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协同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协同性分析

韩城义

云南同元空间规划设计(集团)有限责任公司,650000

摘要:随着国家的不断发展,国内对于城乡发展也随之不断重视。村庄规划是国家的法定规划,是表达农民生活生产愿望的蓝图,是协调村庄生产、生活、生态空间保护利用的基础。同时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战略,坚持规划先行”;《关于加强村庄规划促进乡村振兴的通知》指出“统筹城乡发展,有序推进村庄规划编制”;2023中央1号文件指出扎实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加强村庄规划建设等多种政策。近年来通过实践证明,合理合法地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在实施国土空间规划和乡村振兴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村庄规划;协同性

引言

在国土空间规划新体系与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传统村庄规划不再能够适应新时代的变革。面对村庄的未来长久发展及创收难的问题,实用性村庄规划为乡村振兴和国家空间治理提供了新的方向,相关编制要求把重点放到能用、管用、好用,目的是提升农村的幸福感、满足感。

1规划原则

尊重村庄历史,保护历史文化名村原有传统风貌,保护历史环境的真实性、完整性,合理、规范利用村庄现有资源,统筹安排各项建设活动,协调村庄有序发展。

注重生态宜居,保护生态本底,培植优化本地资源及特色的生态环境,结合人文内涵与企业扶持,优化一产,有效推进三产,构建新型产业体系。

统筹谋划发展,节约集约,统筹谋划,总体推进村庄建设,建立长效管制机制;挖掘用地潜力,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土地投入产出比。

尊重村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体现特色,因势利导和统筹安排居住建筑、公共服务设施、基础服务设施,为村民创造舒适宜居的生活环境。

尊重村民意愿,充分征求广大农民的意见,依靠群众的力量和智慧建设美丽乡村;制定简明易懂、表达清晰、切实可行的规划成果。

2现状问题

2.1村民参与度不高

基础调研在多方渠道收集信息资料的基础上,对资料进行深入研究分析,为村庄的发展做出相关预测和提供方向。村民意见是基础调研的重要部分,直接影响着村庄规划方案的质量,但由于村民的参与度不高,普遍存在着被动配合、被动参与的情况。(1)村民主人翁意识不够。村民不了解自身处于村庄规划中的地位,认为村庄规划是村委、政府的事情,与自身无关。同时因务农等原因,会耽误到自身工作,不愿参与其中。(2)参与群体不全。村庄规划涉及村委、外出人员、乡贤、老人、妇女儿童等各类群体,但村庄存在空心化、老龄化等现象。调研时的问卷调查、座谈会、入户调查等大部分为村委、留守老人儿童,忽略乡贤、外出人员,使收集到信息不全、过于片面,致使规划初期定位有偏差。

2.2管理协调性不高

政府处于村庄规划的主导地位,需同时兼顾内部、外部之间的关系。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协调不合理的情况,影响村庄规划编制和实施。(1)各级规划衔接不足。村庄规划在国土空间各级各类规划逐步推进中,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等数据为基础,在上层规划指导下进行编制。随着各类规划的不断增多,涉及范围不断扩大,虽部分基础数据已正式启用,但涉及的各项规划及指标仍处于衔接不足的状态。(2)政府协调性不足。村庄规划不仅涉及镇政府、自然资源、水利、农业农村、文化旅游、体育教育、乡村振兴、生态环境等多个部门,还涉及村民、企业等主体。

2.3资金投入不足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是人们向往的桃花源,也是村庄生活的向往。现在的村庄不单是村民的村庄,也是各类主体的村庄。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引导下,众多企业纷纷参与到乡村建设,为村庄规划提供重要的产业引导。然在不断实践探索中,资金供给仍存在不足。(1)资金投入有缺口。随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国家对农业农村巨大的资金支持,因疫情、国际形式等原因的影响,财政压力增大,对农业农村的建设投入有所降低。同时农村建设需求不断增大,从而村庄资金投入存在缺口。(2)社会资本引入不足。由于土地流转困难、投入大周期长、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回报率低等原因,特别是微小企业,对农村产业缺乏信心、投资热情低,使得农村发展缺乏社会资金投入。

3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村庄规划的协同性分析

3.1完善人才培育机制

《关于加快推进乡村人才振兴的意见》提出“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需要因地制宜的完善人才奖励机制、优化工作环境、提升人才综合能力,为乡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撑。(1)完善人才引入机制。根据地方发展需求,制定人才引入机制和方向、简化人才引进流程,拓宽渠道引入“懂技术、懂市场、懂管理”“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实用型人才。(2)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制定人才奖励政策,从工作环境、后勤保障、晋升空间等方面对不同类型人才给予政策支持。依托高等院校、科研单位、企业、技术培训等平台,探索出企业、高校、技术人才等多方合作模式,进行人员知识储备、技术人员培养、农业技术培训,努力培育“进得来”“能成长”“敢担当”的实用型人才。

3.2规划内容

传统村落的完整性应从空间环境拓展到动态的社会与经济环境,体现历史与现在、有形与无形、内部与外部等方面的相互关系。严格限制生态红线范围内的无关建设用地,进一步细化居民点建设用地,预留建设用地机动指标,沿青乐线将农村住宅用地调整为经营性建设用地,严禁非法占用生态红线内的用地。

保护优先,有序发展,生态红线范围内用地为重要农业空间。生态保护红线、农业空间和建设空间范围外的空间为一般生态空间,主要为其他草地、河流、园地等地类。一般农业空间主要包括种植园用地、农村道路、设施农用地等地类。村庄建设边界内应合理安排宅基地、经营性建设用地、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用地,规划对居民点建设空间进行整合细化,村庄各类建设不得侵占生态保护红线。充分利用现代技术,采用绿色种植、秸秆还田等,推进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改造和配套水利灌溉排水设施,同时结合村庄现状,合理利用林下空间,增加收益。规划探索旅游发展之路,打造“长城文化”+“田园文化”+“乡村体验”一体化结构,依托界岭口长城、冀东民居、山、水林等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资源,综合发展山水经济和乡村旅游,深度开发长城山地文化观光休闲旅游项目。

3.3以人为本,村民参与

实用性村庄规划要以以人为本为基本原则,在做前期调研工作时,要深入村民内部,同村民一同生活,与村民进行广泛的交流,尊重村民的合理诉求,切身体会到村民目前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将其作为近期规划建设的要点。其次,向村民普及、宣传规划知识,提升村民参与规划的热情,鼓励村民大胆地提出意见,切实落实公众参与原则,引导村民参与规划,推进公众参与的法制化和制度化,让公众通过法定的程序和渠道有效地参与规划实施的决策和监督,从而编制出村民参与、村民满意的村庄规划,也可以保证村庄规划具有较好的适宜性和可实施性。例如:通过实地调研和走访,收集发放调查问卷后整理出来村民的建议,近期将建设一些惠民项目,也是村民反馈较多的项目,例如重建护地坝、道路硬化、人居环境提升工程等。这充分表明了本次规划方案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

结束语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规划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理念,把产业振兴作为主要抓手,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与产业发展同步提升,不仅让农村有品位、有特色、有底蕴,让老百姓过上幸福生活,还以新形势下“接地气、谋发展、促振兴”的村庄规划巩固浪街村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使得浪街村村庄规划赢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参考文献

[1]李茜.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乡村规划建设研究[D].赣州:江西理工大学,2016.

[2]林旭.新形势下村庄规划的变革与思考[J].住宅与房地产,2020(33):64+74.

[3]李丽娟.基于国土空间规划的实用性村庄规划探究[J].居业,2022,(03):11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