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传统文化赋能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思贤园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3

以传统文化赋能城市口袋公园建设——以上海市浦东新区思贤园为例

耿庆萍

上海市绿化和市容(林业)工程安全质量监督管理站

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中心区用地日趋紧张,建设大型户外活动空间越来越难,而人们对城市公园等户外活动场所的需求却越来越迫切。口袋公园,这一为现代城市“量身定做”的小型开放空间,以其灵活、微小、精致、方便、易达等特点著称,满足了人民群众休憩交往的需求,完善了城市绿地的服务功能。本文以上海市浦东新区口袋公园思贤园为例,探讨以中国传统文化,助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提升城市空间利用价值。

关键词:口袋公园建设;传统文化赋能;精细化养护管理

一、前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当代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加,人们面对着各种工作方式的转变,精神压力也逐渐增大。对于构建能够满足休憩的空间,让人们在空间中得以放松、游憩,显得尤为重要。对城市公园系统而言,随着城市发展进入存量更新阶段,人民群众对居住环境、城市品质的要求越来越高,“推窗见绿、出门见园”成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普遍向往。口袋公园应运而生,它丰富了城市绿化景观,完善了城市服务功能,并随着城市发展规模的扩大,人们对城市空间与景观需求度不断提升,口袋公园地位也逐步提升[1]。近年来,在城市规划建设、更新改造中,不断深入贯彻落实绿色发展、共享发展的理念,加强城市口袋公园建设,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实践。

二、城市口袋公园概念及特点

口袋公园是面向公众开放,规模较小,形状多样,具有一定游憩功能的公园绿化活动场地,面积一般在400至10000平方米之间,类型包括小游园、小微绿地等[2]它常呈斑块状散落或隐藏在城市结构中,直接为当地居民服务,可以提供美化环境、公共交往、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功能。口袋公园的形式可以是公园、广场或者是各类城市建设用地的附属绿地,主要具有规模小、功能多、距离近、空间活、效率高等有别于传统城市公园的特征[3]

三、城市口袋公园建设的必要性

(一)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城市口袋公园在设计时就注重植物特色的打造,形成乔灌草和花镜的植物群落,用植物丰富城市空间,改善城市生态环境。一些城市口袋公园注重生态理念,打造海绵城市项目,采取建设雨水花园、种植耐旱乡土植物、采用透水铺装等海绵城市技术措施,实现雨水的充分吸收、积蓄和利用,达到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

(二)增强人民群众幸福感

城市口袋公园充分利用和优化城市零星开放空间,通过“见缝插绿”增加绿地功能,满足了市民休闲、健身、娱乐的需求,打造家门口可休憩、可交流、可健身的绿色共享“微”空间,带给市民不同的场地体验,将自然生态融入生活,提升市民满意度、感受度和获得感。

(三)提升城市形象品质

口袋公园是城乡公园体系的重要组成,是城市活力街区的重要内容,也是体现城市管理精细化、展现城市软实力的重要窗口。一些精心设计的口袋公园,充分挖掘区域文化资源,融入城市历史,成为文化展示的窗口,形成特色鲜明的街区文化景观。

四、城市口袋公园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设计理念不足,未能彰显特色

部分口袋公园缺乏对本地的传统文化、民俗风情、历史传说等元素的挖掘,未能赋予“口袋公园”最深刻的文化内涵,存在千篇一律、功能缺失等问题,不仅造成审美疲劳,还降低吸引力。部分城市对口袋公园建设的定位不明确,存在修建造型怪异的园林小品、盲目引进外来树种、种植奇花异草等问题,不和谐的造园乱象损害着城市的品质和形象。

(二)满足市民需求不够,缺乏因地制宜

部分口袋公园设施品类单一且品质参差不齐,适老性和儿童友好度有待提升。口袋公园的规划建设作为亮点工程、民心工程、精品工程,纳入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未能充分尊重民意广泛征集市民需求,未能做到因地制宜、大气实用、贴近群众,因此人民城市为人民”的理念未能得到充分体现。

(三)长效机制不健全,养护管理不到位

口袋公园要用得更久,离不开长效维护机制的建立和公众共同参与。部分口袋公园只注重筹划前期建设工作,建成后的维护制度没有明确,陷入了“没人管”的尴尬境地。大多数口袋公园集中在居民区,人流量大,破坏性强,一旦维护不及时、管理不到位,就易出现绿化干枯、设施破损、占道停车等问题,使口袋公园渐渐失去吸引力。

五、思贤园改造提升具体策略

E:\2023年\论文\论文\口袋公园\微信图片_20240130203731.jpg思贤园位于浦东新区杨高中路(桃林路-民生路)北侧绿地,总面积约4790平方米。改造前以防护绿地功能为主,人行道旁的绿地多为包裹式,无法走入,缺乏休憩功能,植物以常见乔灌木为主,植物群落单一,植物配置不佳,景观品质较差,与周边环境不协调。为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给市民提供更多家门口的好去处,因地制宜满足15分钟生活圈,同时与周边沿线绿地风格统一,对该绿地实施升级改造,着力打造景观优美、功能完备的口袋公园(图一)。

图一:总平面图

(一)规划设计理念

1、教育元素提炼,再现历史文化场景

项目背靠进才中学,处于得天独厚的教育文化氛围下,“思贤园”取名源于春秋·孔子《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以儒家的代表孔子和孟子,道家的代表老子和庄子作为文化传承的载体,以四大贤者对应的核心理念作为文化主题,以教育为理念结合景观叙事的手法,弘扬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提升口袋公园的文化氛围,打造浦东首个教育口袋公园。

2、核心理念提炼,形成四大空间序列

以四大家的核心理念作为切入点,把思贤园分为四个空间。第一进空间以儒家学说的创始人孔子为代表,核心理念为“礼”,这个空间用大教育家孔子的思想向市民传达出要尊师重教,行为举止合乎于礼,注重礼节的行为观点;第二进空间以儒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孟子为代表,核心理念为“仁”,向市民传达出要具备明辨是非,善良仁爱的美好品质;第三进空间以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为代表,核心理念为“道”,向市民传达出要学会尊重自然、顺应规律的发展;第四空间以道家学说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庄子为代表,核心理念为“德”,向市民传达出要学会维持心神宁静、遇事沉着、波澜不惊的心态。

3、文化景观结合,融入传统文化内涵

在四个空间,将孔子、孟子、老子和庄子的名言结合地刻和景墙表现出来(图二)。“礼”通过引用“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等孔子的名言结合地刻、景墙表现出来;“仁”通过引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等孟子的名言在景墙和地刻上体现;“道”通过引用“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等老子的名言以及“道”字加强第三空间的文化营造;“德”通过引用“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等庄子德名言以及“德”字加强第四空间的文化营造。通过文化点出各空间的核心主题,并在旁边设置解读核心思想的文字,并链接到相关介绍的二维码,能够温习圣人思想,与贤者来一场时空对话。同时运用景观装置及现代智慧科技与市民产生科普互动,让沉浸式参与深刻领略圣贤文化底蕴和魅力。

E:\2023年\论文\论文\口袋公园\微信图片_20240130203832.jpg图二:文化景观

(二)施工实践技术分析

1、利用地形变化,形成景观序列空间

利用原有场地的地形高差,结合主题文化墙、文化挡墙营造场地文化氛围。利用原有地形变化,在口袋公园内修建一条健身步道,串联起多个休闲空间,跟随着礼、仁、道、德的线索,在四个序列空间中散布着的孔孟老庄的名言,穿行其中,可凝心静气地感受阅读的乐趣和文化的深厚内涵。园内通过植物和景观小品分隔一些休闲空间设置座椅,形成可驻足停留、可休闲漫步的阅读空间,让大家行走间一步一景,可以看出和感受到古代圣贤的文化底蕴和魅力。通过文化课堂的载入,同时兼顾举办一些文化科普活动,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口袋公园。

2、利用特色植物,打造教育场地景观

植物配置以“满园芬芳,书海闻香,以花之名,不负青春”为主题。入口空间,设计以前“榉”后“朴”为植物特色,视线焦点种植郁李、红叶菊花桃、红梅、海棠、紫薇、美人茶等丰富季相,突显教育文化,同时寄语对邻近学校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的含义;在下木将自然式花境与文化景墙相结合,提升场地艺术文化氛围,同时凸显植物科普的教育意义,营造一个学习、活动的场所,为市民和学子们营造出一个自然版的“文化课堂”,让“孔孟老庄”精神在新时代彰E:\2023年\论文\论文\口袋公园\微信图片_20240130203838.jpg显活力(图三)。

图三:教育场地景观

3、利用植物花镜,营造教学情境氛围

利用植物通过空间式的花镜来打造场景景观,营造前“榉”后“朴”教学实践氛围。“礼”空间,以芳香植物为主题,通过百里香、薄荷等铺地芳香植物打底甸状空间,上层辅以鼠尾草;“仁”空间,植物上以观赏草如细叶芒、大布尼狼尾草为主,辅以宿根植物如大叶金光菊、紫娇花等。“礼”和“仁”空间整体色彩采用冷色调,以绿色为基底,蓝紫色为主色,点缀白色和黄色,以芳香传礼,教育如同幽香慢慢浸润人们的心田,营造芳香、雅致、沉稳、有序的空间氛围。“道”空间,以具有造型感的塔型、球型及圆锥型木本植物为主,如塔形的厚皮香、金冠女贞、直立冬青等为竖向结构层,营造入口氛围感,结合宿根植物如蓝霸鼠尾草、松果菊、大叶金光菊形成长效稳定混合花镜;“德”空间,以散本状植物及球形塔型植物为主,结合宿根植物形成长效混合花镜。“道”和“德”空间整体色彩采用暖色调,以橙色和红色为主色调,绿色黄色为基底,点缀少量蓝色系植物,以萱草、菊科作为主线植物,喻美好德行,以花传语,寄予了进才中学人才辈出、桃李满天下的美好希冀。通过条形空间线条感延伸、流畅的曲线墙体勾勒出现代青春的气息,给市民营造出可赏、可学、可用的游园景观。

4、增加科普互动,丰富市民感知体验

通过景观装置及现代智慧科技与人们产生科普互动,让人们在沉浸式景观参与中深刻领略城市的人文底蕴和魅力。在绿地上摆置了刻有四大家的名言科普小品,同时在文化挡墙上设置了可以链接到相关文章的二维码,能够温习教育家们的笔墨。各个角落散落的带有二维码的植物名牌也起到了科普的作用,让市民了解自然界中的花草。口袋公园中还设置了不同等级的标识介绍牌,便于市民感知项目的文化内涵。

(三)精细化养护管理

1、制定个性化养护方案,落实精细化管理

加强对口袋公园设施、绿化植被、环境卫生等实施精细化养护与管理,并对种植苗木、花卉的生长习性、季节变化等制定个性化养护方案,制定土壤、水肥管理措施。如针对花色各异的绣球花,个性化配制品种调色剂,调整土壤的酸碱度以达到理想中的花色效果,提升口袋公园绿化品质。

2、明确养管责任,强化日常监管

建成后的思贤园景观面貌良好、配套设施完善、服务功能丰富,已纳入市口袋公园名录管理。为压紧压实管理单位、养护单位主体责任,在绿地显要位置设置口袋公园铭牌简介,介绍公园特色、四至范围平面图、养护管理单位及联系方式等信息,突出口袋公园的“身份标识”,方便市民对口袋公园日常管理的监督。

3、社会共管共治,提升管理能级

思贤园建成后,引导多方参与,形成共管共治长效管理机制。依托属地街道,与城管、城运、公安、企业、学校等开展共建共管,探索口袋公园园长制、认养制、志愿服务等管理模式,共同推进口袋公园的公共秩序管理和安全保障。通过属地居委组织宣传教育日、社区清洁日,开展市民文明教育,积极引导市民在口袋公园开展步行、健身、休憩等文明游园活动,让居民自发珍爱维护公园秩序。同时组织植物认养活动,鼓励热心市民认养并维护植物,形成共管共治的氛围。

六、结束语

口袋公园以其选址灵活、面积小、离散性分布、不受功能要求限制的特点,成为城市微更新中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居住品质的必然选择。口袋公园作为城市微更新的载体,要着力打造成具有景观赏识、游憩服务、文化展示等功能,并能彰显城市风貌特色的可进入型开放公园绿地。一是主题注重文化链接,找回城市记忆。口袋公园要注重对所在区域内的特定场所文化进行定位,并对文化进行提炼,将其运用在小品、设施、铺装等艺术设计上;同时兼顾人们对当地空间环境使用的生活习惯,在材料、功能、植物的选择上要具有地域性的,从而保护居民生活环境的原真性;设计风格要与周边的城市肌理相吻合,从而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二是功能注重多元重组,提升使用效能。要对周边居民的时间、空间行为模式有充分的调研,对原有场地统筹细分,进行功能上的详细改造,提高利用率,增加实用性;对不同的人群在功能上进行多元化配置,通过复合型功能分区设计实现有限的空间提供多种功能需求。三是施工注重工艺精致,加强精细养护。口袋公园的建设要突出“开放共享理念”,注重施工细节的打磨,严抓质量,精细施工,满足市民安全使用需求,提升空间活力,营造家门口“微幸福”。

口袋公园要强化日常精细化管护,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护措施。坚守建管并重、维管前置的理念,打造“小而美、靓而精”的景观亮点。

参考文献:

[1]戈兰. "从功能性和观赏性角度浅谈口袋公园建设——以沧州市为例." 现代园艺 44.12(2021):2.

[2]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推动“口袋公园”建设的通知:建办城函〔2022276[EB/OL].2022-07-29[2022-08-18].

[3]董永祥,陈佳宁,王全印,.城市微更新理念在口袋公园中的应用[J].现代园艺, 2023, 46(2):140-14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