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

葛星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国土综合整治中心,新疆乌鲁木齐市,830002

摘要:现阶段,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作为一项综合性策略,对土地管理具有重要意义。在城市化进程中,土地的合理配置和有效管理显得尤为迫切。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不仅仅关乎土地的规划与开发,更涉及经济结构的优化、生产效率等多方面内容。本文章从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原则入手,分析了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现状及策略,以期为业内相关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生态修复

引言

随着人口不断增长,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我国耕地保护形势日益严峻,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土地综合整治作为促进国土资源合理利用、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重要手段,在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生态环境和景观格局方面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近年来,土地综合整治的生态环境问题受到广泛关注,如何将生态修复方法运用到土地综合整治规划设计中,维持和改善生态服务价值已成为研究的重点。

1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规划原则

生态化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除了要遵循常规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原则以外,还需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尊重自然规律原则。实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必须以不破坏生态系统为主要前提,不能盲目改变各类用地的形状、格局以及强调景观的集聚度,要通过微观层面的内部改良和增加各用地类型的联系度来改善景观格局。(2)整体性原则。规划设计过程中应该把项目区作为一个整体单元来考虑,考虑具有较强生产功能的景观要素的同时,兼顾具有较高生态环境保护价值和文化服务价值的要素,谋求项目区的整体最优,以构建一个结构和功能完善的农业生态系统,兼顾、协调和统一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3)因地制宜的原则。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要充分考虑区域条件的差异,根据不同区域的地形地貌、土壤条件、灌排条件、农业产业、经济发展水平等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及存在的生态问题,针对性提出相应的措施。(4)人地关系协调的原则。开展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要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最小程度的干扰、破坏生态环境,协调好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过程中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促使人地和谐发展。

2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推进中现状分析

当前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各级政府与各部门之间的协同合作机制存在缺失。部分地区仍由自然资源部门单独推动工作,相关政策未能完全打通,导致政策效益不明显。各级政府的带头引领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缺乏以自然资源部门为主导的工作机制,未能建立起各部门之间高效的协同合作机制。这种缺失导致了资源的分散利用和协同推进的困难,影响了整治与修复工作的整体效果。在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中,存在技术手段和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一些地区缺乏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设备,无法高效进行土地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工作。同时,缺乏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才,导致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受到限制。这不仅影响了工作进展的顺利性,也限制了整治与修复工作的效果和成效。

3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实施策略

3.1社区参与

社区居民作为当地土地和生态环境的直接受益者和关注者,其参与不仅能够为项目提供宝贵的信息和见解,还能够增加项目的社会可接受性,从而提高项目的成功率。社区居民的知识和经验是宝贵的资产。他们通常对当地土地的特点、历史和生态系统有着深刻的了解。他们可以提供关于土地利用历史、土地资源状况、生态问题等方面的重要信息。这些信息对于项目的规划和决策至关重要。例如,在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中,社区居民可以提供土地所有权和使用情况的详细信息,有助于土地资源的科学配置。在生态修复项目中,他们可以分享关于生态系统健康状况和生物多样性的观察和见解,有助于明确生态修复的重点和目标。当社区居民积极参与项目决策时,他们更有可能接受项目的结果,并在项目的执行过程中提供支持。这有助于减少潜在的冲突和抵抗,促进项目的顺利实施。

3.2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

加强宣传和教育工作是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作的重要策略,必须通过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组织培训和宣讲会等方式,全面提高基层政府和员工的思想认识,增强他们对工作的理解和支持,激发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意识,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首先,开展宣传活动,制作宣传册、海报、宣传片等形式,向广大群众普及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相关政策和措施,利用媒体渠道,包括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广泛宣传相关知识,提高公众对工作的认知度和关注度。

3.3科技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新兴技术为这一领域提供了强大的工具和方法,有望在土地资源管理和生态监测方面实现革命性的突破。遥感技术可以提供详细的地表信息,包括土地利用、植被状况、土壤类型等,使决策者能够更好地了解土地资源的现状。这对于规划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监测生态系统变化以及评估生态系统健康至关重要。高分辨率的遥感数据能够捕捉到微观变化,帮助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人工智能可以通过分析大量数据,预测土地利用的变化趋势,识别潜在的生态风险,并优化土地利用规划。例如,机器学习算法可以根据历史数据和环境因素预测未来土地需求,帮助决策者制定更科学的土地综合整治策略。此外,人工智能还可以用于生态系统的监测和管理,识别生态问题并提供智能化的解决方案。

3.4强化环境监测与评估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网络,包括监测站点布局、监测指标选取和监测数据采集等。监测内容应覆盖土壤质量、水资源状况、生物多样性等关键要素,以全面了解土地综合整治工程对环境的影响。采用现代化的监测设备和技术手段,实时收集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相关的环境数据,然后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及时掌握环境变化趋势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决策提供依据。在土地综合整治工程规划和实施前,进行全面的环境影响评价,评估工程对生态系统、水体、空气质量、社区等方面的影响程度,然后根据评价结果,制定相应的环境保护措施和管理计划。针对可能存在的生态风险进行风险评估和应对策略制定。通过预测分析、风险评估模型等手段,识别潜在的生态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减轻、修复或补偿。加大对土地综合整治工程的监管力度,确保项目按照环境规范和法律法规进行。建立健全的环境执法机制,对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追责和处罚,维护生态环境的合法权益。通过强化环境监测和评估,可以及时发现和解决土地综合整治工程中可能存在的环境问题,确保项目的可持续性和环境友好性。同时,这也有助于增强公众对生态文明建设的认知和支持,形成社会共识,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是当前社会发展中的重要课题,对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文章对新时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策略的探讨,深刻认识到政府主导部门协同、资金投入与社会资本引入、宣传教育和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等方面的重要性。只有通过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才能实现土地资源的优化配置、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和人民生活质量的提升。必须要加强此方面的研究工作,保证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更加科学和有效,为建设美丽中国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贡献更大力量。

参考文献

[1]赵磊.土壤修复技术在生态型土地整治中的应用[J].现代农业科技,2021(23):145-147.

[2]边婷.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综述[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20(24):72-73.

[3]助推乡村振兴战略促进生态文明建设——浙江省全面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工程[J].浙江国土资源,2019(7):27-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