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蛋鸡养殖技术与管理措施

张林峰

新疆畜牧科学院草业研究所    新疆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在蛋鸡养殖期间,在应用养殖技术时,要做好鸡场建设,注意不同生长期蛋鸡对生长环境和营养物质的需求,利用科学养殖技术保证蛋鸡正常生长,并且需重视养殖管理,从养殖环境、饲料配置、疾病防治等角度出发,确保蛋鸡良好的生长环境,延长产蛋期,不断提高蛋鸡养殖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蛋鸡;养殖技术;管理措施

虽然蛋鸡养殖周期短,成本低,经济效益高,但养殖并不是轻松随意的事情。蛋鸡在不同生长发育阶段有不同营养和生长需求,所以应采用科学手段养殖,以提高鸡群生长速度,生产潜力为出发,保证科学养殖,控制养殖环境,科学搭配饲料,以满足蛋鸡生长发育需要。在蛋鸡进入产蛋阶段后,应加强养殖管理,延长其生产周期,提高生产效益。

一、蛋鸡品种简介

我国蛋鸡品种较多,根据蛋壳颜色划分,包括白壳、褐壳、粉壳、绿壳蛋鸡四大类。白壳蛋鸡开产早,产蛋量较高,体型较小,采食量低,适合高密度饲养,缺点是神经质和易受应激影响,主要品种有单冠来航鸡、海蓝W-36白壳蛋鸡、海赛克斯白壳蛋鸡和罗曼白四种;褐壳蛋鸡属蛋肉兼用型鸡,体质量较大,性情温顺,管理方便,产蛋率较高,但耗料量多,主要品种包括海兰褐、尼克红、京红Ⅰ号和农大褐等;粉壳蛋鸡优点是产蛋量高、蛋重大、耗料少于褐壳鸡,抗应激能力较强,目前饲养的主要品种有尼克珊瑚粉、海兰灰、京粉Ⅰ号和罗曼粉四种;绿壳蛋鸡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和抗病能力强,但产蛋率低,属于蛋肉兼用型。

二、蛋鸡养殖技术

1、养殖场建造。其对场地要求高,需保证地势平坦或稍有坡度,背风向阳,坐南朝北,地势高,排灌好,供水充足,周围空气质量好,土壤适合壤土及沙壤土。在养殖场建造中,应根据具体养殖规模确定最佳建设体量。鸡舍前后每3m留1扇窗,方便通风透光。正面建设供养员及鸡群出入的门,门外设置覆盖着沙子的运动场,其面积是养殖面积的5~10倍,以确保鸡群有足够活动空间。对于笼养养殖,除建设养殖场外,还应配置相应的工具,蛋鸡体重较轻,选择2~3层轻型鸡笼,雏鸡可选择使用3~4层立体化鸡笼。鸡舍长度一般控制在50~100m,宽度7~12m,鸡笼距5层顶部1.5m,通道控制为1.3~2.0m。

2、育雏养殖。1~42h龄为育雏期,鸡体温调节能力差,胃肠道消化功能不完善,且对外界环境变化敏感,各阶段养殖管理将直接影响雏鸡存活率及育成率,是预防传染病发生的关键。在育雏阶段,应妥善控制适当的环境温湿度。3日龄内育雏器内温度控制在35℃,随着年龄增长每周下降3℃,直到与室温相同。育雏器中,还应增加相应保温设施,如保温伞、红外灯等,尽量不使用燃煤取暖。当雏鸡进入育雏舍前,温度应控制在24℃以上,并逐渐降低至20~21℃,确保育雏室通风良好、干燥、整洁,但气流应缓慢,不影响温度。在温处理中,应按循序渐进原则进行,并设置5~7d过渡期,不能突然脱温,否则易引起严重应激刺激。春季鸡脱温在30~40日龄,夏季在10日龄,秋季在10~15日龄,冬季在40日龄内进行。育雏舍光照强度及相对湿度对雏鸡的生长有较大影响,湿度过大,大量微生物繁殖易引起寄生虫疾病的发生。温度过低,空气干燥,呼吸散发的水分过多,不利于雏鸡剩余卵黄的吸收,影响了其正常生长发育。10日龄内雏鸡相对湿度控制在60~70%,11日龄以上为50~60%,7日龄内雏鸡光照时间控制23~24h,1周龄后每天控制8h。雏鸡进入育雏舍后,先休息20~30min,然后给鸡群提供约30℃温开水,水中加入5%葡萄糖及0.1%维生素,以增强鸡群身体抵抗力,加速有害物质的排出。当约70%雏鸡能正常蹦跳,精神状态良好,可喂适碎米、小米、玉米粉,3d后投喂配合饲料开食时可将饲料均匀撒在浅色塑料盘上,8~11h龄让雏鸡在饲料槽采食,22日龄更换饲料桶,随着雏鸡的生长调整饲料桶的高度,避免饲料浪费。饲料投喂应按少量多次进行,以实现定时定量。雏鸡长到6~90龄,断喙处理,其前后在饲料中加入维生素K,以防应激刺激。

3育成阶段饲养43140日龄鸡被称育成期,这一阶段主要遵循提高鸡群生长整齐度,确保能快速达到产蛋期,充分发挥产蛋性能。鸡从育雏舍转到育成舍前,应做好设备清洗卫生消毒,准备足够的饲料槽饮水槽,及时将鸡舍中病、残、弱鸡挑选出来,然后转到育成室。在冬季或早春转移前,做好防寒保暖工作,冬季在晴朗中午进行,夏天在早晚凉爽时进行。转群后继续投喂育雏阶段饲料,并按循序渐进原则逐步过渡到育成阶段的饲料。在此阶段,还应限制饲料投喂,以避免体重增加,比自由采食下降1020%,增加粗纤维投喂量,降低能量饲料蛋白质饲料的投喂。每周定期选取5%的鸡称量,査看体重是否合适不要让整个鸡群生长均匀。控制鸡舍,合理的养殖密度,每平米养殖10只育成鸡,以确保每只鸡有270280cm2活动空间。

4、产蛋阶段饲养。产蛋鸡应注意科学更换饲料,防止输卵管炎症的发生,从蛋鸡产蛋率达到5%进行,从青年阶段饲料更换为产蛋阶段饲料,更换时间2周,直到产蛋率达到30%,并且光照补充豚饲料更换要同步进行。秋冬季节为预防应激,在饮用水中添加速补及清瘟败毒散,选择使用百毒杀严格消毒。进入产蛋高峰期,应延长蛋鸡产蛋周期,降低死亡率。此阶段应注意减少各种应激因素的刺激,确保饲料的营养价值,整体光照充足,不能改变光照强度,从而为蛋鸡创造一个健康、舒适、整洁生长环境。

三、蛋鸡养殖管理措施

1、营造优良环境。蛋鸡养殖环境与产蛋量密切相关,所以为保证产蛋量,要根据季节变化来调整养殖环境。例如:夏季温度高,应及时采取降温和防暑措施,做好鸡舍通风,保持充足的饮水量,防止蛋鸡食欲下降。冬季低温时,应做好保温工作,注意室内通风和温度调节,必要时,用人工采光方式确保鸡舍温度不低于13℃,合理控制光照时间,保持在15h左右,饮水水温可适当提升,确保蛋鸡在适宜生长环境中,提高产蛋量。

2、选购优良的蛋鸡品种。优良的蛋鸡品种是提升养鸡效益的关键,近年来,市面上的蛋鸡品种推陈出新,很多新品种均获得不错的经济效益回报。但国内地域辽阔,各地气候不一,不同的蛋鸡品种在不同地区养殖效益差异性大。为此,良种选购期间,应注意选购适合本地养殖的且表现性状优秀的蛋鸡品种,切不可求新求异而影响产出效益。进购鸡苗要从规模大、条件好的厂家,切记不要贪图便宜而选购劣质、杂种的鸡苗。同时将进购的雏鸡苗按周龄不同,科学育雏、精心培育,做好分群养殖,避免长势不齐而影响产出效益。

3、合理调配饲料。蛋鸡养殖时,若饲料调配不合理,将影响饲料利用效率,难以保证蛋鸡的营养获取,并可能增加成本。所以在配料方面,要根据当地情况合理调配,制定科学日龄配方,以确保蛋鸡营养物质的摄入量和饲料的高效利用。

4、落实基本防控。在养殖期间,若有病害,会严重损害养殖效益。而且病死鸡可能成为传染源,导致大面积的鸡群感染。因此,要从科学预防角度来实施疾病的防控。结合当地流行疾病的发生,及时注射疫苗。结合鸡日龄差异,确认接种不同的疫苗,以增强其体质。及时对鸡运动场所和鸡舍的用具进行消毒,确保内部环境清洁、卫生良好,防止各种疾病的发生。若鸡粪呈鲜红色,可能感染虫球菌;粪便呈白色,可能感染绦虫、蛔虫等;粪便呈绿色,可能有病毒感染或中毒问题,所以需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参考文献:

[1]徐瑞晗.浅析蛋鸡养殖技术要点[J].农民致富之友,2014(09):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