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观察与临床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观察与临床应用价值

刘原清  刘衍君

山东省军区济南第十二离职干部休养所  山东省济南市  250000

摘要:目的为深入分析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观察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讨目标将84例随机分组的老年抑郁症病人纳入实验。研讨组【单一用药+认知行为护理,42例】,对照组【单一用药,42例)】,分析记录治疗效果、负面情绪评分(抑郁、焦虑);结果:42例研讨组老年抑郁症病人治疗效果优于42例对照组老年抑郁症病人,而负面情绪评分低于42例对照组病人。结论:老年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用药疗法配合认知行为护理对改善老年抑郁症病人认知行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有积极影响,临床应用价值极高。

关键词:老年抑郁症;认知行为;治疗效果;应用价值

在老年群体中,抑郁症临床发病率相对较高。这种疾病被认为是导致老年人自我伤害和自残的主要因素,与疾病、失独和不快乐的家庭生活有着密切关联。对于老年群体来说,仅仅依赖药物改善其心理和认知问题并不总是有效的。此外,老年人仅通过药物治疗的效果往往较为缓慢,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病人对治疗的依从性。同时,由于年龄因素导致病人不能完全依赖药物来进行治疗。因此,在临床治疗中,通常采用药物与非药物疗法的结合方式。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积极探索一种新方法来提高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水平。应用认知行为疗法不仅能确保病人良好依从性,还能有效协助病人解决一系列心理和认知方面的问题[1]。为深入探讨老年抑郁症患者认知行为治疗效果观察与临床应用价值,具体方法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42例对照组老年抑郁症病人中位数(69.38±1.45)y,男女22:20;42例研讨组老年抑郁症病人中位数(69.95±0.04)y,男女24:18,P>0.05。

入选标准:实验学、症状学检查符合老年抑郁症症状;临床资料完整;依从性良好。排除标准:临床资料破损;精神障碍;自残行为;药物过敏;伤人行为;拒绝治疗。

1.2方法

对照组:口服艾司西酞普兰(生产批号:H20080788,生产厂家:四川科伦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剂量:7 s/盒×10 mg),初始1次/d,10mg/次,按照实际耐受情况酌情加量,不高于20mg,坚持4周。

研讨组:立足于对照组治疗方法,增加认知疗法。①构建良好关系:病人住院阶段,治疗师需主动走进病房,与病人进行深入沟通,并向其自我介绍,始终保持一种耐心、温柔、关心和关爱的工作态度,以消除病人可能产生的抵触感和陌生感。同时,治疗师需要及时掌握病人心理变化情况,根据需求给予相应护理干预。还需要根据预先收集的病人信息,主动挑选其感兴趣的议题,与病人进行深入沟通和交流,以建立更为友好的关系。在此基础上,治疗师还要对病人进行心理疏导及语言鼓励等工作。在确认双方之间没有冲突,并且环境和谐之后,向患者详细介绍认知行为疗法的基本理念、操作流程和具体步骤,以便让病人更好理解和配合治疗方案。

②综合评估:基于病人医疗记录,主动引出话题,激发病人表达欲望,深入了解其社会、家庭和生活背景,进而分析疾病的成因,评估疾病的严重性,并深入了解治疗需求。根据收集到的资料,为患者设计与其实际状况相匹配的认知行为疗法。

③认知重建:考虑到病人个性特点、自我认同和自我评估,积极分析病人思维模式、情感状态和观念。通过采用精神放松疗法、生物反馈疗法、布置作业和协助制定活动计划等多种方法,旨在帮助病人掌握如何准确识别和控制非理性的情绪和行为。这样,病人可以学会从理性角度分析状况,掌握独立解决问题的技巧,恢复正常社交能力,积极面对现实生活,并主动进行自我接纳和自我评价,从而提高自我纠正和适应的能力[2]

1.3临床指标

分析记录治疗效果、负面情绪评分(抑郁、焦虑)。其中,负面情绪评分按照SAS、SDS(焦虑、抑郁自评量表)综合评估,以50分与53分为界,分数与症状成反比。

1.4统计学分析

用spss18.0统计以及归纳对所有搜索数据实施全面计算收集,用n[(%)]表述计数数据,以平均p<0.05为主要统计判断依据指标,具有现代统计学的重要研究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

见表1,42例研讨组老年抑郁症病人治疗效果95.23%(40/42),高于42例对照组老年抑郁症病人76.19%(32/42),P<0.05。

表1治疗效果(n,%

组别

n

药物治疗效果

显效

有效

无效

有效率

研讨组

42

71.42%(30/42)

23.80%(10/42)

4.76%(2/42)

95.23%(40/42)

对照组

42

71.42%(30/42)

4.76%(2/42)

23.80%(10/42)

76.19%(32/42)

t

1.986

0.958

2.858

0.496

P

0.05

0.05

0.05

0.05

2.2负面情绪评分

见表2,42例研讨组老年抑郁症病人负面情绪评分,低于42例对照组老年抑郁症病人,P<0.05。

表2负面情绪评分±s)

组别

n

SAS评分

SDS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研讨组

42

61.35±1.46

41.85±0.78

64.85±.46

42.04±1.46

对照组

42

61.58±1.17

48.35±1.73

64.38±1.16

48.85±0.43

t

1.985

0.928

2.622

0.4383

P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抑郁症属于精神科常见的疾病类型。实验结果显示,42例研讨组老年抑郁症病人治疗效果95.23%(40/42),高于42例对照组老年抑郁症病人76.19%(32/42),P<0.05。同时,42例研讨组老年抑郁症病人负面情绪评分,低于42例对照组老年抑郁症病人,P<0.05。这表明,经过药物治疗与认知行为护理后,病人逐渐摆脱抑郁的困扰,开始更加理智看待疾病,主动对抗抑郁,从而提高治疗效果,更加积极参与到日常生活中,逐渐回归到正常生活状态,更加珍视和积极面对生活种种挑战[3]

4.总结

总而言之,老年抑郁症治疗过程中用药疗法配合认知行为护理能够改善老年抑郁症病人认知行为,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张慧,王琳,郭平.艾司西酞普兰联合认知行为治疗老年抑郁症患者的临床效果[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22,32(16):100-103.

[2]刘霞,陈方侠,冷传芳.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疗法在老年抑郁症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22,17(02):111-113.

[3]陶桂凤.观察和分析草酸艾司西酞普兰合并认知行为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的治疗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5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