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探讨

刘毅

南京技师学院 江苏南京 210023

摘要: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工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已经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对于培养具有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要意义。而技工院校作为培养相关人才的重要场所,应当积极探索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模式和方法,以适应行业的需求。基于此,本文章对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策略

引言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因此培养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专业人才成为了技工院校的重要任务。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并融入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教师应积极创新教学方法,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一、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

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具备良好机电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培养学生掌握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包括机械、电气、自动控制等方面的知识,了解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原理和工作流程。培养学生具备独立操作和维护机电一体化设备的能力,掌握机电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和故障排除等技能,能够进行常规维护和紧急修理工作。培养学生具备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和优化的能力,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系统的改进和升级,提高机电一体化系统的性能和效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能够与其他专业人员合作,共同完成机电一体化项目的设计、实施和维护工作。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具备较强的工作责任感和职业操守,能够适应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工作环境和要求。

二、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不合理

机电一体化领域广阔涉及到机械、电子、自动控制等多个学科领域,然而部分院校的课程设计过于狭隘,注重某一方面的知识忽略其它学科内容,这导致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机电一体化的整体了解不足,无法全面把握这个学科的核心概念和关键技术。由于机电一体化的快速发展和应用领域的多样性,课程内容与实际需求脱节,没有及时更新课程,无法适应新兴技术和行业的变化,导致学生在毕业后无法满足市场的真正需求。部分院校的课程设置缺乏专业性和职业导向意识,注重基础理论知识的传授,缺乏实际应用和实操能力的培养。这使得学生容易陷入理论泛滥、实践薄弱的境地,无法真正掌握机电一体化的核心技术和工程实践能力。

(二)实操能力培养不足

技工院校的实训条件薄弱,无法提供足够符合实际需求的实训环境和设备,这导致学生无法进行真实场景下的操作实践,只能停留在理论知识的层面,无法快速适应实际工作环境的要求。部分院校过度依赖传统的教室授课和理论模拟实验,缺乏实际操作和实践环节,这使得学生不能真正接触到实际设备和实际项目,无法锻炼和提高自己的实操能力。教师团队缺乏实际工作经验和行业背景,无法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实践指导和经验分享,这使得学生在实操能力培养过程中缺乏有效的引导和指导。

三、技工院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的有效策略

(一)优化课程设置

针对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广泛性,可以结合行业发展趋势和就业需求,及时更新课程内容,确保能够涵盖各个方面的知识点。这意味着课程设置需要更加全面、综合,不仅包括机械、电子等基础知识,还应涵盖自动控制、人机工程等相关领域的最新技术和应用。通过优化课程设置,可以使学生获得更广泛的专业知识,从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适应能力。在优化课程设置方面还应该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兴趣发展,设立选修课或特色课程,让学生根据自身兴趣和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发展方向的课程。引入企业实践项目或与企业合作开展相关课程,搭建学生与行业对接的平台,通过与企业合作,生可以接触到真实的工程项目,学习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提升实训条件

院校可以增加对实训设备的投资,购置先进且符合行业标准的设备。这样可以确保学生能够接触到最新的工业自动化设备和系统,更好地理解其原理和运作方式。优质的实训设备也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操作场景和实践机会,帮助他们培养实际操作的能力。合理规划和利用实训场地,确保实训场地的安全、完善和符合实际工作现场的特点。通过模拟真实工作环境,学生可以更好地适应工程项目的要求,掌握在实际工作中所需的技术和技能。为了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院校可以制定相关实习政策,与企业建立实习基地或实践基地合作,让学生能够在实际项目中锻炼自己的能力。通过加大对实训设备和场地的投入,与企业建立合作关系,提供更多机会给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优质、真实的实践环境,帮助他们培养实际操作和实践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教学方法

传统的教室讲授和理论模拟实验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需要,应引入实验教学和工程实训等方式。通过设置实验课程和实际操作环节,可以让学生亲自动手,参与到实践中,培养他们的实操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利用实验室设备进行实际操作,模拟真实场景以及工业自动化系统的运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并将其应用到实际操作中去。通过引入实际案例,学生可以学习并解决真实世界中的问题,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实际项目相关的课程设计,也能够让学生直接接触到行业需求和实际工程,提高他们的工程实践能力和工作适应能力。积极开展行业参观和交流活动,让学生走出校园,亲身感受行业发展动态和实际工作环境。由于机电一体化领域的快速发展,教学内容需要及时更新。教师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更新教材和课程设计,以适应行业的发展需求。

(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院校可以增加对老师的培训和进修机会。通过参加行业研讨会、学术交流等活动,教师可以不断了解和学习最新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和应用。可以安排专门的培训课程,提供专业知识和实操技能方面的培养,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授相关知识。院校可以与企业进行合作,让教师参与到真实的工程项目中去,锻炼他们的实操经验和工程实践能力。这有助于提高教师对机电一体化行业的了解和把握,使他们更能贴近实际、指导学生更好地应用知识。通过建立学术交流平台,为教师提供和同行交流的机会。这样可以促进教师之间的互相学习和分享,提高整个师资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工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机电一体化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重要特征和发展趋势。技工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工人和高级技能人才的重要阵地,机电一体化教学的开展对于满足现代工业对人才需求、提升学生就业能力具有重要意义。为了解决存在的问题应提供更多的实践教学资源,并及时更新教学大纲和教材。只有不断改进和完善机电一体化教学模式,才能更好地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人才。

参考文献

[1]李思思.信息化技术视域下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改革刍议[C]//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2教育教学与管理(高等教育论坛)论文集.长治技师学院;,2022:2.

[2]薄壹鸣.机电一体化课程的教学策略分析[J].电子技术,2022,51(12):160-161.

[3]刘荣元.机电一体化技术与系统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造纸装备及材料,2022,51(12):233-235.

[4]杨宇平.虚拟仿真技术在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22,24(01):99-100.

[5]王宏辉.技工院校机电专业“一体化”教学中典型工作任务的选取与应用[J].中国培训,2020,(11):63-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