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童味”综合实践活动群的优化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前童味”综合实践活动群的优化设计

田巧群

宁海县前童镇中心小学

摘要:本文通过开发具有“前童味”的综合实践活动群这一途径,从中培养我校学生良好的行为和习惯等,促进其情感态度、意识、能力、价值观及人格的健康发展,从而达到知行合一,明德笃行,成为“儒雅好少年”。

关键词:学生素养   前童味    综合实践活动群   儒雅少年 

我校地处前童古镇。前童镇是一座千年名镇,文化底蕴深厚,有耕读文化、民俗文化、建筑文化、红色文化等,同时秉承“孝悌治家,耕读传家,诗礼名宗”的理念,这些都是前童先祖留下的宝贵财富。为了激发学生养成良好素养,我们准备从学生熟悉的、耳熟能详的古镇文化入手,挖掘古镇文化的内涵,寻找学生喜欢的、适合学生素养发展的“前童味”综合实践活动。

一、以文化内涵为抓手,挖掘综合实践活动群资源

1.组建团队,“研”古镇文化

文化传统作为一个民族的特征,是有它的合理的内核。这种内核反映了民族性和人类性,代表了民族发展的方向和人类进步的方向。前童古镇虽是一个江南小镇,但其内涵丰富,因此,我校成立研究小组,多次进入古镇,感受其各具特色的文化和丰富的精神内涵,展开对古镇文化的研究,努力寻找符合学生发展需求的可用资源。

2.探访专家,“寻”专业人才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于传承古镇文化而言,深谙其道的各位专家无疑是最好的利器。因此,为了传承古镇文化,为了给孩子们更好的课程体验,我校研究组成员拜访了多位专家,寻找专业人才,还探访许多民间老艺人。

3.走街串巷,“找”文化基地

环境对人的影响是巨大的,古有孟母三迁,可见良好的环境必然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影响。前童,是一个历史底蕴深厚的文化名镇,整个古镇就像一个静静等待人们走近的大宝库,其间的座座古宅正是最好的文化基地。如:民俗博物馆、正德堂、匠铺等。

民俗博物馆 正德堂 竹编铺

二、以学古镇文化为出发点,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群内容

为了更好地发扬民族文化,我校研究组成员在深入古镇,“研”、“寻”、“找”古镇文化之后,努力将优秀的古镇文化引入校园,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提炼课程内容,分别为:民俗文化类课程、人文文化类课程、匠文化类课程。(见图1)

图1:构建综合实践活动群群内容示意图

三、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 搭建综合实践活动群平台

1.步入古镇,在文化基地中学习体验

感其情、品其韵、习其艺,让学生沉浸式体验古镇文化。带领学生步入古镇,感受古镇文化的情意美,品味古镇文化的韵味美,学习古镇文化的技艺美,既使古镇文化得到传承,又增添了学生传统课程之外的美的享受。

如,走入民俗博物馆,一边走,一边看,馆内陈列的五匠工具、厨房用具、祭器、嫁妆、服装及农用耕具等,体现了前童建村八百年来传统的生活习性和生产特征,给孩子们全新的体验。

2.立足校园,在多元课程中感悟深化

  自古镇漫游后,孩子们已经对古镇文化有了深切的感受,也对学习古镇传统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校也竭力将优秀古镇文化引进校园,满足孩子们学习的需求,也希望以此浸润孩子们的心灵。

(1)学文化,开展拓展课程

  古镇文化丰富多彩,历史、人文、古建筑、民俗文化、匠文化等等,整合成三大类课程:民俗文化类课程、人文文化类课程、匠文化类课程。感受古镇质朴的民俗风情、品味古镇深厚的文化韵味、学习古镇精巧的手工技艺。

我校的拓展课定于每周四下午开展,在学生自愿参加的基础上,在班主任的协助下,进行混龄走班上课。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学校聘请传承人及专业人士,分别指导非遗音乐、古镇小导游、古镇竹编、古镇腰鼓等课程。

(2)用窗口,宣传活动实施

古镇文化上墙。如:校内文化橱窗展示、校内文化长廊展示、校内走廊两壁、楼道墙壁展示、各班教室内外的文化展板和班牌布置等。利用这些可利用的窗口,全面宣传、展现活动的开展实施,起到环境育人的作用。

(3)促持续,开发校本教材

为了让孩子们获得更好地学习体验,课题组成员积极挖掘古镇文化资源,结合现实教学经验和孩子们的学习感受,积极开发校本教材。本着发展性、持续性原则,我校先后开发编写了《古镇小导游》、《非遗音乐》、《雅言雅行》、《创意布贴画》、《好好说,好好做》五套校本教材以及视频。

3.创建基地,在深入研究中拓展进步

古镇的正德堂是我校的原址,现在的前小也毗邻古镇,独特的地理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授课方式。我们进入古镇感受它的文化,在校内学习宣传它的文化,可这远远不够。因此,我们在校内和古镇里创建了一系列基地,以便更深入地研究。如:“小导游校外志愿服务基地”、“非遗音乐”传承基地、“古镇龙狮传习所”基地、“古镇少年研究院”基地等。秉承“传承文化根脉,挖掘思想源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时代精神”的宗旨,积极深入研究古镇文化。

 

小导游基地         非遗音乐基地    古镇文化少年研究院    古镇龙狮传习所

4.走进社会,在实践服务中获得提升

从古镇中来,到古镇中去。新课改中提倡学生“学以致用”,因此,我们也鼓励孩子们将所学应用于社会,服务于社会。

(1)元宵行会

前童行会始于明正德四年,至今已有500年的历史,并于2014年被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元宵行会这一天,我校的“儿童腰鼓”队员们、非遗音乐的小传承人们、前童小学舞龙舞狮的小队员们,在古镇的庭院里,在古戏台上,在小巷里,孩子们敲着腰鼓、奏着传统乐器、舞龙舞狮为这个节日增添喜庆。

   (2)志愿服务

  通过学校精心的培训和自身刻苦的练习,小导游们早已迫不及待地想要为游客讲解服务。“古镇导游团”制定了假日活动计划表,将全体团员分为4个小分队,以假日小队的形式,定期在周末、寒暑假、节假日,及其他特殊的日子里队员们轮流到指定的景点为游客进行讲解。

        

 

四、以弘扬古镇文化为基奠   凸显综合实践活动成效

1.构建了基于古镇文化传承的综合实践活动群模式

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知行合一,明德笃行”这一中心,深入挖掘古镇文化内涵,引古镇文化进校园,依托校本研究课程及其平台,多方面多角度地学习古镇文化,最后又服务于古镇,从而构建了“一个中心,一条线,一个面”这样的基于古镇文化传承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群模式。(见图2)

图2:基于古镇文化传承的活动群的影响辐射图

2.促进了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

“前童味”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有明显效果。不仅如此,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能力也提高了,已然能够欣赏、感悟,从而理解前童古镇文化中所蕴含的精神力量和独特魅力,并且能够将所学知识通过各种方式展现出来,学生综合素养得愈加良好和全面发展。如:《创意布贴画》获得央视少儿频道周冠军;“舞狮队”多次获得浙江省龙狮锦标赛一等奖及全国二等奖和两个全国三等奖的好成绩。除此以上学生团体项目获奖,还有其它的个人项目也非常突出。

总之,“前童味”综合实践活动群具有极大的育人功能,通过综合实践活动群的项目实施,有效改善地学生的行为习惯,提升了学生的各方面素质,对学生的能力发展是有很大助益。今后,在育人的根本目标下,希望能将优秀传统古镇文化与现代教育理念更有机融合,将学习、传承、创新三者兼顾,培养更全面发展的“儒雅少年”。

【参考文献】:

[1]吴筱全主编.要素与内涵[M],浙江:宁波出版社,2013.11.

[2]刘志宏.《校本课程开发》[M].湖南教育出版社,2002.

[3]童西军,蒋善学.《前童行会》[M].中国文史出版社,2012.

[4]杨培禾.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与教学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5年版,第87-8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