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小说人物鉴赏教学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浅谈初中语文小说人物鉴赏教学策略

姓名: 吴竹山

单位:湖南省娄底市新化县曹家镇胜利中学单位邮编:417619

摘要:小说,以人物为镜,映照生活百态。小说以塑造性格鲜明、形态各异的舞台,将人物刻画置于笔下生花的首位。如画龙点睛,细腻多彩的描绘,让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成为小说的灵魂。然而,优秀的作品往往思想深邃,藏于角色肌理之间。品鉴小说,需深挖人物之精髓。因而,在初中语文教学的舞台上,鉴赏小说人物,便成了核心所在。对此,本文主要通过讲述初中语文小说人物鉴赏教学相关策略,为关注相关话题的读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说人物;人物鉴赏

引言:初中语文教师在教授小说文本时,教室应当是充满活力、洋溢着和谐的氛围。在语文小说人物鉴赏教学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就是对人物情节的细致梳理,教师通过对小说展开多维度分析,深入剖析人物塑造,同时,将自身的生活经历与小说内容相结合,去深刻理解小说作品所传达的核心主题,并体会小说中展现的生活智慧,学生能够更深入地认识社会,更全面地感悟人生哲理,从小说的阅读与分析中,获得自我提升和成长的宝贵启示。

一、梳理故事情节,整体感知小说内容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小说人物的鉴赏是一个重要内容。教师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梳理和对小说内容的整体感知,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物性格与命运,从而提升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在此教学方式下,不仅使学生的逻辑思维得到有效锻炼,而且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兴趣与情感共鸣[1]

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收录的《社戏》为例,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来探讨如何通过梳理情节,并整体感知来鉴赏小说中的人物。《社戏》以独特的戏剧形式展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和当时社会环境。教师首先可以引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将故事分为几个部分:开场介绍、冲突升级、高潮迭起及结局收尾。进一步让学生总结每个部分的关键事件,如主人公的初次登台、面对挑战的心态变化以及最终的自我突破等。在整体感知方面,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捕捉文中重要信息,如人物对话、心理描写和环境描绘等,这些细节共同勾勒出主人公的性格轮廓和成长轨迹。如经过分析主人公在不同场景下的言行举止,学生可以感受到他由紧张到自信,从迷茫到坚定的心路历程。本课教学中,学生通过深刻把握《社戏》中人物形象,体会到作者运用人物塑造传达的深层意义,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小说作品的理解,也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把握人物性格,分析小说人物形象

把握人物性格、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是提高学生文学素养的关键,也是培养学生逻辑分析能力与共情力的重要途径。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教师通过深入剖析人物性格,学生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作品主题,感受作者艺术魅力,进而提升自身人文素养与批判性思维能力[2]

以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智取生辰纲》为例,该小说中的人物形象丰富立体,性格鲜明。要想把握其人物性格,教师首先需要从文本出发,细致解读小说情节,关注人物言行举止与内心活动的描写。如主人公宋江机智勇敢、忠义两难全的性格特征,是由他策划劫取生辰纲等一系列行动中体现出来的。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讨论宋江决策过程、与其他好汉的互动以及对抗官府的勇气等方面,以揭示其鲜明性格特点。进一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结合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分析小说人物形象。“智取生辰纲”发生在北宋末年,是一个社会矛盾激化、官逼民反的时代。在探讨人物性格时,不能脱离当时的历史条件,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地理解人物行为背后的动机与性格成因。教师还应当鼓励学生运用比较方法,将本课中人物与其他文学作品中类似性格的人物进行对比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巩固对特定人物性格的认识,还能拓宽其文学视野,培养跨文本分析能力。进而深入把握和分析人物性格,可以提升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帮助学生构建更为丰富的知识体系,培养多维度思考方式。

三、探究主题思想,理解小说深层内涵

小说的主题思想常常被视为作品的灵魂,它由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描绘和艺术形象的塑造表现出来。探究小说主题思想是文学批评与分析中的重要环节,不仅涉及对小说文本的表面解读,还包括深入挖掘作品所蕴含的中心思想等,以提高学生文学素养和人文关怀。

以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的《变色龙》为例,小说通过描述变色龙在不同环境下皮肤颜色的变化,隐喻了人性多面性与适应环境的本能。在探究主题思想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主人公的心理变化和行为选择,以及这些变化背后所反映的社会现实和人性弱点。学生运用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变色龙的行为并非出于自主意识,而是在外界压力和社会预期下的无奈之举。小说对人物内心世界进行深入剖析,有助于学生理解小说所要传达的关于个体与社会、自由与约束等深层内涵。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语文素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深刻共情力。

四、欣赏艺术手法,体验人物美学价值

艺术手法是指作者在创作过程中所采用的技巧与方法,包括但不局限于语言运用、叙事结构、象征手法等,是作家塑造人物、表达主题的重要工具,而人物美学价值则体现了文学作品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追求

[3]

如人教版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中,鲁迅先生在《孔乙己》运用了丰富艺术手法,如细腻的心理描写、生动的语言特色以及深刻的社会背景描绘,使得孔乙己这一形象跃然纸上。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注意艺术手法的使用,从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命运悲剧。同时,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让学生思考孔乙己的形象是如何一步步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比如,通过分析孔乙己第一次出场时的细节描写,学生可以感受到他的孤独与落魄;通过分析其言行举止,可以揭示其内心的自尊与自卑。进一步地,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对孔乙己进行深入分析,如从历史背景来看他的象征意义,从文学技巧来探讨鲁迅的创作手法,从心理学角度来解读孔乙己的行为动机。展开多维度分析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全面理解人物形象,还可以激发其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考,使学生不仅能够体验到人物的美学价值,还能够在更深层次上理解作品主题及其社会意义。

结论:综上所述,小说作为反映生活的巨著,不仅丰富世界文学的宝库,还为塑造初中生语文素养提供坚实基础。为培养初中生的终身学习观,教育者应当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教学方法,通过细致引导和教学,让初中生学会对小说人物进行鉴赏,提高其教学效果,使初中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语文熏陶,形成持久的语文思维,进而构建起终身受益的语文意识。

参考文献:

[1]朱彩月.浅谈初中语文小说人物鉴赏教学——以《我的叔叔于勒》为例[J].语文世界,2024,(08):36-37.

[2]黄丽萍.初中语文小说人物形象的教学策略研究[J].名师在线,2024,(05):29-31.

[3]李照婷.“审美创造”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现当代小说教学研究[D].洛阳师范学院,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