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气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李萍

摩天众创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0

摘要:现代社会的发展带动了技术手段的提升,气相色谱技术作为我国现代检测技术的一种,正逐渐向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将其应用在食品及药品安全检测当中,可以确保食品和药品的安全使用,为相关使用人员提供可靠保障。

关键词:气象色谱法;食品检测;技术应用

1.气相色谱技术概概述

气相色谱技术可以实现食品药品的有效检测和分析,在具体检测当中,以惰性气体为载体,使用气相色谱仪对检测样品进行检测,由工作人员对其中的各种物质进行有效分析。这种检测技术在混合物及固体检测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即使混合物的物质组成较为复杂,也可以在短时间内将其快速分离。此外,将气相色谱技术应用在食品药品检测当中,可以对硫化物以及其他磷化物进行有效检测和分析,提高食品药品的安全性,为食品药品检测提供技术保障.

食品药品安全问题会对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产生重要影响,气相色谱检测技术是食品药品安全监测的一种有效措施,随着科学与技术的不断发展,这项技术被广泛应用在检测工作中。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的整体水平与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存在密切联系,在利用气相色谱技术开展检测工作时,检测技术人员需要掌握技术的具体原理,为检测工作的开展及食品安全提供可靠保障。该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在管柱放入的吸附剂和以惰性气体为载体的液体作为色谱仪的固定相,不断地在管柱内进行流动的气体作为色谱仪的流动相,固定相和流动相共同组成了色谱系统,在食品安全检测期间,技术人员需要将待检样品放入管柱另一端,由于不同样品的组成成分存在差异,固定相在吸附和溶解能力方面也会存在区别,在与样品中成分结合的过程中,固定相会根据结合特征对其进行分配,在分配完成之后,与移动相组分向前移动,成分不同其移动速度也会存在区别。对于分配系数较小的物质而言,在管柱上的滞留时间较短,能够很快地从色谱柱末端流出;对于分配系数较大的物质而言,存留时间较长,其流出速度也比较慢。

2.气相色谱法在食品质量检测中的应用

2.1食品中脂肪酸与浸油溶剂的检测

现阶段,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已经成为食品质量检验的重要手段之一,应用效果显著。食用油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物质,但若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超标,则很可能造成甲状腺肥大等问题,因此需要对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进行精准检测及有效控制。通过气相色谱检测技术,能够精准检测出食用油中脂肪酸含量,有利于避免因脂肪酸过高而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另外,浸油溶剂检测也是食用油质量检测的重要内容。通常情况下,食用油萃取过程中会添加浸油溶剂,若浸油溶剂残留量超标,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人体健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还会对人体中枢神经以及造血功能产生影响。气相色谱法检测食用油中浸油溶剂时需先将食用油进行分离处理,再进行溶剂检测。

2.2食品添加剂的检测

气相色谱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酸性防腐剂、脂型防腐剂进行精准检测,通过盐酸、硫酸等物质,将离子形式存在的防腐剂转化为有机分子形态,再利用石油醚进行萃取处理,以此检测防腐剂的含量。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气相色谱技术逐渐趋于成熟,其通过与热重、红外、质谱联用,能够实现对各种食品中的农药残留量、化学添加剂含量的有效检测,有害物质分离效率较高,不仅减少了样品用量,同时还提高了检测速度,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食品质量安全,保障了人们的身体健康。

2.3多环芳烃含量的检测

多环芳烃主要存在于烧烤、油炸食品中,对人体免疫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均有不同程度的损害,并且长时间摄入多环芳烃,还可能导致人体细胞癌变,对人们的健康安全产生严重威胁。因此,在食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应着重进行食品中多环芳烃的检测,禁止多环芳烃含量超标的食品进入市场。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能够将化合物分离,并破坏有害物分子,进而对食品中多环芳烃的分子含量进行有效测定。该方法除了应用于多环芳烃检测中之外,还应用于成分复杂的有害物质的检测中。

2.4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存在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将部分微生物应用于食品领域能够开发出特色食品,丰富食品的多样性。然而,一些微生物不仅对于人体没有任何益处,还会损害人体健康。在食品安全检测中,通过应用液相色谱检测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微生物及微生物代谢物进行有效检出,一旦食品中的微生物或代谢产物超出国家标准,会对食品安全造成较大威胁。利用液相色谱检测技术检测食品中的微生物具有较大优势,其通过对不同微生物的化学组成和代谢产物进行分析,能够了解各种代谢产物的含量,明确病原微生物的特异性化学成分,按照国家标准判断其是否存在微生物超标的情况。相较于以往使用的检测技术,液相色谱检测技术的分析速度和准确度更高,能够实现对食品中微生物及其代谢物的精确检测,提高食品检测效率。

2.5添加剂检测

在日常生活中,多数食品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添加剂。一般而言,食品添加剂并不会对人体造成损害,但一些添加剂的过量使用,则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利用气相色谱技术,能够对食品中的酸性防腐剂、酯性防腐剂等进行有效检测,以盐酸、硫酸等物质对防腐剂进行转化,使其从离子转变为有机分子形态,再借助石油醚进行萃取,分析防腐剂含量。气相色谱检测技术相较于其他食品检测技术成本较高,但检测效率高,能满足我国当前食品检测需求,发挥出较大优势。

2.6重金属检测

重金属是食品检测的主要项目之一。重金属成分被人体摄入后,会在人体内长时间滞留无法排出,严重威胁人体健康。食品中常见的重金属包括铅、汞、铬等。重金属含量超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包括原料中存在重金属、生产过程中引入重金属等。将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相结合,可以实现对重金属含量和成分的精准检测。常见的贝类、海带、紫菜等容易出现重金属超标问题,在对这类食品进行检测时,需要利用气相色谱,防止这类食品出现重金属含量超标问题,保障食品安全。

2.7农药检测

农产品是满足人体基本温饱需求的必要食品,在种植过程中,农药作为减少病虫害、保障作物质量的有效手段,仍然在农作物种植中得到广泛应用。一旦农药使用过量,会造成农药残留问题,人体长时间摄入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会引发健康问题。通过利用气相色谱检测技术对农作物中的农药残留情况进行分析,能够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利用气相色谱,对农作物中的多种农药残留物质进行检测,能够满足不同类型农药的检测需求,检测速度快、灵敏度高,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结语

气相色谱法具有灵敏度高、检测速度快的优势,并且适用性强,能够充分满足高要求、复杂化的食品质量检验需求。借助气相色谱法,能够对水产品、农产品、饮品等各种类型食品中的有害物质进行检测,并且通过与其他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该技术应用优势,为食品质量检测提供坚实可靠的依据,对于提高我国食品生产的安全性,推动我国食品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荣杰峰,许美珠,张志勇,等.气相色谱-三重四极杆质谱法测定植物源性食品中棉隆及其代谢物异硫氰酸甲酯残留[J].色谱,2022,40(07):661-668.

[2]张莎莎,张蒙.气相色谱法检测食品中甜蜜素的实验条件优化[J].食品界,2022,(05):115-117.

[3]陈雄,方宣启,郑利军,等.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聚乙烯食品接触材料中11种有机污染物的残留量及其迁移量[J].理化检验-化学分册,2022,58(05):588-5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