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机中继通信网络的拓扑设计与优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无人机中继通信网络的拓扑设计与优化

李伟

342623199102253411

摘要:信网络的拓扑结构在现代社会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直接影响着网络性能和可靠性。本研究聚焦于通信网络拓扑结构的优化与性能提升策略,旨在解决网络拥塞、延迟和安全等关键问题。我们通过分析不同拓扑结构的特点,提出了一系列策略,包括网络重构、流量管理和安全增强,以优化网络性能。此外,性能提升策略也将是我们关注的焦点。流量管理、网络重构和安全增强等策略将有助于减轻拓扑结构中的拥塞问题、降低网络延迟并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这些策略的综合应用将有助于优化通信网络的整体性能,为用户提供更好的网络体验。

关键词:通信网络;无人机技术;应用探讨

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优化与性能提升策略研究是为了塑造现代社会信息通信体系的必要议题。通过深入研究拓扑结构选择的关键因素,性能提升策略的应用以及未来趋势,我们能够不断改进通信网络,以适应不断演变的通信需求。这不仅提高了通信网络的可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还为社会和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通信网络的优化不仅仅是技术挑战,更是为了实现更加连接的、高效的、智能的信息时代做出的重要努力。

1无人机在网络优化中应用的优势

在基站测试与勘测过程中,部分地区由于地理条件的限制,如高山、湖泊、河流、铁塔等技术人员不容易到达的地方,造成信息测试与采集难度加大,使勘测工作无法顺利进行。而应用无人机就可以帮助技术人员很轻松地进行现场地形的勘测、快速精准采集各种地理信息,并且可以实时记录、回传高清图片与视频,从而极大地提高工作效率。

由于无人机内置有GPS、高度计、飞控、高清视频、照片拍摄与图传等设备,可以快速完成对基站设备经纬度、天线挂高、方位角、下倾角等参数的测量,且较人工测量更加精确。再通过空中实时拍摄视频与图片,可以获取较大视野范围的、立体的信息与数据,彻底克服了以往人工采集只能在地面环拍,无法从空中俯瞰,导致采集的周边环境与信息相对片面的问题。

在日常网络优化运维工作中,经常需要到现场对基站设备进行巡检,有时需要到居民小区进行勘测,但由于现代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加强,对无线电磁辐射的认知,工程技术人员经常面临难进小区的局面。有时还需攀爬铁塔进行高空作业,存在极大的危险性,正常情况下一名塔工每天至多可以完成3-5个基站的巡检工作,如遇到酷暑高温、严寒等恶劣天气环境,会导致无法正常进行工作,从而大大降低工作效率。如使用无人机进行巡检,可以克服恶劣天气的影响,降低人员的危险性,保障安全,有效节约成本,并极大提高工作效率。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无人机还可以承载一定重量的工具与设备,可以用来运送工具、光缆,尤其在复杂地形进行物品运输时能够发挥重要作用。大大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节约了资源和成本。

2拓扑结构选择的关键因素

2.1 网络规模与拓扑结构

网络规模是决定拓扑结构的首要因素之一。不同规模的网络需要不同类型的拓扑结构来满足通信需求。我们将讨论小型局域网、中型城域网和大型广域网等不同规模网络的拓扑结构选择原则,并分析它们的优劣势。

2.2 传输需求与性能要求

不同的应用场景对网络性能有不同的需求。高带宽、低延迟、高可靠性等性能指标可能在不同网络中具有不同的重要性。我们将研究如何根据传输需求和性能要求来选择合适的拓扑结构,以满足用户和应用的期望。

2.3 容错性与可维护性

网络的容错性和可维护性对于确保网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我们将探讨如何在拓扑结构选择中考虑容错机制,以应对设备故障、网络拥塞和安全威胁等不可预测的情况。此外,可维护性也是一个关键因素,它涉及到网络维护和管理的便捷性。

3无人机在基站规划选址中的应用研究

3.1山地基站规划位置

传统的基站选址需要在现场操作,以便根据需要在覆盖位置附近进行测试和规划。在山区,山路很难走,所以可能达不到最佳的山间覆盖距离,塔的高度也会影响覆盖距离。因此,基站的平面度和高度是非常重要的。而无人机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其自带的拍摄和测量系统能够有效帮助工程师获取有效的数据。

3.2城市基站规划位置

在城市中,由于居民楼密集的特殊环境,高低层都受到干扰,城市建筑的干扰较多,选址困难。在GoogleEarth上,选择站点后,需要再次对其进行设定。要选择最佳的高度和角度,需要工程师有一定的经验。无人机GPS定位确定了基站覆盖的最佳细节程度,通过控制无人机的悬挂、上升、下降,可以看到同一位置不同海面的覆盖距离,并由此找到最高海平面,它被确定为基站高度。在山区规划车站平均需要5h,在城市规划车站平均需要7h。无人驾驶飞行器使用后经过大量的实验统计,智能设施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4无人机在基站巡检中的应用研究

4.1无人机应用于基站巡检的起源

日常维护工作需要对基站进行年检。传统的巡线系统要求到塔上检查天线、供电线路,以及GPS设备。高处作业危险性大。在正常情况下,如果天气条件允许,平均寻呼机将执行3~5个基站的最大周期。由于要强调安全,当天气环境恶劣时,基站的检查无法照常安排,工作效率大大降低。因此,为了保证基站的良性运行,有必要进行快速高效的操作。高空电缆巡线和基站巡线作业量大,危险性大。为了降低人员风险和确保安全,建议使用无人机对通信基站进行周期性检查。

4.2无人机基站检测系统的实际应用

为了验证无人机的实际情况,发现可以对一些城郊基站进行选择和验证。首先,无人机升到天线位置后,在这个高度旋转基站的周长,使用无人机上的摄像机,将高空环境、天线、供给线的环境存储在照片中,照片清晰,确认巡逻部分有无异常,能有效确认高度、方位、掩护场景。当无人机升到天线高度时,调整无人机摄像机的方向,使天线的方向与要校对的天线方向相匹配,无人机操作屏幕上显示高度和方位角。

4.3无人机基站检测试验结论

由于无人机上安装了GPS、高度计和摄像头等电子部件,因此在周期检查过程中可以实时传输图像,并且可以准确地测量高度、高度和方位角的信息。为基站校验提供准确可靠的数据。同时,可以在自然环境下完成基站的周期性检查,保障了人员工作的安全,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无人机应用于基站的周期性检查,比常规的周期性检查具有更大的优势。然而,为了显示清晰的图像质量,可以在距离基站5~10m的距离处对无人机进行循环检查,以更准确地确定故障点。此时,由于要求无人机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操作技能,要求维修人员的无人机广泛应用于基站的周期性检查。

4.4干扰源现场取证与处理

在利用无人机实时扫频同时,利用携带的摄像头对这两个干扰源区域的室外天线进行查找,确定在居民楼顶天线为疑似干扰目标,并进行了拍照取证。后经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场确认,发现在居民楼内安装有信号放大器,通过断电处理,网优后台确定该放大器为干扰源,通过更换放大器对以上两处干扰源进行整改,整改后干扰源已对基站无干扰。

5结束语

通信技术的更新,对人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对手机通信的要求越来越高,移动网络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人们需要更好的移动网络通信体验,这就需要我们对现有的通信网络进行相关的优化。在无线通信网络的优化中应用无人机技术,能够避免传统的网络优化方案中过于依赖于相关人员的经验、检测的精度无法保证等缺点,得以推广。

参考文献

[1]付康,王清府,张磊.无人机在网络通信优化维护工作中的研究[J].移动通信,2017(10):7-10.

[2]符小卫,程思敏,高晓光.无人机协同中继过程中的路径规划与通信优化[J]系统工程与电子技术,2014,36(5):890-894.

[3]袁征,杨颖,王润典.无人机Adhoc自组网中OFDM技术应用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22):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