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7
/ 2

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李伟

410203197706261017

摘要:近年来,我国社会不断进步,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筑工程管理水平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性会对于施工过程及后续的使用造成直接的影响,因此,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需要不断更新管理方法,提升施工质量水平,从而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为施工质量提供保障。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问题;对策研究

引言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建筑企业必须重视工程项目建设的质量,如建筑材料质量、施工安全质量、机械设备使用质量等,不断优化建筑工程规划设计方案,将质量管理工作贯穿于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重点检验建筑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及主体建筑的稳定性,避免其影响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及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

1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1.1把关项目质量

建筑工程项目从设计到建成需要经历一系列的复杂过程,其中的多个环节都会对最终的建设质量产生影响。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工作能够更好地形成把关和防范,始终把项目的建设质量放在首位,有针对性地处理常见的质量通病问题,从实用性和可靠性的角度出发,不断优化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使其能够更好地满足业主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需求。建筑工程项目中的主体土建结构、水电及暖通线路等建设环节之间有较多的相互影响,管理人员在展开质量把关的过程中必须提前明确不同建设流程环节之间的联系,有效减少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质量问题,确保能够形成更加科学可靠的项目管理方案。

1.2排除安全隐患

建筑工程项目会涉及一些具有危险性的施工环节,如高空作业、切割加工等,一旦产生安全问题会给施工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和影响,管理人员在日常工作开展过程中必须时刻树立安全责任意识,严格遵守相关的法规章程和条例制度,指导施工人员有序作业。严格的质量管理和现场监督能够更好地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通过人为监管和责任分配的方式提升全体施工人员的安全认知,使其能够主动穿戴安全防护设备、减少危险作业情况,提升了建筑工程项目开展的程序规范性。安全管理和质量控制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由于施工的人员安全意识薄弱更容易诱发一些潜在的人为质量隐患,对建筑工程项目的使用寿命也会产生一定的危害。

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劳动力控制不到位

建筑行业需要聚集大量劳动力资源,建筑工程施工损耗的人力成本也相对较多,但施工单位很难全方位把控庞大的劳动力资源,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中很可能出现多个方面的问题。与此同时,施工人员的受教育水平尚未达到该行业规定的要求和标准,大部分建筑施工人员也未参加过专业的教育培训活动,只能凭借曾经积累的施工经验完成相关工作。最重要的是,建筑工程施工涉及的人员数量过多,很难对全体施工人员开展科学有效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一旦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出现不规范的操作行为,很可能增大违规现象发生的几率,现有施工人员也并未对建筑材料实现合理化运用,从而导致大量建筑材料浪费。

2.2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缺乏有效监督

部分施工单位对建筑工程质量管理工作的重视度不足,在建筑工程质量管理中缺乏基本的防控意识,其在建筑工程施工中采取的质量管理措施缺乏基本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建筑施工单位管理人员的专业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其不仅缺乏基本的建筑工程管理经验,在建筑工程施工的全过程中也并未融合全面的监督管理工作,从而导致建筑工程施工的每一环节存在多个方面的安全隐患。当前现行的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监督机制也有待完善,在日常的质量管理工作中无法督促管理人员履行自身管理职责,从而导致建筑工程质量管理缺乏科学有效的监督。

3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对策

3.1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体系

由于现阶段很多建筑工程项目采用的是分包管理模式,在开展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的过程中,还应当基于管理模式的特点,对于施工管理体系进行完善,从而达到预期的管理效果。总的来说,在分包管理模式当中,施工方的主动性和灵活性都比较强,但是管理难度较大,因此需要基于实际情况对于施工管理体系进行调整和完善。首先,要做好协调沟通工作,在建筑工程项目中,会涉及多个部门,通过做好沟通与交流,保证相关技术标准、管理要求以及适量规范等落实到各个施工部门当中,并且在实际施工的过程中,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采取具有针对性的手段开展施工。其次,要落实施工责任制度,完善施工责任制度,并进行具体化和细化,将其落实到具体的施工人员身上,这样一方面能够对于施工人员形成约束作用,促使施工人员严格按照标准和规范开展施工操作,减少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另一方面也能够提升施工人员的质量意识,确保施工人员能够积极参与和配合施工管理工作,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管理,减少人为因素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的负面影响,推动施工过程的顺利进行,也为施工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最后,在形成完善的施工管理体系的基础上,还应当明确具体的管理内容和标准等,并进行公示,提升管理的透明度,使得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的过程中有制度可循,也提升施工人员对管理的认可度和配合度,从而在根本上消除建筑工程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隐患,有效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管理效果,促使建筑工程项目高质量完成。

3.2强化工程各方的力量

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出现分包的现象,因此,就需要工程项目的各方去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做好各方的协调工作,从而更好的对各部门的责任进行分工。其一,要对各个管理部门进行统筹管理,通过协调各个部门来规范施工的工序,加强对工程施工建设的分析与探索,避免不合理因素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其二,加大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想切实保证建筑工程的质量,就要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去培训施工人员,使其掌握更多的施工技巧。同时,还要根据施工人员的特点,去制定科学的培训方案,不仅如此,还要建立完善的责任分配制度,使每一位施工人员都能明确自身的职责。其三,施工单位还要为工作人员营造安全生产的氛围。要积极引导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去树立安全的意识,将安全施工的理念深深刻到到施工人员的工作理念中,提高其重视程度。此外,在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要按照规范的标准去合理组织施工,避免出现违规作业的情况。

3.3加大施工材料与设备管理力度

首先,建立材料和设备的准入制度。制定明确的标准和程序,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符合规定要求。在进入施工现场之前,必须对材料和设备进行严格的审查和检验,以防止低质量的材料和设备进入施工现场。其次,建立严格的材料和设备使用记录。要求施工单位建立详细的使用记录,包括材料和设备的来源、数量、使用地点、使用时间等信息。这有助于跟踪和追溯材料和设备的使用情况,确保其合理使用和维护。另外,加强对材料和设备的定期检查和维护。建立定期检查和维护制度,确保材料和设备的质量和性能保持在良好状态。这可以延长材料和设备的使用寿命,减少施工中的故障和事故。这有助于激励施工单位加强材料和设备管理,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结语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建筑行业也进入了崭新的发展阶段,而由于建筑工程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做好建筑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至关重要。因此,要从思想上重视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工作,并且从各个环节入手做好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从而推动整个施工过程的顺利实施,切实保障施工质量,推动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宗昌.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与实例分析[M].中国电力出版社,2011.

[2]吴鹏.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策略研究[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22(7):12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