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护理对成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预防护理对成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临床影响

戴晨晨

          苏州永鼎医院             江苏省苏州市  215200

【摘要】目的:预防护理在成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预防护理,比较组间血栓栓塞发生情况,血小板检验结果差异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血小板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预防护理可有效降低成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后并发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预防护理;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静脉血栓栓塞

静脉血栓栓塞是成年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在接受干细胞移植治疗后面临的常见并发症之一。静脉血栓刷色不仅增加了患者治疗的复杂性,还提高了病死率及治疗成本,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1]。因此,在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后阶段,如何预防静脉血栓栓塞就显得非常重要。预防护理措施需要综合考虑患者的个体风险因素,以此采取预防性措施,提升护理安全性。本文旨在探讨预防护理策略对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在干细胞移植后静脉血栓栓塞并发症的临床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21年4月-2023年3月期间在本院收治的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患者9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男29例,女19例,年龄18-66岁,年龄平均(42.68±10.16)岁。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0-65岁,年龄平均(41.95±10.88)岁。纳入标准:(1)符合急性髓性白血病诊断,且经移植治疗;(2)认识障碍;(3)其他类型的白血病;(4)表浅静脉未见炎症征象。排除标准:(1)严重感染;(2)凝血功能障碍;(3)心脑血管疾病。比较组间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监测患者凝血状态,评估其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定期经下肢深静脉超声检查,开展健康教育,鼓励患者适当活动,如有必要,遵医嘱予以抗凝药物。

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联合预防护理:(1)风险评估:入院时评估静脉血栓发生风险,定期复查血栓栓塞发生风险。(2)定期检测凝血指标,对于有症状或血栓栓塞发生高风险者开展下肢深静脉超声。(3)鼓励患者适当活动,若患者行动不便,则穿戴间歇性气压泵或压力袜。(4)根据患者出血风险及血栓发生风险,遵医嘱采用低分子肝素等药物开展预防性抗凝治疗。(5)予以营养指导,保证其饮食平衡,适当控制体重,嘱其戒烟戒酒。(6)开展健康教育,内容包括静脉血栓栓塞先兆症状等,安抚患者不良情绪,提供心理支持及压力管理咨询,帮助其减轻心理压力。(7)做好静脉血栓栓塞应急措施,如可能需要的急救设备,定期开展应急演练。

1.3观察指标

观察指标:(1)组间血栓栓塞发生情况比较,统计血栓栓塞发生情况比较。(2)组间血小板检测结果比较,检测血小板指标,包括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3)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非常满意可评估为包括非常满意、一般满意及不满意,非常满意及一般满意总和为总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4.0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表示,行检验,计量资料以()表示,行t检验,P<0.05提示数据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组间血栓栓塞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41.67%(2/48)低于对照组16.67%(8/48)(=4.229,P=0.040)。

2.2组间血小板检测结果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血小板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1。

表1组间血小板检测结果比较(

分组

MPV(fl)

PDW(%)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观察组(n=48)

9.15±0.98

8.10±1.16*

11.46±1.24

10.06±0.98*

对照组(n=48)

9.11±1.01

8.63±1.20*

11.73±1.35

10.52±1.14*

t

0.345

2.200

1.020

2.120

P

0.731

0.030

0.310

0.037

注:与干预前比较,*表示P<0.05。

2.3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详见表2。

表2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n(%)]

分组

非常满意

一般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n=48)

26(54.17)

20(41.67)

2(4.17)

46(95.83)

对照组(n=48)

21(43.75)

17(35.42)

10(20.83)

38(79.17)

6.095

P

0.014

3.讨论

急性髓性白血病存在不同程度的凝血障碍,干细胞移植后面临着深静脉血栓或肺栓塞等并发症的发生,常见临床表现包括肢体疼痛、肿胀及呼吸障碍等。影响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的影响因素包括患者健康状况、白血病严重程度、移植治疗等

[2]。常规护理能够满足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后的基础护理需求,但对并发症的预防措施及时性及充分性有所不足,可能因为缺乏相关培训、操作熟练度不足,或者症状不够明显等。因此需改进护理方案,提升护理安全性[3]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血栓栓塞发生率、血小板检测结果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预防护理通过早期干预和连续监测,显著降低急性髓性白血病患者移植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抗凝药物的早期使用、适当活动等措施不仅可以降低血栓形成的风险,还可能对血小板功能产生积极影响,比如降低MPV和PDW水平,而MPV和PDW被认为是静脉血栓栓塞发生风险生物标志物。不仅如此,在预防护理中,需包括患者教育、护理制定中患者的参与,这有助于提升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促使其积极配合护理,进而提升护理效果及安全性。

总之,将预防护理应用于成年人急性髓性白血病移植后护理中,能够有效降低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提升护理满意度,减少MPV、PDW。

参考文献:

[1] 糜雅芬,高磊,刘娅. 成人急性髓性白血病并发静脉血栓栓塞的预防护理[J]. 血栓与止血学,2022,28(3):880-881.

[2] 汪君,任广立. 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外周置入中心静脉导管相关静脉血栓栓塞的影响因素分析[J].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2021,27(3):288-293.

[3] 马洁,计晓文,王东莉,等.82例血液恶性肿瘤合并静脉血栓栓塞症患者的临床特点分析[J].中国肿瘤临床,2022,49(3):115-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