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潘月云 李彤

延安市人民医院 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重症患者的救治成功率得到了显著提高。然而,重症患者的营养状态往往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其康复进程。因此,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以期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症患者;营养支持;护理策略;研究进展

引言

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治疗过程以及长期卧床等因素,往往存在营养不良、免疫力下降等问题。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作为重症患者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免疫力、促进康复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营养学和护理学研究的深入,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取得了显著进展。

1 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研究进展

1.1 营养评估与监测

营养评估是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基础,它旨在全面了解患者的营养状况,为制定个性化的营养治疗方案提供依据。近年来,随着营养学研究的深入,多种营养评估工具被广泛应用于重症患者的营养评估中。

主观全面营养评估(SGA)是一种常用的营养评估工具,它通过对患者的病史、体格检查和饮食摄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来评估患者的营养状况。SGA简单易行,适用于临床实践中对重症患者的快速营养评估。

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是另一种常用的营养评估工具,它结合了营养受损评分、疾病严重程度评分和年龄评分三个维度,来全面评估患者的营养风险。NRS2002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准确识别出需要营养支持的重症患者。

除了这些评估工具外,动态监测患者的营养状况也是制定营养支持方案的关键。常用的监测指标包括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等。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蛋白质合成和代谢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患者的营养不良问题。通过定期监测这些指标,医护人员可以及时调整营养支持方案,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

1.2 营养支持途径与方式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途径主要包括肠内营养(EN)和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管饲等方式,将营养制剂直接输送到患者的胃肠道内,以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近年来,随着肠内营养制剂的改进和肠内营养管路的优化,肠内营养在重症患者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肠内营养具有符合生理、维护肠道功能、降低感染风险等优点,是重症患者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

肠外营养是指通过静脉输注的方式,将营养物质直接输送到患者的血液中。在重症患者中,当肠内营养无法满足患者的营养需求或存在禁忌症时,肠外营养可以作为补充或替代途径。然而,肠外营养也存在一些并发症和风险,如导管感染、代谢异常等。因此,在使用肠外营养时,需要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避免过度使用。

1.3 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

针对不同重症患者的营养需求,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已成为研究热点。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旨在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疾病类型、营养状况等因素,制定合适的营养支持方案。通过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可以为患者提供更为精准和有效的营养支持。

在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时,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疾病情况和营养需求。例如,对于患有消化道疾病的重症患者,需要选择易于消化和吸收的肠内营养制剂;对于存在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需要调整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剂量,以避免加重肝肾负担。

此外,还需要关注患者的饮食摄入情况和消化吸收能力。对于能够正常进食的患者,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和增加营养密度来满足其营养需求;对于存在消化吸收障碍的患者,则需要采用特殊的肠内营养制剂或肠外营养支持。

2 重症患者护理策略的研究进展

2.1 疼痛管理

重症患者由于疾病本身、手术创伤或治疗过程中的各种操作,常常伴随着疼痛。疼痛不仅会降低患者的舒适度,影响其睡眠质量,还可能导致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更重要的是,疼痛还可能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进而影响其康复进程。因此,有效的疼痛管理对于重症患者至关重要。

近年来,多模式镇痛和个体化镇痛策略在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多模式镇痛是通过联合使用不同作用机制的镇痛药物和镇痛方法,以达到更好的镇痛效果。例如,对于手术后的重症患者,可以采用口服镇痛药、静脉注射镇痛药和神经阻滞等多种方式相结合,以减轻患者的疼痛感。个体化镇痛则是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疼痛类型以及身体状况等因素,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这要求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疼痛进行全面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调整镇痛药物的种类和剂量,以确保镇痛效果的最大化。

除了药物治疗外,非药物治疗在重症患者疼痛管理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物理疗法、按摩、针灸等方法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同时,医护人员还可以通过提供舒适的环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等方式,帮助患者更好地应对疼痛。

2.2 感染预防与控制

重症患者由于免疫力低下,易发生感染。感染不仅可能加重病情,还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感染预防与控制是重症患者护理的重要内容。

为了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医护人员需要严格执行手卫生规范。在接触患者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以及处理污染物后,都需要认真洗手或使用手消毒剂。此外,医护人员还需要遵循无菌操作规范,确保在操作过程中不引入外源性细菌。

除了医护人员自身的防护外,病房环境的清洁和消毒也是预防感染的重要措施。病房需要定期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地面、墙面和物体表面需要定期清洁和消毒;医疗废物和污染物需要严格按照规定进行处理。

对于已经发生感染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及时进行诊断和治疗。根据感染的病原体和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加强对患者的监护和观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

2.3 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

重症患者往往面临巨大的心理压力,包括焦虑、恐惧、无助等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不仅可能影响患者的心理状态,还可能影响其生理功能和康复进程。因此,心理支持与人文关怀在重症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

医护人员需要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倾听患者的需求和感受,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通过提供信息支持、情感支持等方式,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情绪,增强信心和勇气。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尊重患者的信仰和习惯,为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护理服务。

除了心理支持外,人文关怀也是重症患者护理的重要方面。医护人员需要关注患者的生活质量,为患者提供舒适的环境和条件。在护理过程中,注重细节和关怀,让患者感受到温暖和关爱。同时,医护人员还需要关注患者的家庭和社会支持情况,积极与家属沟通合作,共同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照护。

4 讨论与展望

近年来,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取得了显著的研究进展。然而,仍存在一些挑战和问题。例如,如何更准确地评估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如何制定更加个性化的营养支持和护理方案?如何进一步提高重症患者的营养摄入和护理质量?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和解决。

展望未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护理理念的更新,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将进一步完善和优化。同时,多学科协作和跨学科研究也将成为重症患者营养支持与护理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我们期待未来能够有更多的研究成果为重症患者的康复和治疗提供有力支持。

5 结论

重症患者的营养支持与护理策略是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随着营养评估方法的改进、营养支持途径的优化以及护理策略的个性化发展,重症患者的营养状况和护理质量得到了显著改善。然而,仍需要我们在未来的研究中不断探索和创新,以进一步提高重症患者的康复效果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余芳.重症监护病房患者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进展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1.

[2]覃碧琼,徐品贤,覃金兰.营养支持在老年重症患者中的现状研究及护理进展[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9:65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