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昌吉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现研究

周凯文王洋侯裕生

昌吉州水安全保障中心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互联网+”不断深入传统行业,加之工程项目建设的数量和规模日益增长,特别是新疆昌吉州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点多量大范围广,质量监督工作面临诸多困难,建立健全一个科学,高效的信息化建筑工程质量监督项目管理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旨在探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实现研究。文章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的重要性和现状,指出信息化平台建设的必要性。文章详细阐述了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原则、目标、总体架构、数据管理与处理系统、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以及安全性能设计等方面的内容。在平台实现部分,文章介绍了关键技术实现、开发环境搭建、功能模块实现以及性能优化与测试等关键环节。设计了符合小型水利工程建设特点的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系统,为解决州县两级小型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管困难,实现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数字化转型。提供了科学参考。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分析了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场景和应用效果。文章认为,信息化平台在提升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效率、准确性和可靠性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可以有效推动水利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

关键词: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设计原则;数据管理与处理;用户界面与交互

引言:水利工程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其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因此,水利工程质量监督显得尤为重要。然而,传统的质量监督方式往往依赖于人工巡查和经验判断,存在效率低、准确性差、实时性不强等问题,难以满足现代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需求。

1.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设计

1.1设计原则与目标

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设计过程中,遵循以下几个核心原则:先进性原则,确保平台技术的前沿性和适用性;实用性原则,确保平台功能贴合实际需求,操作便捷;安全性原则,确保平台数据的安全性和系统的稳定性;可扩展性原则,为平台的未来升级和扩展预留空间。

1.2总体架构设计

平台总体架构采用分层设计思想,包括数据层、应用层和用户层。数据层负责数据的存储和管理,应用层提供各项功能模块和业务逻辑处理,用户层则负责与用户进行交互,展示数据和结果。各层之间通过接口和协议进行通信和数据交换,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扩展性。

1.3功能模块设计

平台的功能模块主要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处理模块、质量监督模块、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等。数据采集模块负责从各种传感器和监测设备中获取实时数据;数据处理模块对数据进行清洗、整合和分析,提取有价值的信息;质量监督模块则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和评估;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则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供预警信息和决策支持。

1.4数据管理与处理系统设计

数据管理与处理系统是平台的核心组成部分。我们采用先进的数据库技术和数据处理算法,实现数据的高效存储、查询和处理。同时,我们注重数据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采用数据加密和访问控制等措施,确保数据的安全可靠。

1.5用户界面与交互设计

平台的用户界面设计注重用户体验和易用性。采用直观的图形化界面和友好的交互方式,方便用户进行操作和查询。同时,也提供了丰富的定制化和个性化选项,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和偏好。(见图一)

图一

2.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实现

2.1关键技术实现

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实现过程中,我们采用了多项关键技术以确保平台的稳定性和高效性。首先,我们运用了大数据处理技术,实现对海量数据的快速处理和分析,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用于质量监督。其次,我们采用了云计算技术,通过云服务器和云存储,实现了数据的远程访问和共享,提高了数据处理的效率和灵活性。此外,我们还应用了物联网技术,通过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实时采集工程质量数据,为平台的实时监督提供了数据支持。

2.2开发环境搭建

为了保障平台的顺利开发和运行,我们精心搭建了开发环境。首先,我们选择了适合平台开发的编程语言和开发工具,如Java、Python等,以及相应的集成开发环境(IDE)。其次,我们配置了高性能的服务器和数据库,确保平台能够处理大量数据并提供稳定的服务。此外,我们还建立了完善的版本控制系统和测试环境,以便对平台的开发过程进行有效的管理和监控。

2.3功能模块实现

在功能模块的实现上,我们根据平台的设计要求,逐一实现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质量监督、预警与决策支持等功能模块。数据采集模块通过物联网设备实时获取工程质量数据,并进行初步处理。数据处理模块则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和分析,提取出关键指标和趋势。质量监督模块根据处理后的数据对工程质量进行综合评价,并生成相应的监督报告。预警与决策支持模块则基于数据分析和模型预测,提供预警信息和决策支持建议,帮助管理人员及时应对可能出现的问题。

2.4性能优化与测试

为了提高平台的性能和稳定性,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优化措施和测试工作。首先,我们对平台的代码进行了优化,提高了代码的执行效率和可读性。其次,我们采用了负载均衡技术,确保在高并发场景下平台能够保持稳定运行。此外,我们还进行了大量的测试工作,包括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等,以验证平台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并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缺陷。3.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应用

3.1应用场景分析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应用场景广泛,涵盖了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的各个环节。在水利工程施工阶段,平台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和数据分析,对施工质量进行全程跟踪和评估,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质量问题。在水利工程验收阶段,平台可以辅助验收人员快速准确地完成验收工作,提高验收效率和质量。此外,在水利工程运行维护阶段,平台还可以提供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帮助管理人员科学制定维护计划,确保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

3.2应用效果评估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应用效果显著。平台提高了质量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通过自动化、智能化的数据处理和分析,平台能够迅速发现质量问题,并提供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案,避免了传统人工巡查方式可能存在的疏漏和误差。平台降低了质量监督的成本,通过减少人工巡查频次和降低人力成本,平台为水利工程建设单位节省了大量费用。平台提升了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通过全程跟踪和实时监督,平台确保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和国家的长治久安提供了有力保障。

3.3应用实现研究

该系统主要应用群体为水行政主观部门、质量监督机构、项目法人、和各参建单位,可以根据不同职责明确不同使用权限,实现:基础数据梳理整编,(法律、法规、强制性标准整编、用户数据存储、项目概况、进度统计、水利工程质量通病与处置办法整理、施工质量评定模板表动态更新);智能化技术应用,(用户管理、数据库管理、档案管理;移动端AI人脸识别、影像取证、语音文字识别录入等);业务应用,(质量监督手续办理、施工质量验收评定资料抽查及核备、监督检查数据采集、问题处理、资料归档、数据统计分析、风险预警、质量监督评价意见及报告编制)等功能。结论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管理平台的设计思路与应用实现研究,是昌吉州水利工程质量监督领域数字化转型和智能化升级的重要探索。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设计应遵循先进性、实用性、安全性和可扩展性原则,确保平台能够满足实际工作的需要,并具备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在平台实现过程中,关键技术、开发环境、功能模块以及性能优化与测试等方面的实施,都是确保平台稳定、高效运行的关键。

本系统设计根据工作实际和用户需求,完成系统构建,模拟传统质量监督方式,开展线上系统业务受理办理,数据采集分析,通过物联网技术实现在线监测、视频监控、问题分析处理,实现质量风险预警等综合业务应用。

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平台的实现研究,能够显著提高质量监督的效率和准确性,降低监督成本,并提升水利工程建设的质量水平。通过应用效果评估,验证了平台在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为提高工程质量保障提供科学支撑。

参考文献:

[1]郭亮亮,李云.信息技术在水利工程建设质量监督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  2023,(01):5-7+11. 

[2]常兴,王孟强,刘刚,等.小型水利工程质量监督信息化系统思考与设计[J].水利技术监督,2022,(10):4-6+20. 

[3]张立全.水利工程质量检测信息化平台的构成及应用[J].珠江水运,2021,(03):  1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