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贾科

青海省草原改良试验站  青海  西宁   810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深入人心。幼林抚育技术进行有效的增强,对林业工程的开展有着重要的影响。为此,强化管理方法,加强森林经营的质量和监管,促进林业种植工程的健康发展。其中,树木具有吸附CO2,降低温室效应,提高生态系统质量的作用。在林业种植工程中,必须加强对林分的保护,对林分进行持续的优化,对林分的密度进行调控,使树木的健康成长,并加速造林,使其充分利用,使其具有生态、社会、经济等多种价值。要提高林业种植工程的综合效益,就必须要对幼林抚育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应用。

关键词:林业种植工程;幼林;抚育技术

引言

随着绿色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提出和落实,我国逐渐意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并提高了对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视。大力发展森林产业、加强林业种植不仅能够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也能够净化空气,加强生态圈的平衡。与此同时,幼林抚育工作的开展不仅可以使本行业得到蓬勃发展,能够带动相邻产业的良好发展。因此,为了保障林业的稳定发展,改善我国生态环境,有关部门需要提高对幼林抚育工作的重视,结合人民群众对森林资源的需求以及生态文明建设进展采取科学合理且具有针对性的发展策略、提高幼林成活率,从而防止水土流失、减少温室效应,从而提升林业经济效益。

1林业种植难点

通过改善环境,可以减少污染、保护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并提供清洁的空气、水和土壤。环境改善不仅有利于人类健康,还有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创造更美好的生活条件。因此,需要采取积极行动,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环境改善。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林业种植在环境改善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林业种植也面临着许多挑战。由于资源和人力限制,定期巡视和监测工作面临困难,导致部分员工森林健康状况了解不充分,难以及时应对病虫害等问题,给林业种植管理带来一定难度。选择适宜的树种和合理的种植密度对于林业生态恢复至关重要,由于地理和气候条件的差异,不同地区合理种植规划存在差异,需要依据具体情况调整。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采伐和砍伐规模,确保林木合理生长和更新。林业种植面临土地可用性、水资源管理、生态系统保护、气候变化等多个方面的影响和挑战,需要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在政府、专家和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和支持下,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来保障可持续林业种植,确保林业种植管理顺利进行,改善林业环境。

2幼林抚育的基本原则

2.1科学性原则

在幼林抚育中,要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程序。特别是对珍稀树种,要精心培育,避免因物种灭绝而导致物种多样性受损,确保幼林的存活率和最大限度地发挥应有的作用。

2.2因地制宜原则

在幼林抚育中,由于幼林苗的品种较多,对其生长的要求也不尽相同,因此抚育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为了提高幼苗的存活率,在进行幼苗的培养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要根据不同的树种,对所要培养的幼苗的生长环境有一个详尽的认识,确定它所适合的气候特征,制订出一套科学的培养方案,确保林木建设的品质,达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2.3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就是树种的生态性要符合其当地的生长环境,使其生长良好,从而达到高产。

3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

3.1水肥管理

灌溉施肥作为幼林抚育的关键性环节,需要苗木管理人员加以关注。一般来讲,幼苗生长初期是灌溉施肥的最佳时期,这一阶段由于幼苗根系不发达、对于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无法及时吸收,使得幼苗根茎较细。受到环境以及动物侵害等外界影响苗木完整性极易受到破坏,在人工干预下,通过施肥灌溉可以为幼苗提供其所需营养成分、使其能够健康茁壮成长。施肥前,需要现场技术人员对林区的土壤情况、气候变化等多种要素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结合种植林木类型进行分析,从而判断该类林木是否需要进行灌溉施肥、在降低经济支出的同时保证林木的生长质量。在施肥过程中需要体现在幼苗附近挖出一条沟,开挖前需要对当地土壤质地进行勘察和检测,从而确定沟的深度。随后,将肥料均匀洒在沟内并对其进行灌溉,保证幼苗能够及时吸收水分和养分、使苗木能够茁壮成长。对于肥料的选择需要有关技术人员依据苗木当前生长状况通过对其枝丫叶片的观察判定树木所需肥料,在此基础上进行施肥。

当前,大多林木在施肥过程中往往需要使用复合肥,即按照一定比例对多种肥料进行均匀搅拌和使用。这就需要技术人员结合林木种类以及其营养需求按照一定科学比例进行肥料的配比,保证树木营养成分均衡。依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幼苗种类、栽种时间和土壤湿度等特点确定灌溉量、避免由于灌溉量不恰当使得幼苗死亡。例如,某一地区土壤湿度较小、以干旱气候为主,可以适当增加灌溉量。保证一定距离,一般以1m为宜进行灌溉。考虑到小苗对于水分需求量也较小,可以保持1~2次的补水,而大苗则可以增加补水次数。在科学合理的水肥管理背景下能够保证幼苗吸收足够的水分和养分、促进幼苗茁壮成长。

3.2除草松土

在幼林抚育技术中,除草松土是最重要的环节,通常是在幼林开始萌芽前进行。在林业种植工程期间,由于气候、降雨等因素的影响,种植地可能会有过量的杂草,由于这些杂草对水和营养的需求很大,这就会占据造林地的资源,造成造林地的营养不足,对造林地的生长造成不利的影响。同时,若幼苗所处的土壤太厚,未及时翻松,会影响到土壤的透气性,使树木的根系不能进行有效的呼吸。对此,必须注重对杂草进行清除,保证树木能够得到足够的养分和水分,根系能够正常呼吸,从而促进其健康生长。同时,在对树木进行除草松土时,不能完全清除,要按照树木之间的间距,适当预留一些小草,为幼苗遮阳,防止水土流失,防止枯叶,根部腐烂,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利用腐烂的草为树木提供营养,这样就能有效地节省投资费用,同时还能提升幼苗的生长速度。此外,在栽种幼林的时候,要严格控制好它们的间隔,防止它们因为距离太近而相互抢夺养分和水分,从而确保了幼苗的存活率。

3.3间作

为了节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率,需要进行合理间作,旨在提升林业种植工程的整体质量、提升行业经济效益。在具体间作过程中,可以选择不同树种进行搭配种植,合理利用林地空间,避免不同树木互相争夺养分、阳光以及空间等影响树木的正常生长。该技术主要应用于林木未成熟时期,依据林木的实际生长状况对林木间的密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善林木的生长环境、保证林木的生长质量。针对抚育完成的树木需要对其生长情况进行观察,依据其生长情况在该生态系统内种植果蔬以及经济作物等,在高低搭配和营养搭配下促进苗木的健康生长。

3.4填土

在填土时,要保证土壤上虚下实,避免出现空隙而影响生根。在完成种树土的回填工作之后,要踩实,不然根系就不能与泥土紧密地接触,影响它的生根,甚至会造成它的吊空,使根系饥饿。首先要做好土壤的平整工作,以避免大颗粒的产生。下层土回填工作结束后,应对下层土层进行夯实。土壤颗粒细小,在浇完水后,与根部的距离更近,所以不会有挂根的情况发生。其次,在安放土球的时候,对于回填体最好不用脚去踩,而是用支撑体把它牢牢地固定住,以免发生左右倾斜的情况。通过灌溉使土球四周的土壤达到自然执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林业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有关技术和管理人员需要提高对幼林抚育工作的重视,积极探索全新的幼林抚育路径,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林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俊杰.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分析[J].河南农业,2023(17):42-44.

[2]金林.林业种植工程中幼林抚育技术要点探讨——以山毛榉为例[J].新农业,2023(09):29-30.

[3]刘扬.林业种植工程中的幼林抚育技术要点[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3(02):5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