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堂转型中实现学科思维的提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8
/ 2

在课堂转型中实现学科思维的提升

盛寒娟

金华第八中学  浙江省金华市  321016

内容摘要语文学科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发展和提升语文学科思维的时候,要兼顾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侧重于逻辑思维的培养,而非智力因素则侧重于道德情感的熏陶。逻辑思维、道德情感,构成了语文的学科思维。

【关键词】学科思维  工具性  人文性  逻辑性  道德情感

怎样才能学好语文这个问题不仅困扰着学生,也同样困扰着老师。杭州师范大学张华教授的视频讲座《基于学科思维的高中课堂教学转型》之后,我明白了学科思维才是学好每一门学科的钥匙,而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才是身为人师职责。

一、什么是学科思维?

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认为在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的适应性观念,这些观念形成了学科的深层结构。这里的观念应该就是指学科思维。关于学科思维这个概念,张华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学科思维是人面临真实的学科问题和日常生活问题时能够以学科专家的方式去思考。的确,专业的问题要用专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否则就会徒劳无功。

学科思维,关键在于“学科”两字。每门学科都其自身的学科特质和学科原理,因而也就他们自身独特的思维方式,在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是教师教学的关键。

二、为什么要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对一门学科而言,没有什么比其思维方式更核心的了。对学科教学而言,没有什么比尽可能早地提供机会,让儿童学习其思维方式更重要的了。这些思维方式包括: 学科连接的形式,与学科相伴而生的态度、希望、玩笑与挫折。”布鲁纳在他的《教育理论探讨》一书中如是说到。布鲁纳的这番理论就是强调了一点:学科思维很重要。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侧重知识的传授,却忽视了学科思维的培养,导致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出现一些让人琢磨不透的问题。

(一)广积粮必能称王

朱升在朱元璋向他征求平定天下的战略方针时说: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此处“广积粮”意为储备充足的粮草,语文学习同样也需要“广积粮”。如果说语文是一颗树苗的话,那么阅读就是滋养它长成参天大树的那片土壤。是不是就是说在语文学习的过程中只要广泛阅读就能获得好成绩了呢?其实这两者之间并不能成正比。阅读是语文取得理想成绩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阅读与成绩之间出现断层因为我们的学生还不会将储备在大脑中的知识,灵活地借助思维的能力进行创造性的调配、组织和运用,输入和输出还没有产生关联。

(二)语文成绩如过山之车

相比其他学科而言,语文学科的考试成绩是最不稳定的。忽高忽低,跟过山车一样,这让学生很苦恼,也让老师很困惑。

都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给了,成效时好时差,可见不是传授了方法就可以的。学生也许只是方法的接收器,并不懂得灵活运用。教师在传授学生方法的时候,还应该注重学科思维的培养,专业的问题一定要用专业的思维去匹配。

(三)教师教学思维固化,学生学习思维僵化

帮助学生取得一个好成绩是教师的职责。为了应付考试,老师都会认真去研究各地历年的高考题型,用于指导平时的教学,备课教学都会渗透着考试的气息考什么,课堂就什么。一个原本应当千姿百态、充满灵气与智慧的课堂,成了一潭“吹不起半点涟漪”的死水,而学生受此课堂环境的影响,思维翅膀被折断了。

三、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

语文是一门集工具性与人文性为一体的学科。工具性,表明它有很强的逻辑特点人文性,表明它包含很强的道德因素和情感因素而这些非智力因素,是培养语文学科思维的关键所在。那在语文课堂上要如何去培养学生的语文学科思维呢?

(一)语文学科逻辑思维的培养

逻辑思维是一种确定的、有条理有根据的思维,它是抽象的、理性的。正是语文学科思维的这一种特性,让它成为一门工具性的学科

1. 上下相联有逻辑

任何一篇文章都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欣赏解读文本,联系上下文是关键。这其实就是一个逻辑思维的过程。

近年来,语境补写题命题专家的香饽饽。做这种类型的题目,要根据空格前后的文本信息进行推导。不仅要从微观上去分析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还要从宏观上去把握它的语境特点。讲究的是严丝合缝的逻辑思维,使用的是联系的方法,遵循的是语境的意识。

2.发现矛盾,勇于质疑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要鼓励学生发现矛盾,勇于质疑,不仅质疑老师,还要质疑教材,做到不唯师不唯文。在质疑的过程中,去推动自己思维的发展,完善思维的严密性。我还是要以黄永玉先生沈从文《<边城>节选》刻的一幅版画(见下图)为例。学生看到这幅版画,肯定疑窦顿生傩送怎么这么猥琐?鱼怎么这么可怕?画与文,与自己的认知产生了强烈的冲击,从而钻研文本,探查佐证。不管是去证明黄老的合题,还是证明黄老的不合题,这个追根溯源的过程,就是一个逻辑训练的过程。不容置疑,维的逻辑性就是在这样的潜移默化中慢慢地成熟发展起来的。

https://timgsa.baidu.com/timg?image&quality=80&size=b9999_10000&sec=1601808201442&di=4e1dc3bcce8b33301f3a2f71647b9132&imgtype=0&src=http%3A%2F%2Fn.sinaimg.cn%2Fspider20191225%2F314%2Fw1080h834%2F20191225%2F45ee-imfiehq0815468.jpg(黄永玉为《边城》刻的版画)

3.列提纲促逻辑

作文,应该养成列提纲的习惯。有了提纲,“若网在纲”,文章就能“有条而不紊”。列提纲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明确:作文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又写什么……这其实就是在安排文章的行文思路。安排思路就要考虑上下文的内在关联和前后相继问题,要去分析,要去概括,这个过程需要逻辑思维的积极参与。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特点,注定要求学生的思维要有严密的逻辑性。

(二)语文学科思维人文性

于漪老师认为:人文精神的内涵应该包括知、情、意等方面,主要指人格、情感、意志、性格、心里品质等。对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就是对学生道德情感的培养。学生是否拥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对真善美、假恶丑是否有准确的认知,都直接影响着语文的学科思维。

1.在推敲之中彰显人文性

“推敲”这个典故出自唐代诗人贾岛。据何光远 《鉴戒录·贾忤旨》记载:“﹝ 贾岛 ﹞忽一日於驴上吟得:‘鸟宿池中树,僧敲月下门。’初欲著‘推’字,或欲著‘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作‘推’字手势,又作‘敲’字手势。”贾岛为何对此举棋不定呢?朱光潜先生推测:“推”固然显得鲁莽一点,“敲”就显得他拘礼些,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也似乎频添了搅扰。

从朱先生的这番话中可知,文字与情感之间的联系是相当密切的,用字不同,情感也不同。贾岛的这番“推敲”行为就是他个人世界观、价值观的外现,也是作为一个有修养的诗人真善美品质的体现。

贾岛“推敲”这一举动,推敲在门上,也推敲在学生的心里。

2.在文字的画面中感受美与力

语文学科就是一门让人在文字中感受美与力的学科。

《荷塘月色》中描绘的“月色下的荷塘”“荷塘上的月色”,《故都的秋》中的“清晨小院”“槐树落蕊”《一个消逝了的山村》中的“村女牧羊图” 都给人以静谧唯美的享受,在那个动荡不安、炮火纷飞的年代里,是弥足珍贵的存在,这巨大的反差,任谁都会对战争产生深深的厌恶。“珍爱和平,远离战争”的思想自然慢慢地一丝一丝地悄没声息地驻进了他们的心里。

语文课堂就是一场春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语文老师应该以文字为抓手,以文章为载体,让学生感受文字的力量,接受文学的洗礼,树立起崇高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不断地去完善自己的人格,做一个真善美的传承者,助推自己生命的高度。这就是语文人文性的价值所在,也是语文学科思维的内涵所在。

也许有人会问:这不就是语文课的教学内容吗?怎就成了学科思维的培养了呢?学科思维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它的发展与提升,应该了无痕迹地融合在学科内容的教学过程中的。

学科思维就是解决学科问题的方式方法,但又不等同于简单的方法,它是比方法更高的存在,说是学科精髓也不为过。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科思维,这种意识应该像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悬在我们的头顶,让它时刻提醒我们的课堂教学。

参考书目:

1.布鲁纳 《教育理论探讨》

2.朱光潜 《咬文嚼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