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针对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作用

张晓荣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453100

摘要:研究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模式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内科20211月至20221月期间收治的80名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这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护理措施应用常规护理,而研究组接受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模式的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对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上均表现出显著优势。研究结论:在神经内科的实际护理实践中,采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模式下的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升护理质量,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患者的满意度,具有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护理质量评估;满意度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大大推动了医疗服务品质提升。在现代医疗机构中,护理干预作为关键手段,对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康复进程至关重要。为了提升神经内科患者的护理水平,在临床护理中应用护理指引模式,不仅优化了传统护理方式,更推动了护理工作的创新和发展,护理指引模式的应用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从2021年1月开始,我院在神经内科病房引入了护理指引模式。为了对比护理指引模式和常规护理模式的效果,特选择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组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4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在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年龄范围在2075岁之间,体重在4890kg之间;教育程度包括本科1位、大专15位、高中14位、初中6位、小学4位。观察组40例患者应用护理指引模式进行干预,其中男性患者25位,女性15位;年龄范围在2176岁之间,体重在48至88kg之间,教育程度包括本科0位、大专18位、高中12位、初中7位、小学3位。所有患者经过CT检查确诊患有脑出血、脑梗死或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等疾病,符合神经内科的诊断标准。在研究中,我们排除了具有严重交流障碍、智力低下、精神疾病、文盲、未成年或在住院期间死亡或转院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后发现,在性别、年龄、体重、教育程度等方面,两组之间没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中,40名患者接受了常规的护理方法,包括日常关怀、情绪支持、健康知识传授以及膳食指导等护理措施。
   研究组40名患者实施了护理指引模式干预措施,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了个性化护理计划,实施了精准、具体的全方位护理措施。具体操作方法如下列所述。
    护理人员的外表应该保持整洁得体,举止亲切大方;对待患者要表现出热情,建立有效的沟通方式;掌握好沟通技巧,提供微笑服务;尊重患者的隐私,避免伤害患者尊严;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友好的关系。部分神经内科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可能会感到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在这种情况下,护理人员应当安抚患者情绪,提供专业知识,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从而积极面对治疗。护理人员应具备高尚的道德品质,拥有责任感、良知和使命感,致力于为患者服务。他们应积极参加科室内部的各种培训,掌握神经内科常见疾病的相关知识,以更好地为患者和临床治疗提供服务。在护理过程中,护理组主要采用护理指引模式,以全面、科学的评估患者情况,并根据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医师在此过程中需要进行有效沟通处理,解决出现的问题,以确保每位患者得到个性化的治疗,维护其身心健康。

1.3观察指标

比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并发症发生率,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了解病患及其家属对临床护理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三个级别:非常满意、基本满意、不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在实验中,我们使用了SPSS23.0软件来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数据以(n,%)的形式呈现,通过卡方检验进行分析;而计量数据则以均值±标准差(±s)的格式展示,并使用t检验进行分析。在统计学上,当P值小于0.05时,表明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服务满意度对比,详见表1,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n,%)

组别

不满意

基本满意

非常满意

总满意度(%

对照组(40

2(人)

17(人)

21(人)

97.35

研究组(40

12

19

8

86.52

2.2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研究组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n,%)

组别

压疮

肺部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

发生率(%

对照组(40

6

3

5

22.42

研究组(40

2

1

1

11.37

3讨论

近来,随着医疗技术的持续进步,护理服务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医护人员在实践中积极改良传统的护理方式,新颖的护理方式如温馨关怀和贴心服务也在临床领域广泛推广。在护理指南的指引下,医护团队制定了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全面照顾患者,并与临床治疗有机配合,为患者提供全方位关怀。

在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下,护理人员需要充分了解患者的个人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姓名、年龄、疾病种类、病程和治疗计划等方面;对患者的症状进行合理评估,如发现患者情况较为严重,应及时安排就诊,以免耽误病情;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其家属交流,努力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注重患者的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生活习惯和职业等因素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计划,帮助患者掌握相关疾病的日常预防和简单急救措施。
根据本次临床研究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和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上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表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表明,在神经内科患者中实施护理指引模式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焦坤,乔宏,吴志华.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中的应用价值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3,32:543-544.

[2]陈巧珊,林燕虹,黄晓君,陈静娜,沈锦娜.神经内科护理指引模式在神经内科临床应用中的作用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4,17:67-68.

[3]王俊霞.关于护理指引体系在神经内科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比较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4,19:224-226.

[4]李爱春,张倩.神经内科护理指引体系的应用价值[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8:132-133.

[5]杜静.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疗装备,2015,05: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