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优质护理在临床护理服务中的临床实践

王雪晶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  山东 莱州  261441

【摘要】目的:进一步做好护理服务方面的工作,促进护理质量的提升,帮助患者,更好地为患者进行服务。方法:根据卫生部下发的文件对护理工作进行指导,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方面的活动,进而根据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作所进行的评价和质量评分,从中寻找出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工作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进行改善,促使护理人员的护理工作更加优质。结果:经过高质量护理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病人对病人的满意度是84.85%,然后才能提供高质量的服务。在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后,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了98.48%,而在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后,病人的满意度比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前要高。而且,在实施了高质量的服务后,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比实施高质量的护理前要高,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实施优质护理活动,护理人员的护理质量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对于医患之间关系的改善,也起到了一定的帮助,从而使得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工作有了更高的满意度。

【关键词】优质护理服务;临床护理;满意度

作为医院整体服务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人员护理质量的好坏,对于促进医院的进一步发展,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只有进一步提高对于患者的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从入院到出院的全方位、立体式医疗及护理服务,对于改善医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有着极大的帮助。因此,为了做优质护理服务方面的研究工作,本文对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积极开展的优质护理方面的活动进行了深入的探究,并且对护理人员和患者进行了相关的调查工作,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其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于2023年1月至2024年1月积极开展了优质护理方面的活动,并且在活动开展前后选取了66例患者进行相关的护理工作。其中,拥有男性患者36例,年龄为20-57岁,平均年龄为(38.5±18.5)岁。而女性患者则拥有30例,年龄为22-61岁,平均年龄为(41.5±19.5)岁。医院所选择的患者全部拥有清醒的意识,没有精神方面的障碍和语言方面的障碍,并且入院时间都在一周以上。

1.2实施方式

医院对医院中的各个科室进行严格的检查,对所有科室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充分的调查和了解,进而从中选择了一部分科室作为优质服务示范单位,通过与之签订承诺书的方式,监督部分科室进行优质护理服务的工作。

1.3观察指标

医院在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前后,通过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进行比较,进而对护理人员进行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工作。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主要通过满意、一般、不满意的形式体现出来。而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满意度方面的评分,则通过0-5分的形式表现出来。其中,5分为满分,患者对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越高,则评分越高,从而通过相应的方式,对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护理前后的评分进行比较。

1.3统计学分析

利用SPSS17.0软件分析本文中产生的数据,若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经过对高质量护理前后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在对病人实施高质量护理之前,有46名病人对护士的护理工作感到满意,10名病人认为护士的护理工作很普通;所以,在实施高质量服务之前,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是84.85%。在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以后,仅有一名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感到不满,65名病人对护士的工作感到满意,病人对护士的满意度达到了98.48%,在实施了优质护理以后,护士们的满意度要比实施优质护理前要高得多。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比较(%)

例数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优质护理前

66

46

10

10

84.85(56/66)

优质护理后

66

64

1

1

98.48(65/66)

P值

<0.05

2.2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

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优质护理工作,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满意度方面的评分主要包括护患沟通、操作技术、病区管理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评分。而在进行优质护理之前,其四项的评分分别为(3.54±0.21)分、(3.77±0.46)分、(3.88±0.29)分、(3.44±0.36)分,而通过优质护理之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方面的评分则变为了(4.69±0.52)分、(4.98±0.44)分、(4.69±0.56)分、(4.59±0.66)分,通过优质护理后满意度的评分明显高于进行优质护理之前的评分,两者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优质护理前后患者对于护理人员护理工作满意度评分的比较(分)

例数

护患沟通

操作技术

病区管理

健康教育

优质护理前

66

3.54±0.21

3.77±0.46

3.88±0.29

3.44±0.36

优质护理后

66

4.69±0.52

4.98±0.44

4.69±0.56

4.59±0.66

P值

<0.05

<0.05

<0.05

<0.05

讨论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显著提升,同时由于人们对于医疗服务也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护理人员在对患者进行护理方面的工作时,必须提高对患者的护理质量唯有如此,病人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才能使病人与护士的感情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使病人与病人的感情得到更好的发展。所以,在实施病人的治疗过程中,要采取高品质的护理方法,才能改善病人的医疗品质。在传统的护理工作中,有很多患者和过多的义务人员也参与到护理服务中,从而使患者出现问题时无头绪的四处咨询,但各个部门互相推诿的现象发生,这是临床护理经常出现的难题之一,而临床护理路径则为医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沟通形式,减少了许多中间环节,从而使护患关系更加密切。还要对护理人员进行考核。护士长负责临床护理路径的成效管理者,参与变异的分析和效果的评价,随机进行检查,考核的内容包括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对护理工作的执行情况。按照患者的具体需要进行评估、评价,对变异的情况及时反馈,从而能早日的把患者的病情发展仍然在临床护理路径的控制范围以内。实施高品质的护理,才能让病人更好地为病人服务,提升护士的品质。高质量的护理工作有助于提高护士在执行生命关怀方面的能力,使护士回到了原来的状态,增强了服务观念;加强与病人的交流技能,积极地进行人性化的关爱,对护士在认知上的偏见进行矫正,从而更好地理解高质量的护理的含义。所以说,要想提升护士的综合素质,优化医疗服务,强化护理管理,是提升护理品质和病人满意度的一个突破口,也是一个需要不断深入探讨和研究的课题,更好地为病人服务。因此,护士做好病人的护理工作,既能帮助病人恢复健康,又能提高医院的医疗品质;这对医院的发展,也是大有裨益的。经本院开展的调查表明,在进行了高质量的护理后,病人对护士的满意程度比做高质量护理前要高。而且,在实施了高质量的护理后,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程度比实施优质护理以前要高,比较起来,有非常大的差别(P<0.05)。由此可见,开展高品质的护理工作,能提高护士的服务品质,增进病人与病人的关系;因此,病人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较高。总之,高品质的护理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病人的健康发展,并提高了医院的医疗品质。

【参考文献】

[1]刘学英,胡鸽,邓雪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的效果观察[J].现代临床护理,2011,9(8):60-63.

[2]段丽丽,康晓凤,李莉.住院病人与护理人员对优质护理内涵认知的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1,4(5):223-224.

[3]于冬梅,杨亚娟,卢根娣,等.表格式护理电子文书的研制与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1,10(5):86-87.

[4]刘义兰,王桂兰,任小英,等.优质护理的指征:住院病人观点的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14,39(9):641-643.

[5]叶名芳,邵东芳,李若云,张瑜,钱雅楠,李贺.优质护理服务在临床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全科医学.2013,10(09):26-27.

[6]冯璐.优质护理服务在患者中的临床探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12(26):41-42.

[7]田翠平,李国俊,王万玲,田翠英.转变产时服务模式提高产时保健质量[J].中国妇幼保健.20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