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09
/ 2

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分析

王金科

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第一人民医院(164199)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25)实施常规手术,观察组(n=25)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液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P>0.05);观察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状腺瘤患者通过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临床疗效确切,手术指标得到明显改善,值得推广。

关键词:小切口手术;甲状腺瘤;开放式甲状腺手术

甲状腺肿瘤中主要的疾病味甲状腺腺瘤,该肿瘤的生长速度相对缓慢,只有少数患者会发生恶变或者侵袭性生长,主要发病时期在甲状腺功能活动期。患者发生甲状腺良性肿瘤后,早期临床症状不明显,但随着患者的肿瘤体积逐渐增加,可能会压迫患者的颈部,从而使其产生不良后果。因此,临床中需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患者,常用治疗方法为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该术式可以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但会对患者的预后康复效果产生影响。改良小切口手术的应用,具有微创性,既可保证临床疗效,又可提升其临床安全性[1]。本文,作者选择50例甲状腺瘤患者,旨在分析改良小切口手术的治疗效果,现做出如下总结。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择我院在2020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收治的50例甲状腺瘤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n=25)实施常规手术,男性患者有13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范围在24-59岁,平均年龄为(40.35±5.16)岁,观察组(n=25)实施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男性患者有14例,女性患者有11例,年龄范围在23-60岁,平均年龄为(40.19±5.3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P>0.05,X2=0.081,t=0.107),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传统开放式甲状腺手术:患者在手术之前,需要做好各项检查工作,观察病评估患者的肿瘤形态、具体位置以及数量,以患者的不同情况为根据,合理选择手术方案。调整患者的体位至仰卧位,垫高肩部20°,然后对患者做全身麻醉处理,成功麻醉之后,需要在患者的胸骨处做一个弧形切口,游离皮下组织以及颈阔肌皮瓣,切断血管和甲状腺组织,然后切除甲状腺背面裸露出来的肿瘤,同时,将周边部分正常组织进行切除,然后进行止血,做缝合以及引流处理。

观察组:改良小切口手术:手术前的检查以及准备工作和对照组相同,调整患者的体位至仰卧位,垫高患者肩部20°,然后对其做全身麻醉处理,从患者胸骨中间上缘做一切口,打开甲状腺外壳被膜后,插入腔镜,充分暴露甲状腺,通过腔镜观察病变位置,然后以患者的具体病变情况,合理选择切除范围,成功切除之后,冲洗手术区域,然后再做引流、止血以及缝合处理。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总有效率: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组间总例数,显效: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切口成功愈合,且无严重性并发症;有效:临床症状有所缓解,切口愈合状况相对良好,无严重性并发症;无效:临床症状、切口愈合状况不良;②手术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引流液量、拔管时间、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其中均数+标准差(±s)用来表示计量资料,通过计算t值进行验算,率(%)用来表示计数资料,通过计算X2进行验算。

2.结果

2.1治疗总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和对照组比较(P>0.05),见表1;

表1   治疗总有效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    25   16     8      1     24(96.0)

对照组    25   17     6      2     23(92.0)

X2                                   0.355

P                                    0.552

2.2手术治疗情况分析

手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在50~100min之间,平均为(66.8±10.2)min;术中出血量在30~70ml之间,平均为(35.5±7.5)ml;住院时间为4~11d,平均住院时间为(7.0±0.8)d。术后有2例发生并发症,即切口瘀血、胸部不适,经对症处理后得以改善。

3.讨论

甲状腺肿瘤是一种比较多见的肿瘤,一般女性的发病率高于男性。甲状腺肿瘤有良性与恶性,大部分患者患的是良性,仅有少部分患者属于恶性。通常良性并不严重,且在早期并未明显的症状,虽然如此,但不及时诊治,甲状腺瘤体积逐渐变大,部分患者的瘤体还会压迫到一些器官,如喉返神经、食管以及气管等,继而影响其发声、呼吸或者是吞咽,最终对其正常生活造成影响。恶性肿瘤的临床症状表现为甲状腺癌,大部分为低度或中度;患病后若及时采取有效手段加以治疗,有较好的存活率。其临床症状不明显,当腺体压迫颈部之后,疾病就会逐渐发展到中期,使其吞咽功能以及呼吸功能受到损伤,少数患者还会产生一定疼痛,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的正常生活。虽然甲状腺良性肿瘤不会发生转移以及侵袭,但有一定的概率发生癌变,当肿瘤发生癌变之后,会向其他组织以及器官发生侵袭,产生对应的临床症状,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2]。

虽然传统手术治疗后,能够获取一定的临床疗效,但会较严重损伤了患者的预后效果,术后瘢痕面积较大,具有较多的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恢复速度以及预后效果,故和临床需求不符。随着微创手术的逐渐发展,小切口手术在各种疾病的治疗中广泛应用,改良小切口甲状腺手术对甲状腺良性肿瘤患者进行治疗,获取了量的治疗效果[3]。本文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比较(P>0.05)。

综上所述,甲状腺肿瘤患者通过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可获取良好效果,改善其手术指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林.改良小切口手术与传统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甲状腺腺瘤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现代医生, 2021, 59(7):34-37.

[2]陈文军,付朝华,陶琼,等.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药业, 2022(S1):119-120.

[3]陈顺吉.改良小切口手术治疗甲状腺瘤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1(3):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