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评价加减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

许焕利

大兴区瀛海医院  北京市  100176

摘要:目的:心悸患者治疗过程中,探究加减炙甘草汤的应用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于我院中医科收治,具体构成为:80例心悸患者,分组后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指导原则为:随机数字表法,经调查发现,两个组别筛选心悸患者均在同一时间入院,即:2022年8月至2023年1月;在治疗阶段,将稳心颗粒为对照组提供,加减炙甘草汤加稳心颗粒为实验组提供,每个组别中,纳入心悸患者40例,比较最终疗效。结果:(1)实验组展开调查,参与研究的心悸患者和对照组比较,疾病症状评分在治疗前差异小,P>0.05;治疗后,两个组别测定数据为(1.33±0.25分)、(0.42±0.18分),比较结果中,实验组更低,P<0.05;(2)治疗总有效率计算后,实验组(95.00%)VS对照组(80.00%),测定数据有更高表现,P<0.05。结论:临床治疗阶段,加减炙甘草汤的应用有确切效果,对于心悸患者来说,可较好地减轻自我疾病症状,提高总有效率,具备较高推广价值。

关键词:心悸患者;疾病症状评分;治疗总有效率;加减炙甘草汤

心悸,为心血管疾病的主要症状之一,从基本诱因来看,临床上包括:心律失常、心脏神经症、心脏搏动增强以及精神过度紧张、剧烈运动、吸烟饮酒等,一旦发生,会对患者生活质量、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威胁[1]。因此,本文研究需将减轻心悸症状,提高预后恢复效果作为目的,而后选取有效治疗药物进行干预[2]。在以上背景下,本文研究活动将抽取80例心悸患者作为参考,主要探究加减炙甘草汤的应用价值,详情整理后阐述如下。

1临床资料和方法

1.1基础资料

本次研究活动中,筛选研究患者被明确诊断为“心悸”,抽取时间调查后,开始于2022年8月,结束于2023年1月,而后根据随机数字表法指导,将符合入组条件的80例患者划分组别,具体包括:对照组、实验组,每个组别资料如下。对照组:共计40例样本,性别组成中,女患人数、男患人数统计后为18例、22例,年龄调查结果中,上限值65岁,下限值35岁,计算平均数值后为(50.09±2.33)岁;实验组:共计40例样本,性别组成中,女患人数、男患人数统计后为17例、23例,年龄调查结果中,上限值63岁,下限值38岁,计算平均数值后为(50.54±1.89)岁。在以上基础资料(性别组成、年龄调查结果)方面,均衡对比两个组别测定数据,心悸患者无差别性,P>0.05。纳入标准:(1)纳入研究患者需对研究药物耐受性良好。(2)参与研究人员知晓相关内容,自愿参与研究活动。排除标准:(1)严重心脑血管疾患的心悸患者;(2)对研究药物耐受性较差,或最近接受过其他药物治疗的患者。(3)随访时间小于五天、自愿退出研究的心悸患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心悸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纳入研究活动的心悸患者治疗时,临床上提供稳心颗粒,具体剂量为:1袋/次,3次/日,口服途径用药,服用时间:1个月;分析后,药物信息为:稳心颗粒,规格:5g*9袋/盒(无蔗糖),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10950026;

实验组:提供稳心颗粒、加减炙甘草汤,主要内容包括:(1)稳心颗粒,采取口服途径给药,1袋/次,3次/日;(2)加减炙甘草汤,基础方调查后,药物组成有:10g炙甘草、20g生地黄,12g丹参、15g党参、15g枣仁、9g桂枝,10g麦冬、6g阿胶;加减方药物组成:失眠重者可加龙齿15g ,心气不足可去党参加人参6g,心阳偏虚者去桂枝加肉桂5g。临床治疗过程中,工作人员需结合心悸患者具体情况进行药物加减,在煎煮后取药汁饮用,200ml/次,分2次服用,1剂/日,治疗时间:1个月。

1.3评价指标

1.3.1心悸患者中,采取不同治疗方案干预后,比较两个组别疾病症状评分,该过程中,测定数据高低与患者心悸症状成反比关系;

1.3.2比较治疗有效性,在两个组别筛选心悸患者中进行调查,主要包括:无效级别、效果一般级别、效果明显级别。

1.4统计数据

调取本研究计量资料后,()为代表形式,调取计数资料后,(%)为代表形式,全部数据处理时,采用软件SPSS25.0版本完成,临床检验时,用T、X2获取结果,在两个组别中,P<0.05表示数据差异明显。

2结果

2.1疾病症状评分

心悸患者展开调查,关于疾病症状评分比较,治疗前无区别,P>0.05;治疗后,实验组较对照组有更低显示,P<0.05。详见表1.

表1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疾病症状评分(

具体组别

治疗前(分)

治疗后(分)

对照组(n=40例)

3.24±0.18

1.33±0.25

实验组(n=40例)

3.29±0.22

0.42±0.18

T

1.113

18.683

P

0.270

0.000

2.2治疗有效性

对照组和实验组中,关于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得出:后者高于前者,P<0.05。详见表2.

表2 比较对照组、实验组治疗有效性(%)

具体组别

无效

效果一般

效果明显

总有效率(%)

对照组(n=40例)

8(20.00)

15(37.50)

17(42.50)

32(80.00)

实验组(n=40例)

2(5.00)

17(42.50)

21(52.50)

38(95.00)

X2

-

-

-

4.114

P

-

-

-

0.043

3讨论

心悸,属于中医病名,在病因病机方面予以调查,临床上总结为:气血阴阳亏虚、心失所养、痰饮瘀血阻滞、心脉不畅等,会对患者身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3]

本次结果中,研究指标显示:疾病症状评分予以测定,治疗前的两个组别无差异,P>0.05;治疗后展开比较,实验组筛选的心悸患者更低,P<0.05;总有效率方面,心悸患者的统计数据为80.00%、95.00%,比较结果中,实验组高,P<0.05。具体分析为:面对心悸患者,稳心颗粒口服后,主要功效为:活血化瘀、益气养阴、定悸复脉;而加减炙甘草汤,为补益类中药方剂,临床调查后发现,方中包含的炙甘草能够补脾和胃,生地黄可滋阴养血、清热凉血,党参、丹参健脾益肺、活血祛瘀、凉血消痈,临床治疗时,辅以枣仁、麦冬等药物进行治疗,可从根本上调理患者脏腑功能,从而减轻患者疾病症状,缩短预后进程[4]

总而言之,心悸患者治疗阶段,加减炙甘草汤的应用效果更佳,显著表现在:减轻患者疾病症状,提高总有效率方面,推广价值显著。

参考文献:

[1]毛志雄,吴锦玉,许新容.炙甘草汤治疗心悸的临床疗效的回顾性分析[J].海峡药学, 2021, 033(006):165-168.

[2]赵琼. 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心悸的效果分析[J]. 当代医药论丛,2021,19(24):129-131.

[3]韩红,张洪霞,魏红玲.炙甘草汤加减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价值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1,15(12):206-209.

[4]张春霞,刘青,张望杰等.炙甘草汤加减治疗气阴两虚型心悸患者的效果及对心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21,28(4):439-440.

作者简介:许焕利(1986.2-),女,汉族,北京,大学本科,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内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