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灾害的治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地质灾害的治理

邢伟

山西中阳华润联盛苏村煤业有限公司 山西 中阳县 033400

摘要:现阶段,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引发的地质灾害,在各地频发,不仅造成了区域环境污染、破坏生态系统,还严重威胁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为确保居民安全,提升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本文从地质灾害影响及形成诱因着手,提出地质灾害治理措施,包括矿区塌陷治理措施、泥石流防治措施以及边坡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建设,以供参考。

关键词:地质灾害;诱因;治理措施

引言:在我国经济体系发展过程中,物质资源的开发,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过度开发致使地质环境不断变化,地质灾害现象频发。基于此,在地质资源开发过程中,应全方面了解地质灾害诱因,实施有效预防,面对突发性地质灾害,设计相应防治措施预案,为我国经济发展提供保障。

一、浅析地质灾害影响及诱因

(一)地质灾害影响及分析

地质灾害是由于自然因素和人为活动共同引起,通过崩塌、滑坡和地裂缝等地质活动形成灾害,给人民群众安全造成威胁、对家园造成破坏。根据数据显示,目前各地地质灾害常以突发性形式发生,伴随隐蔽性和破坏力强的特点。但同时,在地质灾害发生前,地壳地表活动会加剧,因此,掌握地质灾害前兆,可有效降低损失[1]

对自然资源开采时,应时刻注意岩石是否发生开裂,土地上隆和植被异常生长情况,在这些现象出现时,易发生山体滑坡或崩塌。同时,泥石流作为山体滑坡和崩塌的衍生灾害,应关注灾区是否形成多级阶地,避免造成二次损失。

(二)常见地质灾害诱因

对各地地质灾害调查分析,常见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山体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当对矿产资源大量开采时,会导致矿区山体结构不稳,当构造区承受大部分压力时,对地质深层造成破坏,地质结构发生变化,易发生山体崩塌。对地下矿产开采,地面变形程度会不断增加,出现开裂,导致山体滑坡。同时,开采过程中,若地质结构遭到破坏,影响地质平衡,地质含水层会大量外涌水资源,造成污染,致使山体塌陷和沉降,为矿产资源企业带来损失。泥石流灾害经常发生在复杂的环境中,例如沟谷深壑中,这些地区在冰雪融化或遭遇暴雨、暴雪天气后,山体地表产生大量径流,当径流向山下流动,会引发山体、石块和泥沙运动,引发极具破坏力的泥石流灾害。

二、地质灾害治理措施

(一)矿区塌陷治理措施

矿区、道路偏坡和已经采空的区域,是塌陷事故多发区域,此类事故的发生,会威胁人员安全,同时对采矿设备造成损害,因此要对矿区塌陷地质灾害进行有效的治理措施,可注重采取预防和治理等治理措施降低事故发生率。通过设置警示标志和围栏等措施,对易发生崩塌地质灾害的区域采取隔离措施,使危险区域人员减少。再从治理角度出发,清理危险岩土,采取人工开凿、爆破的方式对岩土进行处理。同时,塌陷地质灾害包括地面塌陷,地面塌陷的防治措施。在开采矿业资源前,对开采地区全面勘查,计算发生地面塌陷的概率,了解引发地面塌陷的诱因加以预防。合理调整巷道顶板位置,对采空区填充,才能有效预防地面塌陷的地质灾害发生。在治理地面塌陷过程中,采用回填的方式对塌陷区域处理,尽量充填压实。另外,为更好地治理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可将排水沟设置在塌陷区域外部,收集雨水,避免塌陷区域二次沉降。

(二)泥石流防治措施

泥石流灾害不仅会导致大量环境资源被破坏,还会威胁人民群众人身安全,因此,应注重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首先,面对容易发生泥石流的地区,当地部门可设立应急小组,设计方案,再通过科学技术分析,对地区采取位移监测,若出现位移趋势,立即启动预案,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其次,按照山体凹坡大小和地质结构修建防护堤,降低泥石流的冲击力,减少对村庄和群众带来的危害,修建排水系统,避免水资源大量进入山体,加剧泥石流灾害。最后,使用生物措施治理,修复泥石流区域生态环境,治理水土流失,种植大量植被,使山体结构稳固,不仅可以从根本上减少泥石流灾害发生,还能在灾害发生时形成自然环境隔离网,减少泥石流灾害破坏。同时,由于泥石流灾害多数是由强降雨引发湍急的水流形成的,故在夏季雨水偏多季节要对泥石流灾害多加预防,相关部门要严格落实预防政策,加强治理[2]

(三)边坡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1.山体滑坡治理措施

山体滑坡灾害多数出现在矿产环境中,由于开采矿产资源利用露采剥离方式,导致矿区各地堆放着大量岩石。若岩石堆放结构松散,会加剧山体滑坡灾害的发生。首先,为预防山体滑坡发生,可在堆放岩石时将堆土和石块压实,按规整结构排列,同时设置挡土工程、修建排水设施。其次,根据资料显示,在治理山体滑坡灾害时,工程治理效果最为显著。因此可合理设置支挡工程,对地下水和地面水流进行管理,降低水资源对地质环境的影响。利用焙烧法或灌浆措施,使容易滑坡区域外形加以改变,降低山体滑坡事件发生的概率。最后,通过监测层面分析,对山体滑坡灾害预测,通常情况下,利用位移监测或地下水监测,有利于观察区域的地壳活动是否加剧,最大程度上减少山体滑坡灾害带来的损失。

2.边坡崩塌防治工程建设

在防治工程建设时,勘测边坡整体结构,对不平衡的结构采取人为加固,防止施工期间出现边坡崩塌。再具体分析岩体周边情况,是否发生岩石开裂现象,计算边坡整体稳定性。工程建设过程中,对边坡土墙削坡,将外观形体修正,稳定边坡结构。开挖时,先行处理不规则土层,回填凹陷土表,保证平整度。同时做好排水处理,为后续钻孔操作和连接梁的施工提供保障。在边坡完成工程建设,避免边坡崩塌灾害的发生,为矿产资源开发提供安全环境。

结语:综上所述,对常见地质灾害进行诱因分析,基于此,对易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合理勘测,采取有效预防和相应的治理措施,落实与生态环境系统的整合工作,保护地质环境,提高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安全性,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王世龙.地质灾害诱因分析及防治措施研究[J].冶金管理,2023(15):105-107.

[2]周莉.泥石流地质灾害治理工程施工[J].冶金与材料,2023,43(05):7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