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专业合作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专业合作研究

张敏

巴东县水布垭镇水布垭中小学校  444329

摘要: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是当前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的话题。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方式,探讨跨学科学习对学生学习动机、综合能力和对语文知识的理解等方面的影响。通过分析教师在跨学科学习中的角色转变、课程设计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合作,旨在为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提供有效的策略和实践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专业合作

引言: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传统的学科教育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综合发展的需求。小学语文作为基础学科,在学生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然而,单一学科的教学往往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也难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将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整合,实现跨学科学习,已成为教育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

一、小学语文与其他学科的整合方式

1、语文与数学的整合

语文与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通过将语文与数学进行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概念,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1]。例如,结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中第七课《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进行语文与数学的整合,在课程设计中,通过引入速度、时间、距离的概念,设计活动让学生测量自己短距离奔跑的时间,并计算速度。活动开始前,教师出示不同生物和交通工具的速度信息,如猎豹、乌龟、汽车等,然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速度是如何计算的。接着,利用课文中提到的速度概念,引导学生理解速度=距离/时间的公式。学生分组进行50米短跑,记录各自完成跑步的时间,然后利用公式计算出自己的速度。通过比较不同学生的速度,引发对不同生物和交通工具速度的再次探讨。活动中,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准确使用计时器,如何测量距离,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速度概念的理解,培养对数学公式应用的兴趣和能力。

2、语文与科学的整合

语文与科学同样具有天然的联系,它们可以相互促进,共同推动学生的综合发展。在语文与科学进行整合中,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知识,提高科学实验报告的书写能力。以第五单元中第十六课《太阳》为例,以语文与科学的整合方式,设计了一系列观察太阳活动,让学生通过实际观测理解太阳的特性。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组织学生进行太阳黑子观察,使用安全的观察方法,如投影法,记录观察日期、时间、太阳黑子数量等信息。随后,引导学生探究太阳黑子与太阳活动的关系,通过收集一段时间内的观察数据,分析太阳黑子的变化规律。此外,设计实验模拟太阳光对地球温度的影响,通过不同材料的温室模型,观察太阳光照射下温度的变化。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太阳作为恒星在太阳系中作用的理解,同时培养科学观察和分析的能力[2]

3、语文与美术的整合

语文与美术的整合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学作品中的意境和情感,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将语文与美术进行整合,学生可以在在描绘美术作品的过程中感受到文字的魅力,从而提高他们的创作能力。在第五单元中第十七课《松鼠》的教学中,利用语文与美术的整合方法,让学生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创意绘画。首先,通过深入解析课文内容,理解松鼠的生活习性和特点。继而,指导学生观察真实的松鼠或松鼠的图片,注意其形态特征、动作和表情。接着,学生根据自己对松鼠的理解,进行创意绘制,可以是松鼠的日常生活场景,也可以是想象中的松鼠故事。在绘画过程中,教师提供不同的绘画材料和技巧指导,如色彩的运用、线条的表现等。通过这一系列活动,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能够提升艺术表达和创造力。

二、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策略和实践

1、教师角色转变

教师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不断提升自身的跨学科知识水平,灵活运用不同学科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

以《观潮》为例,教师从知识的传递者转变为探索活动的设计者和引导者。开课之初,教师不直接讲授潮汐的成因,而是展示潮汐现象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提出自己对潮汐现象的疑问。接着,教师组织学生分组,每组根据自己的疑问设计小实验或收集相关信息,通过观察、实验、搜索等方式探索潮汐现象背后的科学原理。在此过程中,教师主要通过提问、提示和引导,帮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找到解决问题的线索。学生探索结束后,各组分享自己的发现,教师再根据学生的发现引入潮汐现象与月亮引力的关系,使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理解潮汐的科学原理。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回到文本,深入理解文中对潮汐的描绘,领悟诗人的情感和艺术表达。

2、课程设计

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中,课程设计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科特点进行合理的课程设计,注重知识的整合和应用。同时,课程设计还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让他们在跨学科学习中得到全面发展[4]

以《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为例,在设计《一个豆荚里的五粒豆》这课的课程时,创新地将生物科学元素融入课程设计中。课程开始前,教师准备豆荚和豆子,让学生观察豆荚的外形和内部结构,并引导学生思考豆子的生长过程。然后,教师介绍豆子生长的条件,如土壤、水分、光照等,让学生分组讨论并预测豆子在不同条件下的生长情况。接下来,安排学生进行实际种植活动,每组选择不同的生长条件进行观察实验,记录豆子的生长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不仅提供必要的科学知识支持,还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成长与环境的关系。随着豆子生长的观察记录,教师引导学生将观察到的生命成长过程与课文中豆子成长的故事相联系,深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感悟。课程的最后,组织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记录和种植体验,反思生命成长的奇妙和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学校与家庭合作

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对于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至关重要。学校可以通过举办家长会和家校互动活动,让家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积极参与学生的学习过程。同时,家长也可以在家庭环境中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他们的学习习惯和能力。

以《牛和鹅》为例,学校与家庭的合作通过一系列精心设计的活动展开。教学前,教师通过家校联络本或电子通讯工具,向家长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目标,鼓励家长与孩子一起阅读相关故事,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家长和孩子可以一起探讨故事中的主题,如友谊、互助等,家长引导孩子思考这些主题在自己的生活中的体现。此外,教师安排一个“家庭阅读分享会”,邀请家长和孩子一起到学校,分享他们对《牛和鹅》故事的理解和感受,以及故事在家庭成员间讨论中带来的启示。通过这种方式,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形成互补,不仅加深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促进了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理解。在活动结束时,教师收集家长和学生的反馈,了解家校合作的效果,并作为今后类似活动设计的参考。

结束语: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是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教师的角色转变、课程设计以及学校与家庭的合作,可以有效推动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深入发展,为学生的综合素养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季海霞.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的校本化开发与实施[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3,(03):43-45.

[2]蒋丽果.小学语文跨学科主题教学设计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3.

[3]邱灵燕.关于语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教学实践研究[J].考试周刊,2023,(21):51-54.

[4]蔡艳红.小学语文跨学科学习方法例谈[J].语文月刊,2023,(04):39-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