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1
/ 2

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李渊

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  妇产科  四川成都 611100

【摘要】目的 分析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例产妇,以随机抽签法分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比盆底肌力恢复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结论 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基于ITHBC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展现出显著成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盆底肌力快速恢复。

【关键词】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综合康复护理产后盆底肌功能;康复效果

盆底功能障碍可能引起一系列生理问题,如排尿困难、性功能障碍等,可加剧产妇的心理负担,导致产妇的生活质量严重下降,因此,促进盆底功能恢复成为产后康复领域的关键焦点。传统盆底康复训练,如阴道哑铃锻炼、凯格尔运动等,虽然展现出一定成效,但对产妇的自主性和自我管理能力有着较高要求[1]。基于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模式将产妇视为一个整体系统,通过将个人评估与环境评估进行有机结合,充分激发产妇在康复训练中的积极性,以优化盆底功能康复效果。本文分析了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汇总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60例分娩病例,以2022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展开研究。观察组年龄范围23-38岁,年龄均值(32.52±1.75)岁;对照组年龄范围22-38岁,年龄均值(32.38±1.68)岁。对比本次研究产妇的一般资料,结果均显示为P>0.05,表明此次研究对象均符合对照试验。

纳入标准: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诊断标准;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性心、 肝、肾等器官性疾病;合并泌尿系统性疾病;合并慢性传染性疾病。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健康宣教、饮食指导、功能训练等内容。观察组实施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综合康复护理,方法为:(1)制定个性化康复计划。对产妇的盆底康复需求进行综合评估,包括盆底肌肉强度、功能恢复目标等,制定科学、全面且易于实施的康复计划,旨在提高产妇对盆底康复重要性的认识,以充分激发其行为改变的意愿。(2)心理支持与社交互动。由于产妇往往会面临产后身体变化,导致其心理压力增大。因此,通过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为其提供针对性心理疏导,帮助其建立积极心态。同时,通过开展交流会等方式,帮助产妇构建积极的社交网络,以促进积极态度的形成,促使其主动改变不利于盆底肌功能恢复的行为。(3)训练指导。指导产妇开展一系列有利于盆底功能恢复的专项运动,如呼吸技巧、凯格尔运动等。(4)定期评估。通过对产妇的康复进展进行定期跟踪评估,立足实际,对康复计划进行合理调整,确保康复措施始终符合个体当前的康复需求。

1.3 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采用盆底肌肉肌力分级标准,对产妇的盆底肌力情况进行评估,测量结果分为1~5个等级,级别越高,表示盆底肌功能的恢复程度越好。

(2)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以SPSS 22.0软件对比数据。(±s)为计量方式,检验值为t;n(%)为计数方式,以X2检验。P<0.05,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2.1 两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盆底肌力恢复情况更优,见表1。

表 1 两组盆底肌恢复情况比较[n(%)]

组别

例数

Ⅰ级

Ⅱ级

Ⅲ级

Ⅳ级

Ⅴ级

三级及以上(%)

观察组

30

3

5

10

8

4

22(73.33)

对照组

30

6

10

5

7

2

14(46.67)

x2

4.444

P

0.035

2.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组别

例数

尿失禁

盆腔脱垂

发生率

观察组

30

2(6.67)

1(3.33)

3(10.00)

对照组

30

6(20.00)

5(16.67)

11(36.67)

x2

5.963

P

0.015

3 讨论

分娩可使女性盆底肌肉损伤和功能减弱,对女性盆底健康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对产后女性进行系统化盆底功能恢复显得尤为重要。基于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是多种健康干预策略的结合体,旨在促进个体健康行为的积极变化[2]。该护理模式强调在健康行为形成中知识和信念的作用,通过对个体因素进行多维度关注,如动机、自我效能、社会支持等,以促进产后女性健康行为的改变,以提高康复效果和改善生活质量。

在本研究中,基于ITHBC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改善产妇的盆底肌力恢复效果,并发症风险大大降低。提示,基于健康行为整合理论的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在女性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的可行性比较强,得益于这种护理模式强调个性化健康管理以及积极的行为改变

[3]。通过实施多样化干预措施,着重培养产妇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从而提高其自我管理的能力。另外,这种护理模式强调护理措施的全面化,通过为产妇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引导,帮助产后女性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对降低盆底功能障碍并发症风险至关重要[4]

综上,在产后盆底康复护理中,基于ITHBC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展现出显著成效,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产妇盆底肌力快速恢复。

【参考文献】

[1]李娟, 张立环, 马彦苗, 魏钰钰, 魏博. 健康教育路径护理联合盆底康复训练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 40 (6): 129-133.

[2]许颖, 唐红琴, 韩雪. 健康行为改变整合理论下的盆底肌康复护理在预防宫颈癌术后尿潴留中的应用效果[J]. 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 2023, 10 (30): 147-149.

[3]张盈, 潘红芳. 基于IMB模型的盆底康复护理及认知干预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J]. 海南医学, 2023, 34 (10): 1491-1494.

[4]陈书梅, 何珺珺. 盆底肌康复训练联合护理干预在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中的应用效果[J]. 妇儿健康导刊, 2023, 2 (5): 177-1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