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

张敏

大悟县人民医院,湖北大悟432800

摘要目的探讨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以常规护理为对照组,心脏康复护理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上述各项指标均比对照组好,P<0.05。结论心脏康复护理用于心梗介入治疗临床护理效果确切,有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关键词】心脏康复护理;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效果

心肌梗死是一种以心肌梗死为特征的疾病,其发病的原因是由于心脏细胞的血液供应不足,导致了细胞的病变或者是坏死,从而严重地影响了患者的心脏功能。许多患者会突然发作,伴有非常显著的心前区痛。有些患者会因为病情进展太快而有生命危险[1]。心肌梗死后可能会表现为心慌、胸闷,有些患者会表现为左肢体、左肩、牙齿等处会有强烈的辐射痛感。冠脉介入治疗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心梗治疗方法。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会因为体质、手术创伤等原因而产生一些心理方面的问题,而消极的情绪对患者的手术后的康复也是不利的。所以,在给予心肌梗死的介入治疗的同时,也要结合相应的护理方式,使患者的不良情绪得到缓解。过去使用的传统的护理方式,尽管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但并没有很好地解决患者的负面情绪,因此,护理工作并没有取得理想的结果。心脏康复护理是一种全新的护理方式,它以患者为核心,有利于减少患者的负面情绪,使患者树立起良好的心理状态,提高康复锻炼的积极性。本研究探析了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纳入80例心梗介入治疗患者,结合护理方案差异进行分组。其中观察组男29例,女11例;年龄45-76(59.56±2.27)岁。对照组男28例,女12例;年龄43-75(59.56±2.55)岁。两组资料可比性高,P>0.05。入选条件:(1)通过病理确诊,并达到对心梗的临床界定;(2)满足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的适应证;(3)知情同意本次研究。

纳入条件:(1)有生命危险;(2)有恶性肿瘤;(3)患有精神病;(4)信息不完整;(5)无法配合。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采取心脏康复护理。(1)个性化评价:在手术结束后,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检查,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严密的检查,同时对患者的各种重要生理参数进行监测,同时对患者的身体状况进行全面的评价,并根据以往的护理实践,制订出相应的护理方案。(2)创造一个优良的护理氛围:对患者使用的被褥用品,要及时进行消毒和清洁,并且要进行常规的巡视,及时掌握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的真实需要,创造温馨病房,减少身体和心理上的不适。(3)心理护理。患者一般都容易焦虑、抑郁、紧张,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治疗热情,因此,护士要结合患者的具体状况,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让患者能够畅所欲言地表达自己的担忧和焦虑,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宣泄自己的消极情绪,同时,护士可以利用注意力的分散来缓解他们的紧张,为他们解释病因、症状和治疗等方面的问题,消除他们的疑惑,让他们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念,让他们积极地接受治疗,面对病情。(4)健康教育:告诫患者要戒烟、戒酒,生活中要多喝水,少食多餐,要注意饮食的均衡,要以低盐、低糖、低脂等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品为主。保持良好的情绪,日常多做冥想和呼吸放松训练。同时要做好保暖工作,要保持规律的睡眠。(5)康复训练护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的进行康复运动,逐渐加大患者的活动量,促进患者的恢复。①第1期:术后8 h进行舒适的体位护理,腰部下方放置一块柔软的枕头,以减少压迫感,在术后12 h对患者的病情进行检查,并引导患者在合适的情况下慢慢下床,每一次的运动不能少于10分钟,一天不能少于3次。②第2期:手术三天后,患者要学会在室外开阔的地方走动,最多500-800米,一天最多3次。③第3期:手术后1个月内可以进行适当的室外活动,可以走路,可以骑车,可以打太极拳,但是一次要控制在30分钟以内,一天5-7次,同时要做好防护措施,避免出现意外。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SPSS23.0软件统计进行了 x2、t检验,P<0.05则差异有意义。

2结果

2.1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

观察组的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如表1.

表1护理前后焦虑SAS评分和抑郁SDS评分比较(x±s,分)

组别

时间

SAS

SDS

观察组

护理前

64.56±6.81

60.37±6.36

护理后

33.12±1.45

38.21±1.56

对照组

护理前

64.91±6.41

60.13±6.25

护理后

42.56±3.12

45.57±4.56

2.2满意度

观察组的指标更高(P<0.05)。

表2两组满意度比较

组别(n)

满意

比较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40)

16

16

8

32(80.00)

观察组(40)

26

14

0

40(100.00)

X2

6.806

P

0.009

3讨论

心梗发作迅速,若不及时救治,会危及生命,甚至危及生命。很多患者在发病后会有很大的精神压力,心理负担大。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是目前临床上广泛采用的一种新型的心梗干预手段,它能使阻塞的心脏血管得到有效的改善[2]。但经手术干预的心肌梗死患者,在治疗结束后,由于对自身病情不了解,加上术后未愈和对疾病的恐惧感,会产生一定的精神压力,从而影响患者的康复。基于此,心肌梗死患者行介入手术后,应给予良好的护理。传统的护理措施缺乏对患者的精神状态的重视,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干预[3]

心梗患者由于病情突然发作,常常没有足够的精神准备,再配合着强烈的疼痛,加上各种医疗设备和药品的应用,会出现恐惧、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4]。心梗后,不良的精神情绪状态与疾病进展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且极易产生一种恶性循环。经科学、高效的心脏康复护理,可使患者的冠脉侧枝循环得以建立,动脉粥样硬化的严重程度得以减轻,延缓了冠脉病变的发展,防止了病情的发展;同时,心脏康复护理还能解决心肌氧供应不足的问题,增加冠脉血流,使心脏病患者的心血管工作效率显著提高,并显著降低了不良的心血管反应[5]。在进行心脏康复护理的过程中,患者的焦虑、抑郁等情绪都会被很好地释放出来,与治疗前相比,他们的心理状态明显好转,而且在整个治疗过程中,较好的情绪状态为他们后续的治疗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也是巩固了他们的效果[6]。本次研究显示观察组不良心理状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这表明,通过心理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程度得到改善,使患者的精神状况不断地朝着正面方向转变,这对于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都有好处。

总之,在心肌梗死介入治疗下,进行心脏康复的护理,可以使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得到很好的缓解,有利于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应用。

参考文献:

[1]辛风娜, 管丽.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 心理月刊, 2021, 16 (13): 147-148.

[2]韩培培.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效果[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21, 36 (04): 7-9.

[3]王桂丽.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医学食疗与健康, 2020, 18 (16): 4+7.

[4]徐琴, 石国平, 吴张平, 郭江宏, 马根山.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急诊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作用探析[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9, 7 (32): 141-142.

[5]荆晓霞, 杨爽, 于芳芳, 徐芳.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9, 13 (18): 115-116.

[6]赵玲. 心脏康复护理对心梗介入治疗后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J]. 名医, 2019, (06): 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