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简析市政园林绿化建造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4
/ 2

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简析市政园林绿化建造策略

郑 爽

身份证号码:330682199607029040

摘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创新,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极端天气事件越来越频繁,城市雨洪管理已经成为世界各地城市规划和建设的紧迫课题。中国政府为应对这一挑战,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概念,旨在通过模拟自然的水循环过程来解决城市内涝、水污染以及生态环境损害等问题。海绵城市不仅要求城市能够在雨后自然吸水、存水、渗水、净水,如同海绵一样“柔软”,还要求能够最终将积蓄的水“挤出”,供人们利用。园林景观设计作为城市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对市民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着极大影响,而且承载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生态功能的责任。

关键词:海绵城市;建设;市政园林绿化;建造策略

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市政园林的发展,市政园林绿化的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政园林绿化的种类越来越多样化,给市民带来很好的居住环境,缩短了人与自然之间的距离,这就给城市的市政园林绿化建设带来了新的挑战。在“海绵城市”概念的指导下,市政园林绿化建设更多地重视城市自身地调节能力,重视城市体系的自身消化与代谢,应该着重于解决排涝、水质与生态问题,从而使自身的水资源调节功能得到充分的利用。

1海绵城市内涵

(1)海绵城市建设需要从源头出发,满足减排要求,这一点非常重要。其中,控制污染、合理利用雨水和防洪等环节都需要加强联系从而提高灾害防御能力和保障水资源储存和利用的合理性。为此,在应用海绵城市理念时,应从节能减排研究工作入手,为城市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计划提供支持。例如,在商业绿地、公园和其他绿化环节中使用雨水,并通过水的收集和排放控制实现对雨水流量的管理,以提升治水效果。这样既可以避免城市内涝问题,同时还可以实现雨水资源的利用和节约。总而言之,从源头出发,实现节能减排,是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需要得到重视和加强。

(2)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加强自然与人工的融合对于城市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海绵城市作为一种以生态为基础的城市建设理念,主要通过恢复生态系统和控制水量等方式来提升城市建设效果。然而,要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注重自然环境和人工建设之间的协同作用,最大限度地发挥自然环境的防洪、渗透等优势,并通过设施改造和加强管理等措施来提高城市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这样,才能更好地将城市建设融入自然环境之中,实现人类与自然和谐发展,逐步完善水资源利用、保护和治理体系。通过这些手段,可以更好地发挥自然环境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作用,实现城市与自然之间的和谐融合。因此,在海绵城市建设时,必须注重自然与人工之间的融合,既能够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够满足城市发展的需求,从而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2基于海绵城市建设简析市政园林绿化建造策略

2.1注重园林环境保护

很多建筑企业在进行市政园林绿化建造过程中,对各个环节的质量都有很高的控制,然而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却出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究其原因,在于在建成以后,人们忽略了对园林的维护与保养。对于一个园林项目而言,不仅仅是建设,更重要的是要在建设结束后,对其进行定期地维护。因此,有关单位要增强对园林的责任感,要加强思想培训及宣传教育,加强对市民的教育,提高市民对园林的认识。若仅仅是对园林项目进行施工,而忽视了对其的管理,必然会引起许多不必要的问题。

对新市政项目的景观进行改进,使景观两侧都能进行海绵绿化方面的工作,应该将“海绵城市”的概念融入到市政设施周围的分析之中,以城市的具体情况为依据,灵活地采用不同的绿化带、下沉式绿地等。还要将项目的具体情况纳入到建设之中,设计师们需要以当地的天气环境为依据,决定哪些植物和绿地能够适用于目前的城市环境,并以此为依据,对实际施工现场的地形进行分析。现在,市政园林建造的工作重点已经从简单的发展经济转移到了绿色节能、环保以及生态文明的保护与建设上,而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将“海绵城市”的理念融入其中,势必会让有限的资源可以被更好地进行再循环,从而为可持续的经济发展带来更多的保证和更大的帮助,让有限的生态资源可以被更好地分配和运用。只有这样,才能实现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人与自然有好共处。市政园林绿化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业,要通过人人努力,才能达到绿化的目的,从平日常的言行举止做起,不随意丢弃杂物,从小事开始,若人人都能主动参与到绿化工作中,必将对市政园林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2生态透水铺装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生态透水铺装作为实现海绵城市理念的重要手段,其在园林和城市公共空间的应用增强了地面铺装对降雨的吸收、渗透和缓释能力,同时也补充了地下水资源,提高了城市对极端天气条件的适应性和自我调节能力。多雨,尤其在雨季面临较大的径流问题,而生态透水铺装为雨水管理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将生态透水铺装运用在的园林景观设计中,不仅仅是为了达成地表水渗透和调节城市内涝的目的,更是一种对地方特有文化和自然环境的尊重。园林景观设计采用的透水铺装材料,不仅功能上要满足高透水性,还兼顾色彩、肌理和图案的多样化设计,以创造与地方传统工艺和自然景观相协调的视觉效果。例如,设计师们可能选择模拟壮锦图案的颜色石子混合铺装,或者是模仿山水画意的石板铺装,这些都在营造景观的过程中提供了丰富的文化表达。除了考虑铺装的美学外,在实际应用中,的园林景观设计也会依据地貌特征选择合适的透水材料,如在丘陵区可能更多地使用砾石和透水混凝土,而在平原和临水区域则可能运用透水砖和人工草坪。这样的材料选择不仅考虑到地区的自然条件,还强调了生态材料的应用,寻求与当地生态环境的和谐共生。生态透水铺装的应用,也与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蓄水、渗水和净化水的其他元素紧密配合,如雨水花园、地形调整以及植物配置,共同形成一个完整的雨水管理体系。

2.3本土植被的运用

本土植物因其与地方环境的天然适应性和生态价值,在提升城市景观的水文调节功能、促进生物多样性以及维护地方文化特色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园林景观设计师通过运用丰富多样的本土植被,创造出既能够有效地管理雨水,也能增添地域特色的绿色空间。本土植物如南方松、秋枫、桂花、喜阴的蕨类植物以及多种竹子,在的园林中不仅提供了优美的自然景观,它们的深根系系统也有助于增强土壤渗透性和雨水的吸收能力,提高地表水渗透和减少径流面积。另外,本土植物适应了当地的气候和生态条件,对于维持和增加生物多样性、保持水土、提供野生动植物栖息地等方面都有积极影响。地区潮湿多雨,植被生长旺盛,此类自然条件为园林景观设计提供了良好的种植基础。设计时,通过对地形进行精心设计、结合本土植物的生长习性,可以通过生态浅坡、草甸、雨水花园等景观形态加以应用,这不仅有助于雨水的收集和净化过程,也为城市提供了滨水绿地、休闲公园等多功能空间。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将城市园林设计与海绵城市理念相结合,是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方向。在城市园林设计中,应该从完善雨水系统出发,引入海绵城市理念,明确水景设计思路,充分考虑绿地、道路等环境构造设计,来实现城市与自然之间的更好融合。

参考文献

[1]陆海锋,潘佳东.基于海绵城市理念的透水人行道施工技术探讨[J].工程技术研究,2023,8(5):201-203.

[2]潘和平,李瑶.海绵城市建设技术应用调查研究———基于国内外案例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23,43(3):22-24.

[3]吕俊杰.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J].新农业,2023(4):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