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3

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刘春

(中共青海省委党校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背景在我国现代化社会建设进程中的逐渐深入,以信息化、数字化为主的新型建设模式也逐渐影响着当前社会中的更多领域。对于传统图书馆而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也必将是图书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新形态,而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创新及服务方式,也必将成为图书馆在未来创新发展以及智能发展中的重要理念与实践结合方向。基于此,本文将通过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条件,分析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改进措施,以此促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在未来的更好发展。

关键词:图书馆;信息化;改进措施

从社会公共属性来看,图书馆不仅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载体,同时也是当今社会中为大众提供多样化文化公共服务的实质性载体。以往的图书馆管理创新方向,通常都是更倾向于体系、制度等方面的内部优化与完善。但是却很少在系统、服务等方面的管理进行优化或转变。因此,在当前的信息时代下,则应当重视到图书馆系统以及服务等方面的管理模式创新,这样不仅能够真正实现“管理创新”这一具体概念,同时对于图书馆转型升级的新格局形成也具有着非常重要的实际性意义与价值。

一、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必要条件

随着信息化背景的逐渐深入,我国传统图书馆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也应紧随其时代潮流,并充分利用图书馆自身的馆藏优势,借助当前的互联网、信息化先进技术,实现其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管理创新转型,由原基础中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渐转向信息化背景下的创新管理。由此可见,打造图书馆创新管理模式也必将是传统图书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图书馆管理及服务理念开拓创新的重要转型途径。结合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领域方面的研究经验及研究成果可知,当前在信息化背景下,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的必要条件,首先则是要与高校图书馆、书刊服务商等第三方之间形成在线合作模式以及协同共享模式;其次则是包含有相应的现代化设备系统性支撑以及互联网技术平台信息化平台技术支撑;最后则是需要在“人”的层面上满足于图书馆馆员服务观念服务方式的智能化以及用户行为的智能化等等。基于上述必要条件则能够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创新发展方面得出更深入及更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以此来确保信息化背景下的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能够在其未来的发展过程之中,拥有更为坚实的必要支持条件。

二、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现状分析

(一)在线合作模式

在图书馆以往的管理模式中,很多图书馆都会将实体资源与网络信息资源的储备与更新作为一项日常性的管理建设工作,不同图书馆之间也能够在这样的管理建设工作中逐渐形成具有特殊性的公共导读服务体系与资源管理模式。但是随着信息化背景的不断深化,很多传统图书馆在实际的运营过程中,都会出现无法满足用户需求量的问题。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则在于,在当前的信息化时代下,人们对于公共资源的需求更加多元化与及时化。很多用户都希望能够在一所图书馆中能够寻找到更多的信息资源,这样不仅能够使其节省更多的时间成本,同时还能够突破空间限制,在网络环境中实现最快捷的信息获取过程。然而,很多图书馆在管理模式与运营实践方面,却并未充分考虑到这一用户需求因素,很多图书馆的公共导读服务与运营模式依旧处于独立的体系环境之中。这也使得用户无法在某个图书馆之中获取到第三方机构或其他机构的资源信息,这也在极大程度上影响到了用户的信息化在线体验。

(二)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

传统图书馆的信息化建设工作不仅是实现其转型升级的重要前提,同时更是构建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的重要基础。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不仅能够增加图书馆与用户之间的发展黏性,同时还能够通过各类图书智能导读网站、APP应用软件等、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账户等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不断扩充图书馆自身的用户数量,从而使其能够在信息化的完全竞争市场环境下持续提升自身的内在竞争力,这样不仅有利于其未来的经济效益与受众基础,同时更有利于其不断构建出互联网环境下的导读服务体系。但从很多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在互联网导读平台的建设工作方面却并未见到更具系统性与实践性的具体举措。虽然一些图书馆会开通专属的微信公众平台,并且也能够做到定期更新,但其内容与方向则明显缺乏系统性的战略规划与引流方案,这也使得很多用户即便在关注了图书馆的微信公众平台后,也无法感受到导读服务平台的存在感,这也充分说明了图书馆微信公众平台并没有更具系统性的服务体系作为支撑,其后续各类图书智能导读网站、APP应用软件等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的缺失,也使得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始终无法形成完备的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构建体系。

(三)智能导读服务用户培养计划

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智能导读服务用户培养计划也能够对其最终的工作成效产生明显影响。这主要是因为在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若图书馆拥有极为坚实的智能导读服务用户基础,并能够得到更多信息化建设的及时反馈与综合性指导建议。这样不仅能够促进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积极发展,同时还能够让图书馆逐渐形成以“

智能导读服务用户”为基础的信息化工作原则,从而进一步提高自身的服务效能。然而,从当前诸多图书馆的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很多图书馆在其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并未制定出详尽的智能导读服务用户培养计划,这也使得很多图书馆在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实践过程中,无法通过智能性管理”实践经验,来实现更适用于自身的智能导读服务用户培养计划,这样也就会进一步导致很多传统图书馆在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始终无法通过智能导读服务用户基础来获得工作实践与运营管理方面的及时反馈,这样不仅会使得图书馆管理 信息化建设工作逐渐失去“用户需求导向”这一重要的发展因素,同时还会使其必须要投入更多的时间成本去进行用户意见的全面调研,既不利于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工作效率,又不利于智能导读服务用户“智能化行为”的形成、培养与引导。

三、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改进措施

(一)实现图书馆的在线合作模式

从当今的用户需求量上来看,传统的公共导读服务以及传统模式下的公共图书馆虽然其自身储备了大量的实体资源以及网络信息资源,但是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发展与信息化背景的逐渐深入,即使公共图书馆中的大量实体资源、数字化网络知识资源储备充分,却也依旧无法满足当前用户的个性化需求以及多元化的服务管理需求。因此,在这样的实际情况下,图书馆就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背景以及互联网时代的发展特性,并积极与第三方机构或其他机构进行资源共建共享,以此方式逐渐实现图书馆在管理创新过程中的在线合作发展模式。基于信息化背景与互联网背景的特性,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具体在线合作方式则也可以从多个维度出发:首先,可以从某一地区之间的公共图书馆进行联动效应合作;其次,可以进行图书馆与高校图书馆或科研院所之间的资源共享智能导读服务;最后,则是可以通过与书刊、图书服务商之间的相应网络信息化资源合作,来实现公共图书馆在信息化背景下管理创新的在线合作方式。

(二)实现信息化背景下的互联网导读服务平台

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用户在享受公共图书馆服务以及图书馆图书智能导读服务的过程中,互联网平台、智能设备以及智能馆员等等,都是其中重要的构成部分。因此可见,用户与图书馆之间的智能导通服务其传输介质存在着强烈的内在关系。以信息化、互联网、大数据等先进科学技术为内核驱动力的时代,在极大程度上促进了传统图书馆,对于现代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平台的深度开发及充分运用。而智能设备的普及也在一定程度上拓宽了传统图书馆的智能化建设工作。因此,在当今的信息化时代发展特性下,传统图书馆就应在互联网平台的基础上,开发各类图书智能导读网站、APP应用软件等、微信公众平台、官方微博账户等等,并通过相应的技术平台以及智能导读服务平台不断扩充自身的用户储备数量。并在相应的智能馆员引导性操作行为下,实现图书馆在信息化背景下,对于智能导读服务用户数据资源的联动开发以及用户潜在性价值的深入挖掘,以此不断实现图书馆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图书智能导读服务深入性与全面性。

(三)实现对于智能导读服务用户的培养计划

在当前的知识经济时代中,图书馆服务的唯一对象始终都是用户以及其具体的个性化需求。因此,图书馆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智能导读服务建设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其自身的主体角色地位及行为已经逐渐转变为以用户需求个性化为主的信息化用户服务层面。因此,在这样的具体转变过程中,图书馆的管理创新也要考虑到其自身以及用户层面的培养发展策略。首先,就具体角色而言,传统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用户所呈现出的角色更多是倾向于信息资源以及资源的服务受众体,在更多的图书导读层面上缺少一定的主动性。其次,就具体地位而言,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模式中,用户也始终都处于图书馆服务管理过程中的次中心地位。最后,就具体行为而言,在传统的图书馆管理过程中,由于用户缺少相应的资源智能化导读设备操作技能水平,使得其智能导读服务的用户量并没有呈现出相应的问题,但随着互联网等相应技术在我国社会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普遍发展以及迅速成熟完善,传统图书馆在进行相应的管理创新转型过程也应该要更成熟、更充分的考虑到以用户智能化培养计划为主要方向的创新管理服务建设方向。因为用户层面的智能化行为也是传统图书馆在信息化时代下,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因素。随着信息化背景的不断深化发展,以及知识经济时代的不断推进,传统图书馆也正在由“知识性管理”逐渐转变为“智能性管理”,因此在这样的转变过程中,信息化背景下的管理创新也将是传统图书馆在未来信息化服务过程中的必经发展方向。

结论:综上所述,在当前的信息化背景下,图书馆应充分利用相应的信息资源信息技术智能设备以及馆藏、馆员、智能用户等重点要素以此通过正确的建设方向发挥出自身的实际优势。并且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宽信息化数字化、网络管理建设过程,实现互联网技术与智能化设备结合管理模式创新,并且通过智能馆员与智能用户的有效建设,实现未来图书馆管理信息化建设

过程中的双向信息交换反馈模式”,从而实现图书馆管理模式在未来发展过程中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金阳.技术赋能、信息增能和知识汇能:智慧图书馆新技术融合发展展望[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2(04):7-11.

[2]杲亮.以信息科技为载体实现图书馆信息化管理——评《图书馆管理与信息应用》[J].中国高校科技,2022(08):97.

[3]王一先.图书馆信息化线上活动的创新策略研究——以长春市少年儿童图书馆为例[J].文化月刊,2022(08):115-117.

[4]陈捷,何宗雨.图书馆信息化建设与研究——以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图书馆为例[J].湖北开放职业学院学报,2022,35(13):137-138+141.

[5]姜振芳.信息化时代水利数字图书馆建设探索——评《水利数字图书馆》[J].人民黄河,2022,44(07):163.

[6]李华群.智慧化建设背景下高校图书馆信息化建设实践研究——以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2022,39(17):31-34.

[7]王薇薇.高校图书馆对新时代大学生理论与实践素养影响研究——《知识生态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从信息化到知识化的智慧之路》荐读[J].情报理论与实践,2022,45(05):204.

[8]刘志军.基于校地共建图书馆信息化服务平台建设的思路——以安康学院江北校区图书馆为例[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2(07):96-97.

作者简介:刘春(1984-2-1  ),女,汉族,山西河曲人,本科学历,中共青海省委党校图书馆员,研究方向:图书情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