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学应用及美好生活探析——以建筑设计中的美学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美学应用及美好生活探析——以建筑设计中的美学为例

杨昕

民航机场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西南分公司,四川 成都 610202

摘要:建筑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是艺术美学与建筑学的融合,本文以建筑设计中的美学为例,介绍了古典建筑中的建筑美学,和建筑美学的现代化应用,以期探析未来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应用解决方案。

关键词:建筑美学;古典建筑;现代建筑

引言

建筑设计作为工学的一部分,有着严谨的力学平衡、材料配比,另一方面,建筑设计也是艺术学的分支,是审美的延续,设计过程中的比例、尺度、色彩等,一直以来都是学者们研究的重中之重。衣食住行,“住”向来是美好生活的核心,只有兼具工学与美学的建筑,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古建筑作为东方文化的代表,其设计手法、理念等传播至日本、朝鲜、蒙古等国,形成了别具一格的东方建筑。“负阴抱阳,藏风聚气”的福建土楼,“大气磅礴,天人合一”的明清宫殿,“淡雅朴素,粉墙黛瓦”的江南民居,“雕栏玉砌、灵兽飞檐”的窗花檐口,在世界建筑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但相反,对于现代建筑而言,怪诞奇异的建筑却频频出现。我们不禁要问,现代建筑,如果像标新立异,就必须是不美的吗?研究这个问题,首先得明白,什么是建筑美学。

1 古典建筑中的建筑美学

1.1 建筑美学的基本概念

建筑美学,普遍意义上认为是20世纪由英国美学家罗杰斯·思克拉顿创立的,他运用美学理论,从审美的角度论述了建筑具有实用性、地区性、技术性、总效性、公共性等基本特征,这种建立在审美活动上,以美学为基础,对建筑设计所需要具有的基本设计属性就是最初的建筑美学。而很多学者都将建筑美学分为狭义的建筑美学和广义的建筑美学两组概念。其中狭义的建筑美学,主要是指在研究某个建筑物的美或艺术特色。而广义的建筑美学则已经超越了一般的研究美的界限问题。我国建筑美学研究学者则主要将其划分为“新功能论”、“两层次论”、“系统建筑美论三种[1]

1.2 古典建筑美学严谨的形式逻辑

虽然建筑美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才创立不久,但早在建筑建造之初,人们不自觉地开始运用美学进行设计。以古希腊的帕特农神庙为例,它作为雅典卫城的最重要建筑,是为了纪念并歌颂雅典对波斯战争中的胜利而修建的。神庙内部存放一尊黄金象牙镶嵌的全希腊最高大的雅典娜女神,本身具有的神权祭祀功能就对应着建筑美学中的“公共性”属性。而其在数学比例上的严格把控更是反应了古希腊建造者对建筑美学的理解:神庙采取八柱的多立克式,南北两侧是17根柱子,东西两面是8根柱子。东西宽31米,南北长70米。东西两立面山墙顶部距离地面19米,其立面高与宽的比例为19:31,接近希腊人的“黄金比例”。

1.3 古典建筑美学的哲学思想

古典建筑美学受其自身所处时代及地域的影响,与当时的哲学思想产生了密不可分的关系。

东方运用“天人合一”的道家自然观去处理建筑与人的基本关系,具体表现为对“天”的敬畏及对“自然”的尊重:传统建筑常以院落为原型,且据环境之异加以变通,成北京四合院、平原大院、徽州天井等多重姿态。“凡传统文化播行之处,燕域越地,皆以为训。以天地而言,院落为人工造物,以居室而言,院落亦为局部的自然。院落介乎于天地、居室之间,调和运化,构筑天成化合的大境界[2]。”

西方则是运用建立在希腊寓言与神话基础上的“神人同形同性”的哲学观:人作为个体而言,具有完全独立的价值,是最宝贵的,其他的一切都是通过人的劳动创造出来的成果。作用于建筑上,则是更多将建筑单体作为重要的节点,偏向于突出建筑作为地标及精神共鸣的核心场所之一,教堂、浴场、神庙、剧院等,均是人们集会的场所,与周围建筑的图底关系更多是陪衬与主体之间的关系。西方古典哲学主张外向自我,自古希腊人本主义以来,对人的关注超过一切,建筑从人出发,以人的尺度作为标准,对人的重视形成了以人为中心的心理图式和外虛内实的建筑形象[2]

2 现代建筑中的建筑美学

现代建筑美学在形式与功能两者的对立中不断尝试寻找平衡点,意图打破对传统思维的认知,通过场地与建筑创造的独特感官,去发现美,创造美。以贝聿铭为主的现代建筑大师则尝试从东方智慧中去寻求答案:作为享誉中外的建筑大师,贝聿铭先生在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香港中国银行大厦、日本美秀美术馆等工程中,呈现出了无穷的想象力及创造力,通过对玻璃、钢材的运用,“让光线来做设计”,使室内空间明暗有序,虚实相接。在85岁高龄时,他将此生最后一个作品——苏州博物馆新馆留给了故乡苏州,将故乡情怀、中国文化、建筑心得融会贯通,展现了中国传统美学与西方现代美学融合的经典。

在苏州度过大部分童年时光的他,受传统苏氏园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所启发,在场地设计之初,就巧妙地将建筑融入到地形里面。由于场址位于苏州历史街区的东北面,毗邻着建于19世纪的忠王府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的拙政园,如何因地制宜地与周围建筑形成空间上的延续和历史上的对话就成为了设计的核心。贝聿铭采取“不大不高不突出”的原则,小心翼翼地营造从场地过渡到建筑群的序列感。与其说贝聿铭是设计建筑,不如说他更加倾向于设计场地,进而在场地与园林的基础上,以景观节点为核心,布置上建筑群落。新馆与拙政园之间相互借景,既保护了历史文化街区的整体风貌,两者也互相融合在一起,使整个建筑群落成为了古城的现代化延续。通过中轴线将园林与庭院联接为一体,不管是空间方面的布局,还是在城市肌理延续方面,都极为融洽。粉墙黛瓦的苏州传统建筑系统中,亭台、屏风以及曲折的回廊、掩映的花木,这些中国传统的空间构成方式,与现代的钢铁、混凝土和玻璃同样具有很强的构成力

[3]

在建筑单体设计上,贝聿铭保留了苏州古建的斜坡式元素进行创作,化繁为简,去形取神,以现代化的手段体现传统思维:将传统坡屋顶抽象成为简洁立体的几何线条,用现代钢结构代替传统的木结构,用“中国黑”的花岗岩代替苏州传统砖瓦,在传统苏州味和现代创新之间平衡,做到“苏而新,中而新”。

3 结语

即便建筑美学作为一门学科才创立不久,但在人类建筑发展的进程中,建筑美学自始至终都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对于美的认知和依靠美学理念进行的设计,最终作用于场地的互适、体量的推敲、材料的选型、颜色的搭配、比例的协调中,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地标,在建筑史上绘制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中国现代建筑,既体现了对西方现代主义建筑的引进和吸收,也蕴含了中国传统建筑的底蕴和思想。但由于社会的快速更新和发展以及对审美的多样性,且由于国内建筑师在设计上处于话语权相对较弱的地位,难免部分建筑容易出现夸张怪诞的情况。在中国建筑现代化进程视野中,贝聿铭曾经提出“中国建筑已经走到了死胡同,现有的两个方向,一是盲目仿古,一是全盘西化,哪一条都走不通[4]。”中国建筑师需要探索出一条新的道路。

以包豪斯为代表的现代主义建筑是对建筑风格历史上的巨大革命,而建筑美学的出现则是对建筑学的进一步完善,将极大地加强人们对建筑审美和创造力上的认知。相信随着建筑美学的进一步发展,有着五千年历史的中华文明,必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诞生出新一代的“贝聿铭”们。他们凝聚了东西方双重文化精神,有着“天人合一”“中庸之道”的温良中和,也接收了“少即是多”“建筑是居住的机器”等西方现代建筑思潮,必将在世界建筑的漫长画卷中,绘制出古老而伟大的中国新样式。

参考文献

[1]李彩艳,陈晓辉.建筑设计中的美学原理[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8(11):14-15.

[2]徐震.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23(S1):16-19.

[3]李玫禛.现代建筑中的传统美学研究[J].中国民族博览,2021(22):169-171.

[4][美]菲利普·朱迪狄欧,珍妮特·亚当斯·斯特朗.贝聿铭全集〔[M].李佳洁,郑小东译.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5: 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