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探析

张慎军

枣庄鼎祥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山东省 枣庄市 277000

摘要:随着我国矿山开采力度的不断加大,矿山地质灾害问题日益突出,对矿山安全生产和地质环境造成了严重威胁。本文首先分析了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成因,然后从防治技术和环境保护措施两方面入手,探讨了如何有效应对矿山地质灾害,保护地质环境。

关键词: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环境保护;安全生产

引言

矿山地质灾害是指在矿山开采过程中,由于人类活动的影响,破坏了原有地质平衡状态,导致地质环境恶化,进而引发的一系列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仅威胁到矿山工人的生命安全,还会对周边地区的地质环境造成长期影响。因此,加强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工作,对于保障矿山安全生产、维护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1、矿山地质灾害的主要类型及成因

矿山地质灾害主要类型包括采空区塌陷、岩体滑坡、泥石流和地面裂缝,这些灾害的成因多种多样。采空区塌陷通常源于地下矿体被采空后上部岩层的失稳;岩体滑坡多因边坡设计不合理或开采方式不当导致;泥石流则常见于山区矿山,由大量松散堆积物和强降雨共同引发;地面裂缝多因地下水位下降或矿体采空而形成。这些灾害的成因主要可以归结为矿山开采过程中破坏了原有岩体的应力平衡,导致岩体失稳;矿山排水作业改变了地下水位的分布,加剧了岩体的应力变化;矿山废弃物的排放和堆积破坏了地表的植被覆盖,加剧了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发生;此外,矿山开采过程中的爆破作业对周围岩体和地质环境造成了破坏,增加了地质灾害的发生概率。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和减少矿山地质灾害的发生,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来恢复和保护地质环境,合理利用矿山资源,并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2、矿山地质灾害防治技术

2.1采空区塌陷防治技术

采空区塌陷是矿山地质灾害中最为严重的一种,往往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针对这一问题,可采取多种防治措施。首先,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布局至关重要。通过科学规划,确保开采活动的有序进行,避免过度开采和盲目开采,从而降低采空区塌陷的风险。其次,加强采空区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对采空区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安全隐患。同时,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预测采空区塌陷的可能性,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采用充填法、支撑法等工程技术手段,对采空区进行加固处理。通过充填采空区,增加岩体的支撑力,提高岩体的稳定性;通过支撑法,如采用锚杆、锚索等加固材料,对采空区进行支撑,增强岩体的承载能力。最后,加强矿山排水管理同样重要。通过合理控制排水量和排水速度,避免地下水位的大幅波动,从而减少对采空区稳定性的影响。

2.2岩体滑坡防治技术

岩体滑坡是矿山地质灾害中的常见问题,对矿山安全生产构成严重威胁。为了有效防治岩体滑坡,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合理设计边坡角度和坡度。在矿山开采过程中,应根据地质条件和开采需求,科学设计边坡的角度和坡度,避免边坡过陡,减少岩体滑坡的风险。其次,加强边坡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对边坡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边坡变形。同时,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预测岩体滑坡的可能性,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此外,采用锚固、抗滑桩等工程技术手段,对边坡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锚固技术,如采用锚杆、锚索等加固材料,对边坡进行加固,提高岩体的稳定性;通过抗滑桩技术,在边坡上设置抗滑桩,增加边坡的承载能力。最后,加强矿山废弃物的堆放管理同样重要。合理规划废弃物堆放场地,避免废弃物随意倾倒,减少对边坡稳定性的影响。

2.3泥石流防治技术

泥石流是山区矿山常见的地质灾害之一,具有突发性强、破坏力大等特点。为了有效防治泥石流,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加强矿山水土保持工作。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措施,恢复地表植被覆盖,提高土壤保水能力和抗侵蚀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泥石流的发生。其次,合理规划矿山废弃物堆放场地。选择地势平坦、排水良好的场地作为废弃物堆放场所,避免废弃物随意倾倒和堆积。同时,对废弃物进行分类处理,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此外,加强泥石流沟谷的监测和预警工作同样重要。利用现代监测技术,对泥石流沟谷的变形和位移进行实时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泥石流隐患。同时,建立预警系统,提前预测泥石流的可能性,为矿山安全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最后,采用挡土墙、排导槽等工程技术手段,对泥石流进行拦截和排导。通过挡土墙的建设,阻挡泥石流的流动;通过排导槽的设置,引导泥石流安全

排出,减少对矿山和周边地区的危害。

3、地质环境保护措施

3.1加强地质环境监测

为了全面保护地质环境,必须建立健全地质环境监测体系。这一体系应涵盖从矿山规划、开采到废弃的全过程。通过布置密集的地质环境监测点,利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对矿山开采过程中的地质环境变化进行实时、高精度的监测。这些监测数据不仅能反映当前的地质环境状况,还能预测未来的变化趋势,为矿山地质灾害的预警和防治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地质环境监测还能为矿山生产提供安全保障,避免因地质环境变化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3.2恢复和保护植被覆盖

植被是保护地质环境的重要屏障,它能有效减少水土流失、防止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发生。因此,加强矿山水土保持工作,恢复和保护地表植被覆盖至关重要。具体而言,可以通过植树造林、种草等方式,增加地表植被的覆盖率和多样性。同时,加强对现有植被的保护,防止人为破坏和过度放牧等行为。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改善矿山周边的生态环境,还能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和抗侵蚀能力,从而减少地质灾害的发生。

3.3 合理利用矿山资源

矿山资源的开采和利用是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方面。为了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地质环境的长期保护,必须合理规划矿山开采布局和开采方式。在开采过程中,应遵循“节约、高效、环保”的原则,避免过度开采和浪费资源。同时,加强矿山废弃物的综合利用,如将废石、尾矿等废弃物进行再加工、再利用,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和堆积对地质环境的影响。这些措施不仅能提高矿山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还能为地质环境的长期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3.4加强公众教育和宣传

公众是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力量。通过开展地质环境保护知识宣传和教育活动,可以提高公众对地质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地质环境保护的良好氛围。具体而言,可以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宣传周等活动,向公众普及地质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方法。同时,利用媒体、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引导公众积极参与到地质环境保护的行动中来。通过这些措施,不仅能增强公众的地质环境保护意识,还能推动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开展。

结束语

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通过加强防治技术研究、完善环境保护措施、提高公众环保意识等多方面的努力,才能有效应对矿山地质灾害问题,保护地质环境安全稳定。同时,这也将为矿山安全生产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何正岗.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策略探析[J].四川有色金属,2022,No.143(02):4-6.

[2]严梅.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探究[J].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21,39(08):164-166.

[3]李颖玲.探讨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研究[J].世界有色金属,2019,No.537(21):171+173.

[4]苑泉,张夏.矿山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措施[J].技术与市场,2020,27(11):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