无法完成化疗全过程[2]。病友互助干预是通过病友之间的交流沟通,相互分享交流疾病治疗及康复的经验,从而对肺癌化疗患者发挥一定的干预效果。共情护理是从心理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升级改进的一种护理模式,可以加强对患者之间交流,从而提升护理效果。因此,本研究旨在分析信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顺序的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5例。对照组年龄45~78岁,平均年龄(62.18±3.35)岁;临床分期:Ⅱ期18例,Ⅲ期16例,Ⅳ期11例。试验组年龄48~76岁,平均年龄(63.06±2.89)岁;临床分期:Ⅱ期13例,Ⅲ期19例,Ⅳ期13例。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病友互助干预。①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宣教,术后饮食指导,监测化疗期间的生命体征。②护理人员帮助患者成立病友互助干预小组,每组患者6名,小组成员通过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并分享化疗感受,相互交流心理疏导方法和经验,每周集中讨论1次。试验组采用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具体护理措施为:①成立共情护理小组,该小组需由本科室具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护理人员参与,由护士长任组长,组内成员均经过专业的培训,强化护理人员掌握程度,并且展开一系列相关考核。②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各项诉求,对患者的各项诉求进行一一的回应,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想法以及感受,根据交流结果以及患者的基础资料分析患者心理状态,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③用热情、真切的态度接待患者与家属,使患者感受到关怀与尊重,给予心理和生理上的双重支持,提升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对患者进行定期的心理评估,检查患者是否存在不良的情绪,并且进行及时有效的疏导。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生活质量评价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量表,该量表共有4个维度,总分100分,患者依据自身真实情况作答,分数越高表示护理效果越好。

两组治疗依从性。采用自制问卷调查量表对进行治疗依从调查,共100分。得分越高则治疗时依从性越好;其中分数<60分,为不依从,分数>80分,为完全依从,分数60~80分,为部分依从,依从率为非常依从率和基本依从率之和。

护理满意度:采用我院自制量表进行评估,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和不满意,总满意度为(非常满意+一般满意)例/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26.0软件完成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进行组间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进行组间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试验组生理机能、躯体功能、社会功能、情感职能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上述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x±s,n=45,分)

组别

生理机能

躯体功能

社会功能

情感职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60.35±4.32

79.41±3.19

58.61±3.42

78.59±3.05

64.13±3.45

82.31±5.13

66.69±3.89

84.72±5.27

试验组

60.28±4.36

85.56±2.56

58.81±3.63

82.55±3.17

64.76±3.09

86.09±4.68

66.56±3.21

88.95±4.19

t值

0.077

10.086

0.269

6.039

0.913

3.652

0.173

4.215

P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P<0.05

注:与干预前比较,P<0.05.

2.2两组治疗依从率比较

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治疗依从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完全依从

部分依从

不依从

总依从率

对照组

45

15(33.33)

22(48.89)

8(17.78)

37(82.22)

试验组

45

23(51.11)

21(46.67)

1(2.22)

44(97.78)

χ²

13.451

P

P0.05

2.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总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例数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

45

21(46.67)

16(35.56)

8(17.78)

37(82.22)

试验组

45

28(62.22)

15(33.33)

2(4.44)

43(95.56)

χ2

9.010

P

P<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及生存压力的增加,肺癌的发病率及致死率正在逐年上升[3]。化疗是治疗肺癌的主要方法之一,实施化疗时患者心理承受着巨大的压力,导致心理情绪的变化,以及癌因性疲乏症状的出现,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健康质量以及化疗治疗进程。因此,采取有效的临床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治疗的关键。

共情护理是护患沟通的一种精华,可以让医护人员通过倾听患者的各项诉求,确切了解患者的内心思维和情感,并且通过患者自身的化疗感受及心理疏通方法,对患者的情感、人格及经历进行交流分析,使患者感受到被关爱理解,帮助其调整负性情绪,进而提高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康复[4-5]。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均高于干预前,且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的治疗依从率和对照组相比显著偏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满意率为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共情护理联合病友互助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干预能够明显缓解癌因性疲乏程度,且有效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晓萍,王燕丽.共情护理对肺癌患者心理痛苦的影响[J].养生保健指南,2021(17):225.

[2]张景枚,方菊英,张丽萍.共情护理模式在早期肺癌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2,35(6):536-539.

[3]王亚欣,李慎珂.罗伊适应模式护理对肺癌放化疗患者心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精神病学杂志,2023,50(4):897-900.

[4]曹建飞,徐燕飞,孟云.情志护理结合饮食强化护理对肺癌化疗患者生活质量、营养状态的影响[J].生命科学仪器,2023,21(z1):151.

[5]孙雪娜.共情护理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自我效能感、应对方式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23,30(20):113-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