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头大变身》校本教研的再思考------乡土文化教学的探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1
/ 2

《石头大变身》校本教研的再思考------乡土文化教学的探微

章文静

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实验学校

摘要】:

时代在发展,社会中进步,美术教学也面临着许许多多的挑战,对美术教训的的研究,美术课题的研发也成为课题要求的重要方向之一。在新的美术课程改革以来,美术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特别是小学的美术教育得到了一定的改变,摒弃了以往那种临摹式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的教材内容也涵盖了美术教学的各个方面和各个领域,每个地方、学校又根据自己当地的一些实际情况做了一些乡土美术教材的编写。乡土美术文化让学生了解历史、;了解民间民俗习惯,同时也在他们的心灵里深深的埋下对民族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教学,做一个有根的人而不被其他形式所同化。补充乡土美术文化教育,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当地社会与经济文化的发展,更新美术教学观念,使美术教育不断适应社会多元化发展的要求。

石头在我们生活当中随处可见,而鹅卵石,它有有趣的形状,光亮的色泽,漂亮的纹理,让人们见了它就爱不释手,而且也极大的激发了人们的想象力。把鹅卵石作为手工材料引进美术课堂,出于我的想象的事竟然产生了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兴趣也非常高涨,也让我产生了去研究如何将鹅卵石挖掘出更多的教学形式。

【关键词】  教学  石头添

【教学镜头】《石头大变身》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藻溪啊有很多优美的景色,你能向大家介绍介绍吗?

生(1、2···):介绍公婆石

相传有一对夫妻长的人高马大。有一次探亲路过这里,正遇上下大暴雨,溪水上涨,老太婆过不去,老公公就脱下鞋子,掖在腰带上,背这她涉过溪去,才迈开一步,恰巧杨文广打猎回来见到,以为是怪物,就一箭把他们射杀了。化成了石头,一直伫立在藻溪的山头。)----以故事的形式讲解

回顾奇石馆(让学生回忆下曾经欣赏过的那学奇异的石头)

(二)、课题引入

1、石头的作用

师:这些漂亮的石头在生活当中除了我们拿来观赏外,它还有什么其他的用处?

生探讨总结(  1、建筑材料   2、矿石   3、装饰材料   4、饰品   5、生活工具    6景观造型等)

2、师:在我们的小溪里静静的躺着普通而又不平凡的石头,我们可以用自己的智慧,让这平凡的石头变得很神奇。    引出课题:《石头大变身》

3、师:我们现在要给石头变变身,要怎么变呢?观察石头的外形,石头表面的纹理是怎么样的,通过外形去联想,确定图案后用记号笔勾勒出草图最后用适当的方式进行装饰。

石头添画--探索石头变身方法(材料:小溪里的石头)

a 、观察想象石头的外形b 、联想相似图形 c 、大胆添画d、绘制颜色

想象生活中

偏圆的物体

观察外形         绘制草图

涂上颜色

4、教师示范:老师也想来做做(石头的变身

(三)、欣赏同龄人的作品

教师分析(作品创作的思维过程)

(四)、学生创作

  1、作业要求

根据石头的外形,创作出有趣的作品

具体要求:

分组讨论制作方案(由组长解释方案)。

组内分工合作完成作业。

制作材料不限、自由发挥。

2、学生操作

(五)、作业展品1、作业评价

通过作品欣赏,开扩宽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借鉴别人的创作思路,再次激发创作兴趣

反馈与小结

一、因材施艺。根据鹅卵石的特色激发创意灵感的造型方式,还可以用一下几种方式进行训练:

1、观赏石。外形、纹理、光泽等是鹅卵石本身具有一定的抽象和具象形象,充满了一定的主题内容,里面有情节意境,发现这样的石头,就等于发现自然界中的存在的艺术价值,而学校后面的奇石馆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参观基地,各色各样的石头都有,让人目不暇接,极大的提高了学生在生活中发现艺术美的能力

2、彩绘的方法。通过观察石头的形状、色泽、纹理等特点,运用彩绘的方法而成,在形状上有很多的可取之处,通过外形确定要表现的物体,而纹理、色泽可以当作底色,使用卵石彩绘造型,尽可能画龙点睛,巧使外部造型就可以了,这个方法在幼儿园、小学、甚至初中等不同阶段都可以有效的实施,且能制作出让人很振奋的作品。

3、组合粘贴。多块石头的组合粘贴,可以是经过雕刻或彩绘处理也可以是整体涂色,运用两三块石头抽象的造型,进行有趣的想象,组合的石头可以粘贴在与其内容相符的底版上面,呈现出浮雕的效果,也可以是石头跟石头的粘贴在一起,呈现立体的三维空间状态。

4、鹅卵石与橡皮泥。这个方法更具立体效果,橡皮泥作为一种手工材料,很受小学生的喜爱,而两种材料的混合使用,可以拓展学生的思维想象的空间,增加表现性,增强趣味性,而且可操作性更强一些。

二、因意选材。根据学生自身的创意,选择用什么石头要制作,是先有创意,后选石头,这种造型训练与前面的造型训练相比较,存在着思维方式的差别。

三、作品的展示形式

1、可以用精美的包装盒展示,把做好的作品配上传统的锦盒式的包装,这样可以增加其品质和内涵。

2、架上展示,如果是比较大的石头,可以用展示观赏石的那种根艺架子或石架来展示。

3、悬挂展示,以底版为依托的平面性鹅卵石作品,可以用悬挂的方法,以此最方便了,简单到只用在底板的适当位置打空穿线或者背面粘贴挂钩就成了,复杂的话可以用镜框装裱,这样的效果会更加好。

【思考与拓展】

如何利用乡土文化的资源来优化美术课堂教学呢?

一、让课堂根植于生活,寻觅乡土文化美术之美

乡土美术是无形的宝贵的文化遗产,他是千百年来人们生活的积淀,它展现了创意的选题和多变的技法,丰富了少儿美术教育资源的重要渠道。

1、美景如画

藻溪是个古色古香的小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历史上名人辈出,而且山清水秀,风景宜人,物产丰富。给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如:公婆石、吴家园水库、雷打龙瀑布、埠头杨府宫、蛇子游、洞桥等等,当我们把教学的方式从书本的图片改为一个个生动的环境的时候,无疑这是最直接,而且是最有效的教学方式。

2、风土人情

风土人情、文化习俗这些传统也要让学生直接去感受下,体会下中国几千年的民间文化的古老美。每年正月,藻溪附近的村镇共四扇大众会把本扇的福猪“洗”了,抬到集中的地方,去陈老爷宫做福。做福,在每年的正月十三,是藻溪街道和附近的各扇善男信女为陈老爷祭祀的。也是元宵节的重要内容之一。

旧时的元宵节陈府庙的祭祀活动主要有米塑、做大戏、灯彩、祭祀、做福、跳大神等几项内容。现在,除了吃福,就是做福、摆殿的习俗依旧不变。

、凸显课堂教学,表现乡土美术之厚实美

没有创新实践,也就没有了继承和拓展,教学中,指导学生汲取本土美术文化中的养分,通过重复、变化、重叠、夸张、写实等技法,有目的的表现出乡土美术的题材

为了是乡土美术文化资源的应用向纵深发展,教师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课外学生,让学生拿着画笔,走出教室,走进大自然,走进社会,参与各种各样的活动,给学生搭建一个艺术实践和交流的舞台,增强乡土美术对学生的吸引力,提升乡土美术教学的魅力。

我们应该已经发现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一成为优质美术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对本土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筛选、分类、整合时,应把握它的多样性和特色性的原则,处理好继承创新的关系,引导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品味乡土文化的魅力,最终促使艺术的芬芳浸入学生的心灵,发芽、开花、结果。

【参考文献】

·《书画教育》2009年6月号总第36期

·《少儿美术》2007年12月刊

·《小学美术新课程教学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陈卫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