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3

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疗效观察

杨辉

北京京北医院100192

【摘要】目的 观察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65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药常规的基础上加用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治疗,疗程为8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

【关键词】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气阴两虚;消渴病;疗效

消渴病是内分泌系统常见病、多发病之一,严重危害人类健康。据国际糖尿病联盟(IDF)统计,2021年全球约有5.37亿糖尿病患者,到2045年这一数字预计将增至7.83亿。中国作为糖尿病大国,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疾病负担日益加重。消渴病以血糖升高为主要标志,可引起多系统、多器官的慢性损害,导致视力下降、肾功能不全、心脑血管并发症等,严重影响患者生存质量。中医学将消渴病归属于"消渴"范畴,认为其病位在肺、脾、胃、肾,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内生。气阴两虚型为消渴病的常见证型,临床以口渴、多饮、多尿、乏力、消瘦等为主要表现。针对该证型,临床多从养阴清热、益气生津论治,取得了一定疗效。

玉液汤出自清代张锡纯所著《医学衷中参西录》,由黄芪、葛根、山药、知母、天花粉、鸡内金、五味子等组成,具有养阴生津、益气清热之功效,适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白虎加人参汤出自《伤寒论》,用于治疗阳明热盛,气阴两伤,具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之功效,《金匮要略》言:“渴欲饮水,口干舌燥者,白虎加人参汤主之”。既往研究表明,玉液汤对消渴病有良好的临床疗效,白虎加人参汤可提高降糖的效果。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65例,旨在进一步评价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该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提供更高质量的循证医学证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2年1月-2022年12月我院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65例。诊断标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拟定,具体如下:①症见口干喜饮、多尿、乏力、食少纳呆、五心烦热、脉细数等;②舌质红或淡红,苔少或花剥,脉细数或细弱;③空腹血糖(FPG)≥7.0mmol/L,或餐后2小时血糖(2hPG)≥11.1mmol/L,或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同时需符合以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气阴两虚型消渴病诊断标准;②年龄35-75岁,性别不限;③病程≥3个月;④自愿参与本研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①合并急性并发症或其他严重原发性疾病,如急性感染、严重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等;②血糖异常,但通过饮食运动等方法,血糖水平降至诊断标准之下;③对试验药物过敏或有严重不良反应史者;④依从性差,难以配合研究者完成观察周期;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精神病患者。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2例。治疗组中男性18例,女性15例;年龄39-72岁,平均(54.36±10.27)岁;病程3-22年,平均(6.85±3.42)年;体质指数(BMI)为18.9-31.4kg/m²,平均(24.72±3.08)kg/m²。对照组中男性17例,女性15例;年龄41-74岁,平均(55.91±9.83)岁;病程3-20年,平均(7.26±3.19)年;BMI为19.2-30.7kg/m²,平均(25.15±2.96)kg/m²。

两组性别构成比较采用χ²检验,年龄、病程、BMI等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本研究方案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批件号:2021-IEC-135),所有受试者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研究过程中严格遵循赫尔辛基宣言,尊重受试者的知情权,充分保障其安全及权益。

1.2方法

对照组为西医的常规治疗,治疗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药用:黄芪30g、葛根15g、知母15g、生石膏30g、鸡内金10g、五味子10g、天花粉15g、山药片15g、人参10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用,早晚各1次。如有肝气郁结,加柴胡10g,如有大便干结,加生大黄6g。两组疗程均为8周。治疗期间嘱患者合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定期复诊。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变化情况。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疗效标准。显效:各项主要症状消失或显著改善,FPG、2hPG接近正常。有效:各项主要症状明显改善,FPG、2hPG较前明显下降。无效:各项指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FPG、2hPG、HbA1c比较

两组治疗前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8周治疗后,两组上述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案均可有效控制血糖。进一步比较发现,治疗组的FPG、2hPG、HbA1c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两组治疗前后FPG、2hPG、HbA1c比较(x±s)

组别

时间

FPG(mmol/L)

2hPG(mmol/L)

HbA1c(%)

治疗组

(n=33例)

治疗前

10.85±2.19

15.43±3.61

8.92±1.85

治疗后

6.27±1.02*#

8.35±1.47*#

6.51±0.94*#

对照组

(n=32例)

治疗前

10.62±2.33

15.19±3.72

8.76±1.92

治疗后

7.58±1.35*

10.49±2.08*

7.42±1.23*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2.2临床疗效对比

治疗组显效19例(57.58%),有效12例(36.36%),无效2例(6.06%),总有效率为93.94%。对照组显效13例(40.63%),有效12例(37.50%),无效7例(21.88%),总有效率为78.13%。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4.356,P<0.05)。见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n=33例)

19(57.58)

12(36.36)

2(6.06)

31(93.94)

对照组

(n=32例)

13(40.63)

12(37.50)

7(21.88)

25(78.13)

X2

4.356

P值

<0.05

3 讨论

消渴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因素所致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以及靶组织细胞对胰岛素敏感性降低,从而引起以血糖升高为主的一系列代谢紊乱综合征。中医学认为,消渴病发生与禀赋不足、饮食失调、情志内伤等因素有关,病位在肺、脾、胃、肾。其病机为阴津亏耗,燥热内生。气阴两虚型为消渴病的常见证型,以口渴、多饮、多尿、乏力、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张锡纯在《医学衷中参西录》中指出“消渴一证,多由于元气不升,此方升元气以止渴者也。方中黄芪为主,得葛根能升元气。而又佐以山药、知母、花粉以大滋真阴,使之阳升而阴应,自有云行雨施之妙。用内金者,因此证尿中含有糖质,用之以助脾胃强健,化饮食中糖质为津液也。用五味者,取其酸收之性,大能封固肾关,不使水饮急于下趋也。”适用于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白虎加人参汤出自张仲景的《伤寒论》,具有生津止渴、清热润燥的功效,生石膏清肺胃之热,具有滋养肺阴、清阳明之内热的功效。知母上清肺热而泻火,下润肾燥以滋阴,契合T2DM的病机。白虎加人参汤中的粳米较粘稠,因口感不佳不易被患者接受,故用山药代替[13]。方中多味药材具有养阴生津、益气清热之功,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自觉症状。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黄芪含有丰富的多糖,促进胰岛β细胞增殖,修复受损胰岛组织,调节胰岛素分泌,增加周围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从而降低血糖;山药中的山药多糖、山药皂苷、氨基酸等诸多有效成分对糖尿病都具有良的降糖作用。鸡内金中的多糖物质能够降低血糖浓度,减轻胰岛负担,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降低血糖水平。人参具有促进葡萄糖分解、抑制糖原异常增生的作用,知母具有降低高血糖的作用,两者合用可提高降糖疗效。

此外,气阴两虚型消渴病患者由于体内阴津亏耗,血液黏稠度增高,微循环障碍,组织器官供血不足,容易导致氧化应激反应,进一步加重胰岛细胞损伤。有研究显示,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可通过提高机体抗氧化能力,清除过多自由基,减轻氧化应激反应,促胰岛素分泌、修复胰岛组织、抑制葡萄糖吸收,从而起到保护胰岛细胞的作用。这可能是其降糖、改善预后的另一重要机制。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FPG、2hPG、HbA1c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94%,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表明玉液汤合白虎加人参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血糖水平,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补益气阴、清热生津、调节血糖代谢等有关,具体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综上所述,中西医结合治疗消渴病正成为一种趋势。西医治疗偏重于降糖,而中医则着眼于整体,强调辨证论治。将二者优势互补,可收协同增效之功。已有研究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消渴病可取得更为满意的临床疗效,不仅有助于改善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还可提高生存质量,减轻医疗负担。因此,在现代医学模式下,应加强中西医结合的研究力度,促进两者优势互补,更好地造福于广大消渴病患者。

参考文献:

[1] 姜淇梽.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2(5):3.

[2] 刘啊珠.探讨玉液汤加减联合消渴丸治疗2型糖尿病气阴两虚证的临床效果[J].北方药学, 2023, 20(6):8-10.

[3] 刘素娜.参芪地黄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兼血瘀型糖尿病的效果及对血糖指标影响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 2021, 024(021):69-72.

[4] 李寒冰.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2(5):4.

[5] 崔杰.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探讨[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医药卫生, 2021(7):2.

[6] 石春香,翁金生.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疗效[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 14(27):3.

[7] 陈芳苏卫.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痹病临床疗效观察[J].东方药膳, 2021, 000(002):192.

[8] 刘梦宇.玉液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消渴病的临床效果[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 2021, 032(002):214-215.

[9] 刘红丽.消渴汤加减治疗阴阳两虚型消渴病的效果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1(4):350-350.

[10] 周锦良,张志忠.炙甘草汤加减对气阴两虚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与心肌损伤的影响[J].大医生 2021年6卷21期, 87-90页, 2022.

[12].徐成高.白虎加人参汤对2型糖尿病胰岛素的增效作用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24,2(059):140-142.

[13]廖思,刘雪梅,赵恒侠,等. 白虎加人参汤对2型糖尿病患者氧化应激水平与血清脂联素的影响[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0,37(7):1229-1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