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运动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心脏康复运动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肖向丽

武汉市黄陂区人民医院      4303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及对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22年2月~20232月我院收治的109例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3例接受常规护理,实验组56例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心脏康复运动,对比两组康复前后焦虑、抑郁情况及心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康康复后观察组SAS、SDS、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康复后观察组6MWD及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焦虑、抑郁负性心理状态,并对提升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关键词:心脏康复运动;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应用价值

前言:尿毒症即为慢性肾功能衰竭终末期,是慢性肾衰进入终末期阶段出现一系列临床表现所组成的综合征,患者具有生活质量差、预后结局不理想、肾移植肾源匮乏、治疗费用昂贵、治疗周期漫长等特点,是肾疾病源性死亡的主要病因。而维持性血液透析是通过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达到清除循环系统中有害物质与代谢产物的治疗方式,是目前临床治疗尿毒症以及延长患者生命时间的首选过渡方法,但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极易并发水钠潴留与容量负荷,导致患者心功能不全等并发症的发生,严重影响透析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对患者心理状态亦存在严重不良影响。因此积极改善患者负性心理状态、提升生活质量对保障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效果及改善预后具有积极作用。本组研究通过对我院收治的109例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旨在探讨心脏康复运动在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价值,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2022年2月~20232月我院收治的109例尿毒症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53例患者中男26例,女27例,年龄22~82岁,平均年龄(53.17±13.20)岁;实验组56例患者中男33例,女23例,年龄23~76岁,平均年龄(51.52±12.39)岁。两组基础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已签署知情同意书;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均明确诊断慢性肾衰竭原发疾病;满足维持性透析治疗指征;均能配合护理及康复治疗;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正常

排除标准:合并恶性肿瘤或转移瘤;严重心、肝功能不全;精神疾病;凝血功能障碍;家族遗传疾病或自身免疫疾病。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管理,包括常规健康教育、运动锻炼指导及自我康复指导等内容。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心脏康复运动,措施:1)制定心脏康复运动计划,心脏康复运动计划制定前需进行6min步行距离测定,对患者心肺功能进行评估,据此制定个性化心脏康复运动训练方案,方案中的具体方法、内容、强度、持续时间均需与患者个人病情、自身情况严格符合2)健康宣教确定训练方案后对患者进行有关心脏康复运动全面的健康宣教,通过观看视频、参加讲座以及一对一沟通交流的方式想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心脏康复运动健康宣教,使其掌握康复训练的基本原理、实施方法、实施进程以及预期疗效等内容,并取得患者的充分配合3)具体心脏康复运动计划第1~3周以步行方式为主要运动训练方法,首周运动时间应控制在10min以内,随后逐渐递增至30min,可选择每日清晨由家属陪同下进行训练,强度由低至高、速度由慢至快,若出现不耐受、不适症状后应立即停止训练并休息,待平稳后以更缓慢的速度步行,第4~7周根据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实际恢复情况适当的增加运动强度、延长运动时间,每次30min,每周5次,可适当加快步行速度,具体强度以患者不觉气喘为宜,并在步行过程中控制心率在110次/min以内,第8周后根据运动时靶心率将运动强度、运动频度进行调节,进一步提高患者运动强度。期间密切观察运动期间心率、血压变化,若发生明显异常需立即停止训练计划,并报告给主治医师进行对症处理与病情分析。

1.3观察指标

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康复前后焦虑与抑郁心理状态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焦虑、抑郁程度越严重。采用6分钟步行距离测试(6MWD)对患者康复前后心肺功能状态进行评价。采用SF-36生存质量量表评价患者康复前后生活质量情况,共包括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活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智能(RE)、精神健康(MH)8个维度,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9统计分析软件,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两组间比较采用χ

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康复前后SAS、SDS评分比较康复前两组SAS、SDS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两组康复前后SAS、SDS评分比较

组别

SAS

SDS

实验组

康复前

52.34±10.74

58.55±7.71

康复后

32.59±4.16*#

33.06±3.76*#

对照组

康复前

51.92±8.26

57.15±7.84

康复后

42.65±4.51#

41.30±3.17#

注:* 表示与对照组比较 ,P<0.05;# 表示与康复前比 较 ,P<0.05。

2.2两组康复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康复前两组HAMA、HAMD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后观察组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两组康复前后HAMA、HAMD评分比较


2.3两组康复前后6MWD比较

康复前两组6MWD比较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后观察组6MWD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两组康复前后6MWD结果比较(米)

2.4两组康复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康复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康复后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两组康复前后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比较


3讨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作为尿毒症的常用治疗方法长期应用易因容量负荷超出、运动功能缺乏而导致心功能降低,进而增大心功能不全的发生风险,对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疗效与预后均可产生不良影响,因此积极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功能减低或心功能不全状态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既往临床多通过强心剂等药物治疗达到提升心功能的目的,但长期用药与长期维持性透析给患者心理、精神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患者普遍表现为一定程度的焦虑、抑郁负性情绪,导致患者治疗与护理依从性差、生活质量低下等问题的发生。康复护理干预是临床解决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心理问题的首选可靠方法,通过对症且科学的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精神心理状态,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而本组研究实验组患者采用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后SAS、SDS、HAMA、HAMD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6MWD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表明通过心脏康复运动疗法可有效改善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及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通过进一步分析认为,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是一种针对患者心脏功能提升的个体化康复疗法,相对于传统运动管理更注重对患者心肺功能的提升,同时心脏康复运动疗法是根据患者运动耐受能力循序渐进制定康复训练计划,保证康复训练计划的科学性、严谨性以及针对性,能够真正做到协调患者个体的全身系统,通过合理、适当的运动改善尿毒症患者体内代谢产物的潴留问题,降低患者心脏前负荷,延迟无氧代谢进程,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的充分性与患者运动耐量。且该运动康复方案更为科学有效且具有针对性,能够有效、安全的提升患者心搏出量,改善心功能不全患者心肌灌注与左室功能,避免体内乳酸过度堆积而引发的乏力与易疲劳状态,有效提高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

结束语:

概而言之,通过上文的详细分析和阐述,我们可以知道,对尿毒症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开展心脏康复运动疗法能够有效纠正患者焦虑、抑郁负性心理状态,并对提升患者心功能以及生活质量具有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陈凌云,倪松,施凌云,等.尿毒症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疲乏与衰弱发生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21,22(2):116-120.

[2]巴珍妮,彭山玲,陈玲.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潜在剖面分析[J].护理学杂志,2020,35(7):27-30.

[3]卢海珍,黄燕林,杨震,等.焦虑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心理灵活性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J].护理研究,2021,35(11):1899-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