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图书馆实现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4

高校图书馆实现文化育人的实践路径探索研究

马骁捷 杨子杨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陕西省西安市  710071

摘要  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高校图书馆作为学校重要的文化阵地,如何更好的实现文化育人的实践是重要课题。本文梳理了高校图书馆已经开展的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的特点,总结梳理了现阶段文化育人活动的实践路径,对于未来文化育人活动的如何持续优化进行探讨与展望,以期对于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文化育人实践活动时提供可借鉴的活动思路和开展方向。

关键词  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阅读推广

前言:在文件《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高校肩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使命。现阶段高校已经从课堂、文化、实践和管理等多方面发力布局文化育人实践框架,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弘扬爱国主义和民族精神,在社会实践中培养创新创业的时代精神,在思想宣传中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校图书馆是学校信息交汇与共享资源平台,自然而然的承担起作为引领校园文化发展的重要一环。在现阶段信息化和智慧化不断提升的教学育人环境中,高校图书馆应自觉强化在知识服务、科学研究、文化育人、智慧引领等方面的作用,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在校园内外发挥其具有社会意义的文化导向与影响力。

1高校图书馆实现文化育人的实践的作用意义

中华民族的血脉里流淌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基因,在时代变迁中一代又一代丰富着人民的精神家园。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发展的基石与根本,教育一定离不开文化的传承,而现代社会中高等教育更是文化传承的重要源头。在传承优秀文化的同时要做到时时创新,与时俱进的推动才能跟上时代新青年前进的脚步,不落后于时代的洪流。大学是一个国家的精神高地,是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资源阵地。高校图书馆的书海典籍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人文、历史、科技等等知识与思潮百家争鸣汇聚碰撞的思想宝库。图书馆,不仅是最安静独享时光的角落也是涌动着最活跃的思想的殿堂,它保存着文明的火种,也滋养着未来的新知。高校图书馆作为培育新时代年轻人的第二课堂,更要以履行文化传承创新为己任,不仅要做到满足广大师生读者对于文献需求的基本功能,更应通过多元化创新方式,利用新兴机会和资源,积极宣传、科普、推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使优秀文化源远流长,潜移默化的在高校校园内迸发出蓬勃生机。笔者按照面向群体的不同对于当下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进行归纳总结,以期对于高校图书馆在进行文化育人实践活动提供可借鉴的开展方向与更清晰的思路梳理。

2高校图书馆现阶段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研究

2.1面向广范读者的文化品牌塑造

在面向广泛读者群体时,塑造高校图书馆文化专题品牌有助于提升与延伸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号召力与影响力。高校图书馆现阶段文化品牌塑造主要集中在阅读推广类、线上线下展览类、名人讲座类。阅读推广是高校图书馆经过多年实践经验的传统方式,在多元新媒体的助力下不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对于优秀文化的阅读推广可以更好的引领当代大学生领悟与感受来自先贤前辈的智慧火花,同时也会更珍惜当下时代的种种际遇,激发对于作为新时代青年有担当有信心的复兴大任。作为国内最高学府之一,清华大学图书馆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让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的号召下,开设了图书馆古籍阅览室,取名“观止堂”,截至目前开启了“观止学堂”、“观止堂晒书节”、以及“观止堂书友读书会”三项系列文化品牌活动,将这些珍贵的古籍文献资源充分利用与转换成培育充满文化自信的高素质人才的文化力量。诸如此类对于文化品牌推广的案例还有中国人民大学“书香人大杯”中华经典美文诵读、“读史读经典” 微电影大赛,重庆大学涂山窑、青花瓷、郎红系列瓷作品、川剧艺术展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拓片展览等,由此看出现阶段高校图书馆在弘扬传统文化上的宣传着力点可以侧重于文化品牌的塑造和延伸,通过这种对于新热点与优秀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的结合,抓住新时代年轻人关注点的同时也充分实现了图书馆的文化价值,也加深了图书馆作文文化宣传阵地的重要位置。

2.2面向高校学生的第二课堂体验

面向高校学生群体时,打造多维度多元化的第二课堂体验有助于加深与扩大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实践性与综合性。高校图书馆现阶段第二课堂主要集中在嵌入课程、传统文化体验活动、课后参观实践。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展了古籍装帧实践的嵌入课程学习,近距离接触古籍制作工艺极大的激发了同学们对于优秀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与文化自信。南京大学在2022年的读书节开办了“化浆为纸,古法传今”蔡伦造纸DIY、亲手制作手工书的雕版印刷体验活动,以及古籍修复培训,让师生同学们在动手实践中体会并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的魅力与奥妙。现如今,高校青年学生越来越流行“新中式”,“国潮”“汉服热”等与文化传承相关的热点议题,从中可以看出我们国家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前景已经不再是纸上谈兵,而是正在以多元化的新鲜血液融入年轻人的生活中去。高校图书馆开展文化育人,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图书馆各项事业发展建设是时代要求,也是发展的必然趋势。同济大学图书馆开展“传统文化之夜”体验活动,包括品茶、古琴表演、诗词赏析等传统文化活动,这种对经典文献或文化技艺的模仿和再现可以最直观的让同学们体会到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深刻魅力[1],通过面向高校学生的第二体验课堂助力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布局与发展。

2.3面向图书馆员的文化环境建设

面向图书馆员群体时,开发文化环境建设有利馆舍打造更加牢固的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基础。图书馆员是建设和发展图书馆事业的重要人力资源与优势,因此推进图书馆文化育人建设,不仅要向外发力打造长期有品质的育人文化品牌以及灵活有趣的第二课程服务好师生群体,同时也要向内做好资源发掘和优势积累。图书馆馆员要承担对于图书馆文化空间建设的重要任务,通过独具特色的人文空间才能更营造出一种文化氛围,使得师生读者在进入图书馆产生交互的过程中就可以感受到浓浓的人文气息和精神价值[2]。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的新馆内就设立有红色文化讲习所和文化学习空间,这种基于文化传承下的多样化图书馆空间设计可以潜移默化中加强师生读者的文化认知和重视程度,也为图书馆打造育人基地给予空间与环境的支持[3]。同时图书馆员也应充分对于馆内古籍历史资源进行开发与宣传。湖南大学图书馆挖掘当地特色优秀文化与历史记忆,自建湖南民俗数据库和湖南人物库。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图书馆则根据自身带有红色基因的军校特色出发建立西军电文库,收录和保存建校以来优秀校友的学术精华与著作成果。高校深挖自身特色不仅可以表彰留存珍贵历史,也是现代大学文化精神百花齐放的育人魅力,让师生读者可以更加直观的接触到前辈的精神与文化,潜移默化中提高图书馆文化育人的感染力和影响力。

3高校图书馆现阶段开展文化育人实践开展特点

3.1 立足文化自信,建设长期文化专题推广

优秀的传统文化和催人奋进的红色文化都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理念和积极的思想观念具有促进作用。图书馆在文化育人的脚步下应首先坚定文化自信,引导高校学生建立文化自信,鼓励高校学生对于优秀文化的关注与重视。品牌文化活动既能使图书馆文化育人活动持久开展,又能在学生中产生一定的知名度,进而吸引更多的学生参与图书馆的文化传承及育人活动[4]。图书馆长期文化推广专题可以使读者与图书馆建立更深层次的情感联结与共鸣,促进图书馆整体文化形象的提升,更好的营造书香文化的氛围。北大图书馆已经建立起自身的长期文化推广建设,“图书馆文化工作坊”是从2017年开始的以文化艺术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至今已经推出8期,包含讲座、艺术展、书法临摹体验、古籍装订等。高校图书馆设置长期文化专题活动可以拓宽了图书馆文化相关主题的阅读推广活动形式与内容,给予图书馆文化育人阵地一个长期发挥新鲜想法与创意的平台,同时辅助我们的校园文化氛围的提升。

3.2融合学科服务,布局文化研究体验实践

高校图书馆拥有丰富的馆藏书籍与内容,可以为高校师生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从文化育人的角度出发,高校图书馆应主动与学院和其他单位积极联络,配合部署学校开发优秀文化及红色文化等创新性实践课程与活动。截至目前,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已与多所高校和其他单位联合举办了两次“全国大学生中华典籍文化保护与传承大赛”,让参赛者以学术论文的形式探讨中华典籍保护及传承发展的议题。该比赛涵盖装裱技艺、文献保存、古籍修复以及文创开发等主题,同时还有与“典籍文化保护与传承”、“海外汉籍回归”相关的建议和创意方案。这项竞赛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大学教育教学过程,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转型创新,并增进青年学生对中华文化精髓内涵的领悟,从而更好地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打下基础,也为高校图书馆布局文化研究体验实践做出很好的范例。

3.3依托资源优势,挖掘校史文化特色馆藏

新阶段各个高校都在着力建设特色馆藏与多元化藏品的展示,不仅可以拓宽图书馆的藏品范围,收集不同类别的文献资料和非书本资料,也可从优秀传统文化和红色文化为底色对于图书馆馆史和学校校史进行编撰和记录。高校图书馆可以更好的依托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空间和特色风格展示,像重庆大学图书馆复古风建设,营造文化氛围,成为学生热爱的读书自习空间,也成为学生校友的热门打卡点,可以有助学生校友自发的产生传承学校精神文化的自发传播者。在高校图书馆文化空间融合和再造的基础上,以空间的象征性传递文化的精神价值,以文化场景理论为指导,整合资源构建文化传承合力,加强与读者的参与互动[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的西军电文库打造了石凳一角亦是如此,还原了80年代西电学子以石凳为桌,在梧桐树影下勤学苦读的场景,这也是史张荣桥总师等一代代西电学子最难忘的校园记忆之一,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厚德 求真 砺学 笃行”的踏实校风与“学在西电”的优良学风。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设置孔子观欹的文化墙,通过馆藏建设结合智慧化转型,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到文化的传承,并线上将这些优秀文化和红色文化通过数字化技术,将文化遗产、历史档案等珍贵资源进行数字化保存,并提供在线访问服务的方式。这些优秀的特色馆藏都将成为新一代当下的青年学子为国奋斗的精神食粮,图书馆通过线上资源收集保存与线下的空间氛围营造,多管齐下,将文化育人融入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去,只要进入图书馆就开启了文化的熏陶与体验。

4高校图书馆未来开展文化育人实践活动优化思考

4.1 多元化联动合作开拓扩展文化育人影响力

高校图书馆为了使更好地实现多元联动合作与资源共建共享,提高影响力的同时更好地协助高校进行文化育人建设,可以成立文化育人专题小组,由各个部门成员联合组成,群力群策发挥自身优势,文化育人工作也应和图书馆日常工作一样列有具体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将文化育人工作有条不紊的加入到图书馆日常工作中去。在自我发力建设文化育人小组的同时,图书馆要不断的尝试拓宽可以合作的领域和渠道,整合多方资源,加强与校内各个部门以及各个学院的合作与联系,共同开展文化育人活动。图书馆也可以走出校门,联合社会资源推广文化活动与体验,如当地博物馆、档案馆等文化机构[5],共同开展主题展览、文化沙龙、比赛等活动,充分挖掘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和地方文化遗产,寻求与数据库商、书商、出版社、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相关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图书馆合作,共同构建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多元合作供给机制[4]。加强校地联合打造当代大学生新的文化IP等多方面总结文化育人新路径。

图书馆如果仅仅以单独力量开展业务工作和活动,必然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活动覆盖面受限、影响力不足、参与人员积极度不高等情况,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参与文化育人活动中努力整合多方资源,联合多方力量,才能更好的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协同推进文化育人的工作[6]。

4.2持续助力学科建设完善文化育人教学实践

高校图书馆是国家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在文化育人的大方向下,图书馆馆员在新的要求下赋予新的教育教学职能,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学、研究和传承,参与文化相关的学校课外课程活动设计与开发。在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的实践的过程中,要应充分考虑如何充分发挥学生在文化传承与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调动自我提升与学习是重要目标。被动的接受效果不如主动的探索,开发学生自主式学习,参与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学生可以成为知识的建构者,成为积极参与优秀文化学习传承的一份子。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就很好的贯彻“以文化人”的实践平台,引入学生馆员指导成立人文理论类社团“钱展社”,将学生从接收者变为创造者,不仅负责“钱展”的参观讲解,也参与图书馆旗下各种文化活动的策划[7]。因此在探索新型活动形式中,除了高大上的传统展览模式,也要考虑如何可以和学生更加贴近,在保持优秀文化的传播下更接地气,通过更加新颖年轻的交流方式,更激发与完善新时代下青年学生的参与兴趣和体验感受。

4.3文化育人有机结合未来学习中心建设构想

图书馆是文化交流中心,要充分融入高校未来学习中心建设,建立自身文化生态环境。2021年12月,高教司司长吴岩提出要发展建设未来学习中心试点,改革传统人才培养模式,探索新时代育人新范式。在文化育人方面,高校需要参考未来学习中心突出数字赋能的建设原则,将文化育人工作与未来学习中心建设的有机结合。

未来学习中心注重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逐步转型为学生自主式创新式的学习模式,改变传统的独立系统,搭建积木式的可生长的,广泛参与式的平台,高校图书馆在其中可以通过对于学习软件和设备的搭建支持文化育人,例如建设录播室,给学生提供教学以及可申请取用的摄影器材与相关配套设施,助力文化相关课程的线上建设,以及支持学生自发的文化相关视频制作与传播。通过VR设备让古籍可以进行活化展示,将一些不易展出的珍贵馆藏展品和一些古籍图书字画进行数字实景展示,不仅更直观的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也可以在展示中加入互动性游戏和趣味问答等参与感更强的方式。同时,作为学校经典的育人场所,图书馆也可以考虑加入一些实践操作机器,例如3D打印机等,设置在图书馆内的学生活动空间,不仅可以培训学生更多的技能,也可以辅助图书馆参与学科建设第二课堂的完善与多场景学习的建构,同时可以加入比如文物新设计等小型实践活动,让学生们自主设计打印,可以让非设计专业的学生也可以接触到相关设备,多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之后也可以在图书馆文化长廊或者展区进行展示,加深文化活动互动体系和创新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宗凯.高校图书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经典阅读推广的实践与策略[J].河南图书馆学刊,2022,42(12):42-44.

[2]于兴华.试论空间规划艺术性对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的作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22,6(07):130-133.

[3]赵霞琦,李爱民,王南.新时代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场景构建研究[J].山东图书馆刊,2023(01):12-17.

[4]李沂濛,唐承秀,常红.高校图书馆文化传承及育人影响因素研究——基于天津市高校图书馆调研的因子分析[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22(11):13-19.DOI:10.16384/j.cnki.lwas.2022.11.015.

[5]司姣姣.“互联网+”环境下图书馆跨界融合的实践与模式[J].图书情报工作,2017( 20) : 87-96.

[6]覃燕梅.高校图书馆传承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现状调查与发展策略——以国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图书馆为调查对象[J].图书情报研究,2023,16(01):55-64.

[7]张一翠,史淑英,张静.资源统筹视域下高校图书馆文化育人实践研究——以西安交通大学图书馆为例[J].山东图书馆学刊,2023(01):42-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