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平台的医学科普知识管理策略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3

 

微信平台的医学科普知识管理策略与建议

张方圆 王素娟 张小婷

江苏泗洪医院  江苏泗洪223900

摘要:目的:提出以微信为基础的医学科学知识管理对策。方法:根据自己在微信科普工作中的体会,对目前利用新媒体平台开展医学科普工作的现状、特征和需要进行了分析,并对其进行了探讨。结果:对科学普及中的知识管理内容、维度进行了整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结论:以读者为中心的多维战略,在科普的主动、关注度、针对性、可控性、科学性、可读性五个方面,强化对医疗知识的管理与传播。这可以帮助使用者更好地感受到它的存在,从而改善其质量、效率和适用性

关键词:微信; 医学科普;策略;建议引言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越来越关注自己的健康,同时也越来越关注自己的身体。近年来,国家越来越重视健康。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要在公共政策的制订和实施中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促进生活方式、生态环境和经济社会发展方式的形成,将健康问题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并提出要建立健全的健康促进与教育体系,加强卫生教育的能力,普及卫生知识。

因此,提升市民对疾病知识的认知程度,进而实现健康促进和维护,是目前我国卫生事业发展的首要任务。与疾病诊治相比,医学教育具有更容易实施、收益显著、成本较低等特点,对“健康中国”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新媒体+传统媒体”的传播模式已是大势所趋,互联网及其衍生的社会媒体已是健康科普信息的重要传播与传播手段,能够有效地收集知识、传递共享、反馈交流等作用,对于加强疾病的管理,提升居民的健康素质,转变健康行为,达到早期预防和治疗的目的,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以微信为代表的新型媒体,已经成为了健康、科普、健康、健康等领域的主要力量,并且拥有越来越多的受众。然而,尽管许多医院和专科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但在操作和管理上还不够完善。通过对我院皮肤科(以下简称“我科”)微信公众号开展科普工作的实践,参考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开展该工作的几点措施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1加强医学科普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1)普及专家知识是必要的。提高居民自身健康管理水平,对提高全民健康管理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但是,在这种转换过程中,要有很好的写作技能,要把专业知识和科普语言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生成具有针对性的科普内容,从而增强读者的理解与把握能力。(2)庞大的观众需求量。随着人们的健康需求不断增长,公众对医学科普知识的关注也在不断提高,他们在注重医学科普知识的专业性的同时,也非常注重知识的精确性和实用性,而科普知识的品质也成为了读者选择的一个重要因素。(3)观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变化。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工作压力越来越大,时间越来越紧,而读书的时间却越来越少,这就使得读者们不得不挑选一些可读性强、自己感兴趣的、风格明显或者篇幅较短的科普知识。(4)在信息大爆发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目前,网络上的信息和知识已经出现了爆炸性的发展,尤其是微信等新媒介,为人们提供了一个便捷、粘性很高的知识平台,这也导致了医疗科普的激烈竞争,因此,如何让医疗科普知识更容易被读者接受,就必须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工作水平,不断地把每一条科普信息写出来。(5)深入开展医学科学普及工作的需要。深度是指科普信息的传播深度和广度,它是指科普信息被传播的时间长短,它的受众范围更大,所涉及的群体也更大;而广度则是指科普信息的转发量、重发量和媒体报导程度等,其传播速率愈高,则受众范围愈广。所以,加强信息的传播深度与广度,才能更好地发挥医学科普的作用。

2利用微信开展医学科普的优势

新媒介如微信,以其方便的操作,多样的方式,及时的交流,丰富的内容,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可和应用。据统计,2022年,全世界(尤其是中国)的微信使用人数已经突破8亿,这为医疗科普的发展带来了全新的机遇和平台。运用微信进行医学科普,有如下优点:(1)信息量大:微信的用户基础庞大,发展迅速,对医疗卫生的需求量很大;(2)灵活度高:微信可以为患者提供即时、双向的信息交流通道,以多样化的方式进行沟通,可以增强患者的健康教育和疾病控制能力;(3)受众面广:消息的传播迅速,通过订阅、二次传播等方式产生连锁反应,可以扩大受众面;(4)可及性:医务人员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对科普对象进行干预,使其获得更多的信息,获得更多的知识;(5)积极的:用户粘性很高,经过信息化的管理,可以对读者的需要和兴趣的喜好进行更深入的挖掘,从而推动了医疗服务的方式的转型,这对扭转被动的状况,也是一种积极的科普行为。

3我科开展微信科普工作情况

3.1微信科普工作情况

我科自2023年四月起开通了“ 科普动画视频对胃肠息肉围手术期护理”的微信公众号,每周都会进行一次更新和推送的图文资料,并对其进行科学的科普教育。截止到2024年一月二十四日,一共有85条图片和文字,总计有3803个粉丝,总共有72919个读者。

3.2微信科普工作成效

(1)公众号的粉丝数量持续增长,其中48%为机构用户,28%为省内其它地区用户,24%为外省用户,为全国范围内的用户,显示出了较好的地域及向全国的辐射状况;(2)专科知名度与门诊人数持续上升,2023年门诊人数为7574人次,与2022年的6009人次相比,增长26%;(3)建立新型的交流平台,缩短了医生与病人之间的距离,病人的反馈和网上的微信咨询数量都有所提高,从而降低了线下的教育负担;(4)加强了各专业人员在卫生教育方面的工作经验和教育能力;(5)病人对医疗疾病的了解程度提高了,病人的满意度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病人对自己的病情的控制能力也得到了加强。

3.3存在问题

(1)虽然微信的粉丝数量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很难分辨出忠诚粉丝的比例和他们的活跃程度,同时也不能估算从微信上转换来的新病人的增长量。(2)缺乏对微信公众号科普活动的益处的定量评估,无法客观地体现科普活动的成效,应研究适当的方法和指标;(3)需要提高使用者的资料使用率,以便更深入地了解病人的兴趣所在,从而推动科学普及工作的开展;(4)文字文字信息的专业性与科普性之间的平衡存在一定的难度,这就要求经营者提高新闻传播的多元化视角与信息转换能力;(5)运营资金和人员对微信科普平台的可持续发展和创新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需要加大对其的扶持力度。

4微信平台医学科普知识管理策略与建议

医疗科普的有效性,取决于医疗科普的活跃度、关注度、针对性等,其中,文字信息的控制体系、科学性、可读性等是直接影响到读者的积极阅读的重要因素。所以,要以读者为中心,运用多维策略,来提高医疗科普知识的品质与实用性,从而让读者们对其的重视与成长,让新媒体科普平台的功能得到更好地发挥,让医学科普教育更加有效。

4.1保持适当的活跃度

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之外,还要做好医疗科普工作,要建立一个合理稳定的信息推送和更新机制,比如一个月一次或者一个星期一次,保持一定的活跃度,这样才能吸引到更多的读者;不过,也不能太多太快地发消息,如果一天只有1到2条消息,那么就有可能让读者感到厌恶,从而取消了关注。

4.2把握良好的控制度

医学知识的科普化,要充分考虑到读者的接受能力,每一期的核心内容和长度都要受到严格的控制,不能让读者收到太多专业、太多知识的科普信息,从而造成不能理解和吸收的效果。一般来说,微信图文信息要做到简明扼要,要有重点,字数要控制在400-800个字以内,这样就能减轻读者因挑选信息、花时间阅读等不便,增加了读者的接受度。与此同时,还要注重科普知识的适切性,要以教育为主,防止太多的不合理的做法,比如诱导病人自己服用药物或者是进行治疗。

4.3符合社会的公益性

医学科普的目的是将正确的医疗知识与读者共享,增强读者对疾病的预防和治疗的认识,减少发病率,进而提高国民的健康水平,这一进程应该是在公益、中立、非商业性的立场和初衷下进行的,只有这样,才能满足公众的需要,保证他们的权利,持续得到公众的重视。

4.4衡量读者的关注度

通过评价每个科普消息发表后的阅读量、转发量,可以判断出公众对科普知识的接受程度与关注程度;开启读者评论功能,可以让读者和医护人员之间进行更多的交流和反馈,还可以搜集到一些读者对他们感兴趣的卫生问题,让医疗科普的节目和内容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同时也可以为进行循证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4.5考虑人群的针对性

通过对我国三级医院的新媒介传播内容的分析,得出了与医院新闻、临床信息等相比,医学科普类的新闻报道、阅读量和影响力都比较大,对疾病预防、养生、健康常识等方面的关注也更多。所以,在进行合适的调查之后,根据读者群体的组成来进行医疗科普的互动,只有这样,才能让不同的人的阅读喜好和需要得到满足。

4.6重视内容的科学性

医疗主体作为权威发布者,应该为公众提供科学、可靠的科普知识。而当前的微信医学科普来源众多,良莠不齐,发布者专业资质难确定,对医学科普的科学性和权威性造成一定影响。多数读者虽然通过微信获取信息,但部分读者会对网络资讯的可信度产生怀疑,因此,通过微信认证,并以专业、科学视角开展医学科普,提高信息的价值,才能促进读者之间的共享与传播。

4.7提升文稿的可读性

单纯的长篇幅文稿的传播效果低于可读性强的图文信息。因此,重视标题文字的设定,优化图文排版,做到版式简洁、色彩统一、层次清晰、字体适中等可吸引读者的眼球,图文并茂,综合运用文字、漫画、课件、动画、语音、故事、聊天等载体形式,强化个性化的写作风格可不断提升可读性,是吸引读者兴趣、确保读者黏度、提升科普深广度的关键。

4.8力求语言的生活化

由于大部分的医学科普受众都是非专业人士,所以在进行科普时,如果使用太多的专业名词,将会使读者感到很吃力。所以,在考虑到有效地传播医学知识和满足读者的健康需求的前提下,应该尽可能地把专业知识科普化、普及化,如果有必要的话,还需要与目前的社会环境相适应,把文字和语言变成生活化或网络化。

4.9增强科普的互动性

依托互联网平台开展的医疗科普活动,只是在文字信息方面对病人进行引导和教育,存在着反馈不够及时、互动不够充分等问题。在微信平台上,还可以开展实时资讯、线上微课、线下沙龙等互动活动,这能起到很好的补充作用,让我们的粉丝数量得到提升,让我们的科普工作的效率和成效得到更大的提升。

讨论

在网络信息爆炸的年代,医学科普也随之而动,以新媒介为基础,构建各类科普平台,可以将以往的宣传单、海报、讲座、义诊等机械而低效的方式加以改进。研究表明,利用微信对病人进行管理,可以促进医生与病人之间的沟通,使病人的就医过程知道率、健康知识的知晓率、病人满意度等都得到了提升。同时,还能让病人的依从性和生活品质得到提升,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因此,如果能恰当地使用新媒体平台,将会极大地提升科普的效果。同时,要充分理解医学科普与读者的健康需要、学科差异、文化背景等要素的内在联系,加强以读者为本,充分考虑到读者群体的特征和社会环境,对科普的方式进行恰当的利用,向读者提供通俗易懂、可读性强的医学科普知识。利用新媒体和互联网的力量,持续提高读者的体验,提高医学科普的品质和实用性,从而使医学科普的公益性和普及性得到充分发挥,促进“健康中国”战略的落实。

 


 

参考文献

[1]郭君艳.童趣化科普模型联合微信平台宣教对眼科门诊近视患儿检查配合度及复查依从性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科学,2023,46(06):61-63.

[2]郭娜.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剖宫产产后母乳喂养行为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23,21(31):140-143.

[3]项蕊,郭智慧,李会,褚鹿鹿,陈颖,李秋云.基于微信平台的同伴教育护理模式对糖尿病患者疗效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3,27(05):134-137.

[4]林少萍,杨轶.基于微信平台的IMB模式健康教育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患者中的应用[J].当代护士(下旬刊),2022,29(10):153-159.

[5]刘冬梅,褚延芳.微信平台健康教育在妇科快速康复护理模式中的应用[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2,9(05):121-125.

[6]陈周,卿萍.微信回访对根管治疗患者完成冠修复的复诊率及满意度评价[J].成都医学院学报,2022,17(01):63-66.

[7]陈柳云,李娜,陈小俊,吴耀业,姚典业,谢丽洪,欧阳秋怡,王萍,龚凤球.微信平台在手术室护士腰背肌锻炼治疗腰痛应用效果[J].实用医学杂志,2019,35(21):3399-3402.

[8]王宏斌,郑新瑞,安书杰,刘维,张珊红,任斌.依托微信平台开展医疗安全(不良)事件管理[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19,26(03):47-48.

[9]张凤坤,马骏.微信平台在永久性结肠造口患者全程护理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临床护理,2018,10(02):129-133.

[10]易菁,马远珠,李志云,赵庆国,刘国成.基于微信平台的孕妇学校教育在提高产后母乳喂养率中的应用价值[J].广东医学,2017,38(12):1944-1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