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分析

李敏

(新宾满族自治县水利勘测设计院)110000

摘要:本研究对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进行了深入分析。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研究首先概述了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现状和基本原则,然后详细探讨了其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实践,包括生态护岸设计、生态修复技术、水生态系统构建等方面。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有助于提升河道生态功能,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河道建设提供了更加生态、环保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河道建设;生态;水利工程;设计

引言:河道作为自然界重要的水流通道,承载着水体循环、生态平衡等多重功能。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增加,河道生态系统面临着严重的破坏和威胁。为了保护河道生态,促进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变得尤为重要。本研究旨在分析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实践,以期为河道生态保护和恢复提供有益参考[1]

一、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现状

河道的建造和设计是一件非常繁琐的工作,要想让项目实施成功,就必须在施工前对工程的规划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既要保证工程的系统性,又要保护好生态环境。但是,大多数的工程师对这一点都没有给予足够的关注,缺少科学性和系统性,不但没有科学的管理经验,而且在实际操作和管理上也略显不足,这就造成了最后的规划有许多不合理之处。水利工程的设计思想在运用之初就已经收到了很好的成效,不但可以对河流的设计和处理进行科学的规划,还可以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增强河流的生态效益,使河道工程的正常运营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水利工程的设计思想中,河道的功能设计是非常重要的,要将生态设计思想贯穿于其中,使之始终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持续稳定。一套科学完备的管理制度,可以使有关部门的工作人员更好地分析问题,面对管理中出现的问题时,有了依据。在我国众多的小流域内,面对特定的生态工程设计问题,设计者往往会采取不同的方案,从而无法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影响了项目的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设计环节上,不健全的管理制度往往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从而影响到河流工程的进度。受许多传统思想和传统因素的影响,多数设计者对河道建筑的设计认识不足,盲目地进行设计。对河流工程进行规划和调查,可以使设计者更好地掌握河流周边环境的真实状况,并对各流域的地理信息进行分析。如果对此认识不足,造成工程设计不当,将对滑坡、流沙等地质灾害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在进行河流规划时,应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以保证其合理的设计方案,从而极大地提高工程的质量。目前,我国城镇供水面临着一个严峻的环境问题。我国河流的源头人口稀少,但由于其流经地域广阔,污染状况会蔓延至多个水源以及河流,此外,每日还会向河流中排放大量的生产及生活废水,对河流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当前,国内在河道工程治理方面,进行了较深层次的研究和规划,为开展生态水利工作提供了诸多保证[2]

二、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原则

作为城镇化水利系统中不可缺少的一环,河道建设肩负着调控和配置水资源的重任。在实际的河道建设过程中,若不能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势必会影响到居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的便捷。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实质上就是要为人民提供更好、更高效率的用水服务,所以,设计者在进行设计和规划时,必须将服务性原则认真地考虑进去,这是人民生活品质的可靠保障。在进行河道工程设计时,应兼顾区域生态多样性和可持续发展。比如,地理环境等等。每种河流中都有大量的生物,并为其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有助于各种生物维护生态环境,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和平衡。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始终强调“绿水青山胜过金山银山”,虽然经济发展很重要,但是也不能只看到经济的增长,更要注意到这一点。因地制宜原则是一种对生态设计保护的观念,它的基本原理是将生态环境视为一个人与自然之间的有机整体,摒弃人类在水利工程中侵占自然﹑对流域进行控制的老思路和老特色,全面考虑到整个生态自然界中所有的生物,每一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有着特殊的角色,要进行合理的设计,这样才能从水利建设的观点出发,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在坚持“因地制宜”的基础上,既要保持河流原有的资源和面貌,又要认识到“以水为本”的基本国情[3]

三、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应用策略

(一) 增加水生动物种群

近几年来,虽然国家经济持续增长,但却忽视了对生态资源的保护,造成了严重的生态破坏。比如,在修建运河的时候,生物链就会被破坏。为提高工作合格率和工作质量,在实施生态水利工程时,设计者对整个流域进行了全面的分析。生态水利工程不仅实现了对河流的保护,而且还对原有的流域生物群进行了规划和保护,加强了对流域珍稀物种的统计,既保护了这些生物,又为它们创造了更好的生活条件,提高物种的繁殖速度和多样性。在进行生态水利建设的过程中,河流的生态平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在规划流域范围内增加水生动物种群也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方法。比如在河道中放养鱼类和其他生物,同时还可以培养出一些干净的微生物,这样能改善河流的水质,杀死一些浮游生物,确保河流的生态平衡。但在添加水生植物的同时,也不能打破生物链,否则生物斑点就像腐烂了一样,生态平衡就会失去平衡。在进行河道生态运用设计时,设计者可将其发挥到最大限度,使其本身的环境生态得到改善,同时也能有效地治理水体中的有害因子,从而使生态水利工程在河道构建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4]

(二)提升环境保护

在建造河道的时候,不仅仅是为了治理环境污染,同时也是为了防止洪水。如果遇上暴雨,水位上升,极有可能引发河流洪灾。在满足防洪功能的基础上,也要注意河道建设的面貌,河道的建设可以极大地提升城市的美感,在城镇化进程中,河道建设是城市城市化建设必不可少的一环,所以,在进行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时,可以根据当地的地形条件,适当地栽种一些花草树木,提升整体的美感。在花卉和树木的种植中,种类繁多,在种植时必须根据当地的情况和地理环境来选择合适的品种,既可以强化生态建设,又可以绿化和保护河流的水土资源。另外,在种植过程中,要做到科学种植,不要盲目的追求大面积和美观的搭配,要将功能放在第一位,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种植的质量,持续地提高水资源的重复利用,保证河道的建设和城镇化。

(三) 构建水生态系统

在生态水利工程中,必须建立起生态水网,以保护和管理水资源为目标,对生态环境的建设和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管网构建过程中,应重视流域水文因素、供水区来源解析、水资源配置、污染源调查方法和治理方法、水质评估等。通过建立生态水网,可以更好地实现和建设现代水网工程,提高河流流域的水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对国家来说,生态建设是非常重要的,在生态网络中,只有合理配置各种类型的水资源,才能有效地改善河流的生态环境。与此同时,在进行河道生态系统的设计和规划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详尽、全面地分析自然地理和人文,在掌握和保证自然生态景观的前提下,开展水利工程的施工和改建设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种新的思路,即构建生态水系网络,既可以强化生态环境,又可以提升生态水利建设的质量。

结语

通过对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可以看到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保护河道生态、促进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在河道建设中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理念和技术方法,加强与生态保护、水资源管理等相关领域的合作与交流,共同推动河道生态保护和恢复工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建芬. 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分析[J]. 河北农机, 2020, (08): 116+118.

[2]张艳鹤. 河道建设中生态水利工程设计的应用分析[J]. 绿色环保建材, 2019, (11): 239+241.

[3]石炜栋.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河道建设中的应用——以惠州市西枝江连通东江(新开河)河道建设为例[J]. 工程技术研究, 2019, 4 (10): 78-79.

[4]刘派.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在水利建设中的应用分析[J]. 南方农机, 2019, 50 (07): 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