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2

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观察

张梅花

科尔沁右翼中旗蒙医医院  内蒙古  兴安盟  029400

摘要目的观察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消化不良患儿。将患儿分为观察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对照组采取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观察组采取蒙医药治疗,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4.29%,对照组有效率71.43%,差异明显(P<0.05)。结论: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疗效肯定,可显著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蒙医;小儿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现代西医对此病的治疗多结合患儿症状做针对性处理货给予促胃动力用药帮助肠胃效果功能,不过因低龄幼儿自身消化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西医用药易加重患儿机体负荷,形成不良反应症状,甚至对患儿后期发育带来不小的影响。蒙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属于“热型胃病”范畴,主要是由于消化希拉亢盛,热积胃中,胃火失调所致。过食锐、热性,辛、酸、甘味之食物,乳母患热性病影响小儿胃腑等为诱发本病的因素。蒙医治疗该病是以清希拉热邪、调胃火、调节脏腑、改善胃肠功能、辨证施治为原则,可以彻底治愈小儿消化不良性疾病,疗效显著。蒙医学中,儿童体质属于巴达干型,即五元学说中水土二元。儿童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消化和吸收能力较差,容易引起消化之火失调,出现消化不良。笔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当中采用蒙医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性疾病,得到了很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到我院进行治疗的70例消化不良患儿。所有患儿均符合《中国医学百科全书·蒙医学》中消化不良性腹泻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为腹痛、腹胀、反酸、恶心、食欲不振、烦躁少寐、小便黄少等,有喂养不当史。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35)和对照组(n=35)。观察组中,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8.45±3.84)岁,平均病程(5.65±3.76)d。对照组中,男性20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8.55±3.78)岁,平均病程(5.46±3.62)天。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枸橼酸莫沙必利胶囊治疗;剂量:0.2mg/(kg·d),三餐前后30min口服。观察组采取蒙医药治疗,早、晚:3g音达拉-4味汤做药引,口服7粒通拉嘎-5味丸;中午:5粒巴特日-7味丸,温开水口服;有便秘症状患儿可使用五味朱砂丸;肺热患儿可使用三臣丸;治疗周期1个月。

1.3评价标准

评价两组患儿治疗效果,临床治愈:临床症状治愈,食欲正常;显效:症状基本消除,基本恢复食欲;有效:症状及食欲均有一定改善;无效;不符合上述标准患儿;有效率=(临床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本次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数(%),例(n)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愈14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有效率94.29%(33/35);对照组治愈9例,显效8例,有效8例,有效率71.43%(25/35);差异明显(x2=6.44,P<0.05)。

3讨论

小儿消化不良是由喂养方式的不当,患儿消化系统尚未发育成熟,肠道功能受损,消化功能紊乱而导致的消化不良性疾病。蒙医学认为本病属于“热型胃病”范畴,由于小儿消化功能尚未发育成熟,同时久病或者过食锐、热性,辛、酸、甘味之食物,乳母患热性病影响及外邪入侵后造成胃功能受损伤,胃腐熟运化不及,气血亏虚,发育延迟,因此多数患儿形体消瘦,胃功能失衡因而造成了该病。现代医学认为小儿脾胃功能尚未发育成熟,消化能力较弱,若喂养不当造成消化不良此外这时小儿在在快速发育时期,身体所需的热量和营养较多,但是小儿机体的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各种消化酶分泌减少,活性较低,容易引发消化系统功能紊乱,进而引发了消化不良腹泻发生,由于大便次数增多后引发肠道正常菌群失衡会进一步加重病情形成恶心循环。

从病理特点上看,小儿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不能自行调节寒暖,饮食不能自节,在饮食上需要格外谨慎,否则很容易为饮食所伤,引起消化不良。调火赫依、消化希拉、腐熟巴达干是胃部消化三能,三能失调,是引起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以调理胃部消化三能为主要目标,分析患儿临床特征,辨证施治。例如,胃胀、暖气、泻下不消化食物患儿,应以补益脾胃为主,平息巴达干赫依;发热、肠绞痛、身倦乏力、精神萎靡患儿,应以清热、止泻为主。小儿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病因不明,目前认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包括饮食和环境、临床抗生素的滥用、消化道运动功能异常、小儿整体抵抗力低等疾病。现阶段对其治疗尚无特别有效的方法,以往主要是给予西医药物治疗,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并不令人满意。近年来,传统蒙医学在临床的应用中得到了发展和进步,其应用范围也越来越广。蒙医认为小儿各脏腑器官尚未发育完全,属“巴达干”型体质,小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够完善,所以消化吸收功能较弱,消化系统易受各种内外因素影响,寒热不能自调,饮食不知自节,食物稍有不慎,容易消化不良,主要表现为食欲不振、腹胀、腹泻、呕吐等。治以温胃、健脾、止泻为主。蒙药通拉嘎-5味丸主治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胃脘冷痛,满闷嗳气,腹胀泄泻。

蒙医学结合了中医学及藏医学中部分理论,与中医辨证论证、整体观念具有相似之处。西医认为,小儿消化不良主要是由于家长喂食不当,引起胃肠功能紊乱,或受细菌侵入影响,导致胃肠道炎症,且小儿消化器官发育不完善,消化功能较差,整体抵抗力低,容易引起小儿消化不良。此外,研究认为,滥用抗生素导致胃肠道菌群失调,也是导致小儿消化不良的重要原因。蒙医学认为,小儿在生理与病理特点与成人差异较大。从生理特点上看,小儿属于巴达干型体质,符合小儿生理旺盛,发育迅速的特征。从病理特点上看,小儿消化器官发育不成熟,不能自行调节寒暖,饮食不能自节,在饮食上需要格外谨慎,否则很容易为饮食所伤,引起消化不良。调火赫依、消化希拉、腐熟巴达干是胃部消化三能,三能失调,是引起小儿消化不良的主要原因。因此,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以调理胃部消化三能为主要目标,分析患儿临床特征,辨证施治。例如,胃胀、暖气、泻下不消化食物患儿,应以补益脾胃为主,平息巴达干赫依;发热、肠绞痛、身倦乏力、精神萎靡患儿,应以清热、止泻为主。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有效率94.29%,对照组有效率71.43%,差异明显(P<0.05);提示蒙医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具有明显优势,疗效可靠。通拉嘎-5味丸、巴特日-7味丸都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的常用药物。其中,通拉嘎-5味丸具有温胃益火、化滞除湿功效,能够使机体内精华正常化转,主治精华不消化,寒热合并,胃火减退等症。其中,主要成分包括石榴、红花、荜拨等,诸药合用,具有温胃曾火、清肝热、消食、平衡体内寒热等效果。巴特日-7味丸具有良好的杀粘、清热功效,性凉,主治粘热症及肠刺痛。主要成分草乌芽、黑云香、麝香、诃子等,具有杀粘止痛、开窍解毒等效果。此外,蒙药为纯天然药物,安全无副作用,不易复发,治愈率高,具有显著特色。

综上所述,采取蒙医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效果确切,可短时间内改善症状,提高患儿食欲,无副作用反应,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萨仁其其格.小儿消化不良的蒙医药辨证施治[J].内蒙古民族大学学报,2016(01):71-72.

[2]乌兰.蒙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民族出版社,2017, 7: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