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秦淮河堆草巷码头设计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城市滨水空间更新策略研究——以南京秦淮河堆草巷码头设计为例

杨丰宁    陈佳男 

  河南科技大学土木建筑学院

摘要:

城市滨水空间作为城市景观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承载着生态、文化、社会等多重功能,而且对于提升城市形象、完善城市功能、增进市民福祉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以南京秦淮河堆草巷码头方案设计为例,从风貌协调、交通组织、立体空间塑造三个层面,深入探讨了城市滨水空间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问题,以社区理念重新定义码头设施,试图为相似滨水空间的改造与开发提供创新的设计理念与实践策略。

关键词:城市滨水空间;码头更新;立体叠合空间;风貌协调

1城市滨水空间现状分析

当前,城市滨水空间的利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既有滨水公园、滨水步道等休闲空间,也有滨水商业、滨水文化设施等城市功能性空间。不同城市的滨水空间利用现状存在较大差异,但普遍存在的问题是规划设计不合理、开发利用不充分的现象。在一些地区,滨水空间过度开发利用,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滨水生态系统受到威胁;而另一些地区的滨水空间则存在着利用不足的问题,滨水资源得不到合理开发利用,无法满足市民的生活和休闲需求。

现目前已经开发的滨水空间在与周边原有风貌的协调上,大多呈现两方面趋势。一种是完全不考虑城市肌理、原有建筑风貌,一昧追求现代化、商业化,千篇一律,不具有融入性,缺乏对场地记忆的回应。另一种则是回应过度,没有创新性,辨识度低,体现不出建筑应有的建筑性格与时代特征。在交通组织上,已开发的滨水空间大多与其临近道路呈现割裂的态势,在一些临近城市滨水空间且较为拥堵杂乱的道路,已有滨水空间在规划上大都没有为其预留缓冲空间来缓解静态交通压力。在空间功能塑造上,已开发并投入使用的大量滨水空间在水平方向上进行了大量的设计,但在垂直方向上联系不够密切,较少考虑利用高差塑造立体叠合的空间,因而滨水空间虽有丰富的景观条件,但往往缺乏趣味性,无法提高人们抵达滨水空间并长时间逗留的兴趣。

2南京秦淮河堆草巷码头设计策略

2.1周边风貌协调

位于基地东侧的小西湖街区,其空间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层积叠化的过程,虽然各个时期都有调整和变动,但大的格局传承了明清以来的传统风貌和肌理,可以清晰感知秦淮河畔南京老城南的历史环境氛围。[1]整个片区的建筑相对紧凑,多为坡屋顶建筑,为与周边原有建筑肌理相契合,码头社区在屋面选取上采用单坡屋顶。材质选择、立面设计上,选择与周边建筑区别开来,使人们行至于此,能感受到新旧建筑之间的融合性、差异性,而不是完全割裂或是完全同化,做到独立于周边环境并于周边环境交织在一起。

2.2交通组织优化

堆草巷与小西湖街区的路面均较窄,路边时常有机动车违停,使得原本单车道的道路更加混乱,人流、车流难以区分,安全性难以得到保障。[2]对此,基地内进行出入口广场设置,在疏散人流、车流的同时,对周边静态交通压力的缓解也起到一定作用。针对秦淮河滨水空间的尺度及场地周边现状,场地拟设计以步行慢行方式为主的慢行系统和水上船舶,形成水陆结合的双线交通体系,构建水陆双线式的滨水空间体验线路。在陆地一侧的交通组织优化上,场地内步行道路结合高差,围绕已有的古树和水面等景观节点进行建设,以增强整个滨水空间的趣味性,提高人们前往滨水空间并长时间逗留的兴趣,使码头做到服务于传统秦淮画舫活动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与陆上交通及社区生活的连接。

2.3立体叠合空间

本方案在设计上注重场地的延续性,在垂直于岸线方向加强联系,将水体、滨水绿地、滨水区融入城市结构中,平行于岸线方向进行分层设计,形成立体的景观效果,使滨水区形态、结构、风格与城市整体相契合。[3]水陆双线之间在标高、视线、流线上均有不同,设计考虑到其特殊连接、人群行为方式及空间体验,在临近陆线一侧,重新思考城市与水岸的关系,利用长台阶、景观草坪、看台等措施将场地修补完整,丰富建筑空间层次,为陆上交通、周边社区提供服务,临近水线一侧,考虑滨水体验新模式,塑造大台阶等候区等空间,为水上交通提供服务。通过对码头设施和小微构筑物的重新塑造,形成立体叠合空间。

3南京秦淮河堆草巷码头方案设计

基地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内秦淮河西五华里沿岸,地块面积在1000平方米左右,基地内保留有多棵古树。基地东侧紧邻道路和小西湖街区,西侧紧邻秦淮河,周边多为坡屋顶建筑,整个片区建筑相对紧凑。片区除了满足周边居民生活需求开辟出的道路外,基本上看不到公共活动场所,本地居民的休闲娱乐活动比较受限。(如图1所示)。图片1

图 1(左图来自南京秦淮河双线码头-立体社区国际设计竞赛,中、右图作者自绘)

方案以社区理念重新定义码头设施,探讨具有示范性的码头-社区模式。在码头-社区类型上,考虑到水陆双向人流的需求,主要以游憩为主,因此社区类型侧重于休闲娱乐。在码头-社区功能上,空间布置方式采用高低错置的手法,兼顾水陆双线。临近水一侧,打造具有休憩功能的空间,临近陆地的一侧,空间的塑造辅以水面、古树等景观,以提高人们抵达滨水空间并长时间逗留的兴趣。在码头-社区营造上,临近陆地一侧,设置出入口广场进行人车分流,场地内以步行慢行方式为主的慢行系统串联场地内各个景观节点,保证安全易行。场地内存在多棵古树,设计时考虑到对原有生态格局的保护及利用,结合场地高差,将古树所在区域设置为景观节点,同时加强对以步行等慢行方式为主的慢行系统与亲水平台、景观节点的联系,增强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到滨水空间活动的兴致。

本码头社区设计包含的主要功能区域有售票厅、码头等候区、咖啡厅、社区书吧等(如图1所示)。其中,售票厅和码头等候区位于首层。售票厅临近入口,码头等候区位于秦淮河河流沿岸,其临近河流一侧墙面开大面积落地窗,等候区的游客视线可以直达秦淮河,观赏水景。需要乘船的游客可通过台阶下行至码头,台阶的一侧是利用高差设置的休息平台,供游客休憩、赏景。咖啡厅则与下沉庭院结合布置,周边居民可直接通过台阶进入下沉庭院,直达咖啡厅,咖啡厅朝向秦淮河景观面开窗,窗外保留有两棵古树。临街侧的二层空间布置有社区书吧,面向街道单独设置出入口,服务于周边居民和游客。书吧与咖啡厅形成一个夹层空间,当人们靠着书吧的栏杆,低头向下看的同时,视线正好能顺应倾斜屋顶的引导,望向咖啡厅窗外的古树与秦淮河,水陆景观相连,颇具趣味(如图1所示)。

4结语

城市滨水休闲空间的规划与开发,对于推动城市整体的发展和满足大众多元休闲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周边风貌协调、交通组织优化、立体叠合空间塑造三个层面对城市滨水空间进行更新设计,并对南京秦淮河堆草巷码头提出针对性方案,打破陆域与滨水空间的界限,带动堆草巷周边,作为城市节点连接小西湖街区,期望为城市滨水空间改造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李祯.文化资本视角下历史街区再生理念、框架和策略——以日本高山城下町和南京小西湖历史街区为实证[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23,38(04):111-118.DOI:10.13791/j.cnki.hsfwest.20230416.

[2]朱彦霖.“城市针灸”理论在历史风貌区公共空间的运用——以南京小西湖历史风貌区为例[J].美术教育研究,2022,(15):121-123.

[3]李军,成昌周.城市滨水空间设计优化策略研究[J].城市建筑,2022,19(05):84-87.DOI:10.19892/j.cnki.csjz.2022.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