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现状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与现状分析

李萍

摩天众创检测服务有限公司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10

摘要:随着食品安全问题逐渐引起社会大众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在现代科技手段的推动下,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正处于快速发展中,并且逐渐成为保障人们健康的重要举措。此项技术的实施难度相对较高,对有关部门的专业性也提出了较高要求。要想更好地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就应当对该项技术进行优化创新,并根据检测标准进行实践操作,进而从本质上增强食品检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现状分析

1常用食品检测技术

1.1微生物检测

微生物检验的主要宗旨在于搜寻并识别出膳食中的潜在有害菌,其中涵盖了细菌、病毒、酵母以及霉菌四大类别。以往的主流检测手段有培养计数量法及显微镜观察等,虽然此类传统途径具备较高的准确性与可靠性,但也存在操作步骤复杂、耗时长等弊端。近年来,分子生物学如聚合酶链式反应(PCR)、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以及基因序列测定等高科技应用于微生物检验领域,极大地提高了检测灵敏度与精度,同时大幅度缩短了检测用时。

1.2红外光谱技术

红外线光谱技术的原理,就是向物体照射特定波长的红外线,根据接收到的光线吸收情况分析物质,用以揭示事物内部的化学构成或分子结构,主要手段包括近红外光谱和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两大类。前者在食品分析中尤为重要,承担着快速区分和精确量化食品组分的使命,例如提供蛋白、脂肪、水分和糖类的准确测量数据。此法已在多类食品检验中应用,如谷物、奶制品、肉类和水果等;反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因精准展示分子振动细节,因而无论是定性分析还是现场物品结构解构都表现极佳。如该技术可以帮人们识别商品中的添加剂和有害物质,帮助鉴定商品真伪,甚至追踪食品来源。

1.3核磁共振技术

核磁共振技术作为一种具备卓越非破坏性作用的食品精准检测手段,其优势在于能够巧妙利用原子核在特定外加磁场环境中所展现出的显著特性,从而快速准确地掌握物质内部构成要素的丰富信息,进而精确判断物质类别以及其数量。核磁共振技术出色的能力首先体现在为食品成分的鉴定和数量测定提供定性及定量数据支持上,其中包括人们熟知的各类有机化合物、无机分子,乃至生物学意义上的各种活性物质等;更重要的是,此项技术还有着甄别和精细计量复杂有机分子,如脂肪、多糖、蛋白等成分的独特本领,甚至连极其微小的微量元素和添加剂也难逃其“法眼”。

2.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研究现状

2.1检测体系不健全

食品检测工作包含多项检测内容,并且技术要求较高,从材料生产到产品进入市场,涉及很多环节。但就目前来看,为了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部分企业并未建立健全食品质量检测体系,因此导致检测数据不准确等问题频繁发生,一些不符合行业规定的产品流入市场,严重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健康安全。为避免出现食品安全问题,有关部门应组织开展严格的食品检测工作。

2.2技术人员专业性不足

首先,部分食品检测机构的工作人员并未经历专业的技术培训和安全教育,只经过短时间的培训后就直接上岗,其基础理论知识和业务能力较为欠缺,专业素养不足,从而导致食品检测质量与效率难以得到充分保障。其次,一些食品检测机构经常出现一人负责多项工作的情况,技术人员除了负责本职工作以外,还需要兼管其他方面的工作,加大了技术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食品检测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最后,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不断更新,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发展步伐。然而,有些技术人员缺乏充足的学习动力,在食品安全检测中往往仅借助实践经验进行操作,因此导致其技术水平难以得到有效提升。

2.3检测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

设备购置成本昂贵是运行维护成本高的主要原因。随着技术的进步,新型食品检测设备越来越精密且功能丰富。例如,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液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这些设备的价格通常在几十万元甚至几百万元人民币,对很多地市级检测机构来说,购买这些高价设备无疑增加了经济压力。

3.食品安全检测优化措施

3.1健全检测体系

食品安全是大众重点关注的社会热点,针对食品安全展开的检测工作应当更加具体和全面。要想在食品制作全过程中保证食品安全,就需要对不同环节的食品安全进行检测,同时健全检测体系,让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优化工作落到实处,这是推动食品检测行业实现进一步发展的重要举措。现阶段,为了获取最大化的经济效益,一些企业往往会忽略食品安全,让质量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使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受到威胁和侵害。因此,食品安全检测技术需要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展开高质、高效的食品检测,严格清除有毒有害食物,通过引入先进技术和设备来提高检测水平,从而保证食品检测工作的有序开展,并为后续技术研发和创新奠定基础。

3.2全面综合提升从业人员素质

加强食品安全检测人员素质建设对提高食品安全水平具有关键作用。相关部门应当从招聘、培训、认证和考核等多方面采取措施,以确保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质量和准确性。首先,要提高招聘标准。食品检验机构应提高招聘标准,尽量聘用具备食品科学、化学、生物等相关专业背景的人员,以确保他们在理论知识方面有一定的基础。其次,政府需投入更多资源建立完整的培训体系,包括岗前培训、在职培训和继续教育等内容。此外,还要关注新技术、新方法的传授,使检测人员能够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健全并完善严格的认证制度。建立严格的食品检测人员资格认证制度,规定检测人员必须通过认证才能从事食品检测工作,这有助于提高整个行业的水平,并增强公众对食品检测结果的信心。再次,实施定期考核制度,将检测人员的绩效与培训、技能和经验挂钩,激发他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素质。最后,推动产学研合作。鼓励高校、科研机构与检测机构之间开展深入合作,共同研究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前沿问题,及时更新检测方法和提高技术水平。

3.3有效降低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运行维护成本

食品安全检测设备运行维护成本高已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一大瓶颈,解决这一问题需采取多方措施,既降低食品安全检测设备的运行维护成本,又促进行业健康发展。第一,加大政府支持与补贴力度。政府应加大对食品安全检测领域的扶持力度,包括设备购置、实验室建设及后期维护等方面的补贴,以降低检测机构的经济压力。第二,合理选择设备。检测机构应根据实际需求科学合理选择设备。购置时,相关人员可考虑性能稳定、价格较低的国产设备,降低初期投入成本。第三,优化设备使用,通过调整设备使用频率,降低耗材消耗,从而减少运行成本。建立健全设备维护保养体系,鼓励检测机构建立并不断健全完善的设备维护保养体系,通过定期自检、校准等手段,及时发现并解决设备问题,降低故障带来的高额维修费用。加强联合培训与资源共享,检测机构可与社会力量广泛合作,共同开展操作人员培训,分享培训资源,降低单个单位的成本。

结语

综上,运用先进的食品检测技术,确保食物安全无虞,预防各类因饮食不当引发的疾病发生,进而保护消费者的身体健康,规避因食品隐患而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同样,这也提高了广大消费者对于食品安全的信赖和信心。

参考文献

[1]何玉玲.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在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中的应用[J].农业工程技术,2020,40(20):81.

[2]陆桂红,张大庆,边策.食品安全现状及食品安全检测技术应用浅析[J].食品安全导刊,2020,(18):176.

[3]施连琴.食品安全的现状和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应用[J].食品安全导刊,2020,(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