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0
/ 2

“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的策略研究

邵金城

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第六小学

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017000

摘要: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显得尤为重要。家国情怀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对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的理想追求,体现了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小学语文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科目,承载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使命。因此,将“家国情怀”教育融入小学语文课堂,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更能培养他们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厚情感。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探讨如何将家国情怀教育有效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以期为相关教育实践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家国情怀教育;小学语文;课堂教学

叶圣陶认为:“课本中有各类文章,包括政治性文章与文学作品,皆须善读,由语言文字而深明其内容,且有裨益于思想之提高,品德之修养。”据统计,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中古诗词有129篇。学习古诗词,要让学生了解中华优秀民族文化的精髓,从古诗词阅读中,激发学生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增强学生心系国家、社会、人民的家国情怀。

一、古诗词中昭示家国情怀的民族精神

(一)对于自我,强调修身与自强

读古诗词,感悟其深深的家国情感。从个人层面,强调修身利己,突出自强不息。比如:读《少年中国说》,号召广大青少年要自立、自强,要为国担当,心怀祖国,努力奋斗。读《世人读书》,倡导每个人要树立远大志向,要勤读书,要明理,要有恒心。读《长歌行》,让广大学生从中体会“一寸光阴一寸金”的惜时精神,要趁年少奋发图强。读郑燮的《竹石》,从诗文中体会“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深意,以物喻人,通过赞美竹石的坚定精神,激励广大青少年要有坚韧的奋发向上的斗志,面对困难、挫折,要有毫不动摇的品格[1]

(二)对于家庭,要懂得爱家、思亲之情

古诗词中,对于故乡、亲人的思念更是文人笔下“乡愁”的直接体现。在古诗中,爱国志士因戍守边疆而远征他乡,从诗文中表达对家乡、对祖国的深深思念。比如:读《凉州词》时,“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描写了边塞将士在艰苦的征戍生活中,难得一次的开怀畅饮。在醉意微醺之际,生动刻画了将士们视死如归的豪情。读《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时,“遍插茱萸少一人”的解读,体现了身在异乡的游子在佳节良辰之际,更加思念自己的亲人、思念家乡的情感。诗文含蓄而深沉,曲折而有致,越是繁华热闹,越显得孤孑无亲。读纳兰性德的《长相思》时,文中写到诗人在营帐中思念自己的故园,但作为爱国将士,更要担当起肩上的责任,奔赴战场,为国杀敌。诗文中体现了古人舍小家而顾大家的民族情感与家国情怀[2]

(三)对于祖国,塑造心怀天下的爱国精神

由个人到家庭,再由家庭到国家,教师要从古诗词阅读中,让学生感受为国尽忠的民族精神和心怀天下的忧国报国之志。比如:读陆游的《示儿》,感受诗文洋溢的强烈爱国情感。陆游临终前,面对祖国统一的心愿未能实现,内心无法释怀。“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该句由悲痛化为激昂,告诫后代子孙,在家祭时一定要告诉自己“北定中原”的喜讯。这份深深的爱国热情,激励着无数中国人永远热爱自己的祖国,何等激昂,何等悲愤,何等壮烈,体现了陆游忧国忧民、至死不渝的民族情怀。同样,读王昌龄的《从军行》,“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茫茫黄沙,征战边疆的将士们弃家远征,奋勇杀敌,以身报国,这份建功立业、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激励着每个学生,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爱国主义教育是学生德育素养的重要内容,教师要从诵读诗词、感悟民族精神中,帮助学生塑造爱国情怀[3]

二、家国情怀在古诗词教学中的融入策略

(一)创新诗词教法,感知家国情怀

1.以诵读领悟家国情怀

诵读法是最简单、最基础、最主要的学习古诗词的方法,教师通过诵读古诗词,带领学生在声、韵中体会古诗词的内在情感,感知诗文的家国情愫。诵读古诗词,能帮助学生理解古诗词的意义,比如:读《示儿》时,该诗字里行间蕴含的是陆游对祖国统一的深切期盼,原本一心想要血洒疆场,但年岁不允许,一腔爱国热情,奈何山河破碎。从其诗文的字词释义中,让学生带着情感吟诵,在字斟句酌中读出诗人的家国情感。

2.以故事体悟家国情怀

古诗词是古代先贤留下的经典文学作品,所用字词对小学生而言存在一定的理解难度。教师要读古诗词,挖掘其家国情怀,结合故事,激发学生读诗的兴趣。介绍古诗文的时代背景,了解诗人的生平遭际,探讨诗人的逸闻奇趣等,能拉近学生与诗文的距离。故事联想法,最显著的特点是以故事化的手法介绍与诗文相关的内容。对于爱国诗篇,教师可以结合诗人及创作故事,增进学生对古诗词内在情感的体认。比如:读李清照的《夏日绝句》时,诗人李清照是婉约派女词人,在讲解该诗时,结合南宋时期的历史背景,引入电视剧《射雕英雄传》视频片段,让学生了解因宋金战争,百姓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的历史,李清照也是这场灾难中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李清照因靖康之变南下,其丈夫赵明诚病逝,辗转逃难至临安。在李清照路过乌江渡口时,触景生情,感慨国破家亡,表达崇高的爱国情感。真实的故事能弥补学生对古诗词意义的理解,也能让学生更易获得情感共鸣

[4]

(二)挖掘教材内容,体验家国情怀

1.从古诗词本身提炼家国情怀

古诗词教学,对古诗词本身的学习应该是教学重点。教材中所选编的古诗词,都充满正能量,传递着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古诗词是优秀文化的结晶,借助文字来表情达意,学生读古诗词时要细细琢磨,深刻体会其家国情感。文字是构成古诗文的基本内容,从读古诗文“知其然”,再到讲授“所以然”,需要从字词句入手,把握其内涵及情感意蕴。比如,读《望庐山瀑布》时,对于庐山瀑布本身,教师结合词句提问:“‘飞流直下三千尺’,瀑布真的有三千尺吗?诗人为什么要这样写?”李白的诗文善用夸张手法,生动描摹了瀑布的壮丽景象,体现了诗人对山河美景的喜爱之情。

2.从诗人角度提炼家国情怀

古诗词是由诗人、词人创作的,更是作者的有感而发。了解古诗文创作背景、诗人的心境,能帮助学生理解诗文的家国情怀。教师要引导学生解读诗人的生平,了解诗人的状况,通过搜集与诗人相关的资料,体会作品的精彩绝妙。有的诗人将情感寄于山水,有的诗人将情感诉诸家国忧愁。陆游的《示儿》具有浓烈的忧国忧民之情,在对该诗的讲解中,教师要重点解析陆游,其作为宋朝著名的爱国诗人,因仕途不济,报国无门,内心忧虑。了解古诗词的创作背景,便于学生体悟诗文的深情与抱负。诗文中的情感,印证了作者的心境。在《示儿》中,陆游临终绝笔,更能体会到古人的家国情怀,激发起学生的爱国情感。

结语

总之,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古诗词的阅读与理解不能停留于浅层,而是要深入挖掘其家国情怀与价值观,让学生多维度理解古诗词,培养学生对家庭、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从古诗词学习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于心,收获崇高的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孙红东.在小学古诗词教学中滋养学生家国情怀[J].吉林教育,2024,(01):35-37.

[2]吴小卫.基于家国情怀培养的小学语文微课教学策略探究[J].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2023,(16):91-93.

[3]杨小青.立德树人视域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意识的渗透[J].教书育人,2023,(28):29-31.

[4]刘维梅.试论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对学生家国情怀的培养[J].名师在线,2023,(25):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