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伤骨折的现场急救有讲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5
/ 1

外伤骨折的现场急救有讲究

谭琳玻 

巴中市恩阳区渔溪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巴中636073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中,意外坠落、交通事故的发生率也有所提高,而骨折为常见的外伤,在初期抢救阶段,是否可以运用合理的方式,会直接影响伤者的生命安全,尤其是现场的急救更是尤为关键,所以必须重视对外伤骨折伤者展开及时、有效的现场急救工作。

一、初期急救不当导致继发损伤

外伤导致的损伤属于“原发损伤”,在搬运或是检查过程中所导致的二次损伤属于“继发损伤”。脊髓损伤并非为在外伤时受到的损伤,在受到损伤后如疼痛感较强,但脚还是能进行一定的活动,就表明脊髓还未受到损伤,在至院后双下肢已没有感知,就说明是在搬运时导致了二次损伤。若在受伤后就保持原地不动的状态,紧急呼叫救护车,由医务工作者确保伤者的脊柱平直,平稳地将伤者移动至担架上,而后再实施固定将伤者送到医院,如此有利于防范出现截瘫的状况。脊柱骨折并非一定会造成脊髓损伤,然若是出现了扭曲或不当搬动的情况,碎骨片就易于插入损伤脊髓。所以在初期急救时,必须确保急救方式的正确性,防范因初期急救不当而导致继发的损伤。

如果伤者所受的外伤会危及其的生命,这通常是指内出血、或是颅脑损伤等,针对此种情况,就不能急迫地处理和应对骨折,而是应将维护伤者的生命作为首要的工作,特别是针对大出血,必须要通过手压或是其他相关的方式及时止血,还应确保伤者呼吸道的通畅性,如发现伤者的口咽部存在堵塞物,应及时抠出,若伤者的呼吸停止,应在第一时间进行人工呼吸,唯有确保伤者的生命获得维持,在其处在稳定状态后再处理骨折问题,才可以真正救助伤者的生命。

二、外伤骨折的现场急救有讲究

(一)头颈部损伤

头部损伤在搬动的过程中,必须要做到谨慎小心,确保头颈部和躯干之间处在直线的状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运用到颈托来固定好伤者的头部和颈部,避免因骨折移位而损伤伤者颈部脊髓,甚至导致高位截瘫。在缺失颈托的情况下,能够以两肩作为支撑,将棉花塞到两侧位置,还需运用厚纸板来作为夹板,结合正常的头形来弯曲曲度,将其放置在两侧的位置,将硬板垫放在头颈背上后,需在躯干处逐渐向上进行包扎,从而对头部和肩胛等位置产生固定作用。

(二)大腿骨折固定法

针对大腿骨折的现场急救,可以运用大腿骨折固定法来进行,应拉直伤者的伤肢,在内侧及外侧位置放置夹板,还应保障外侧夹板有着适合的长度,能够到达腋窝和脚跟。内侧夹板往往较短,需在大腿根部进行放置,在关节的位置应铺垫棉花,随后再利用绷带来实施固定,若不具备夹板,能够将伤者的伤腿和未受到损伤的腿及时摆正,然后利用三角巾进行固定,若为小腿骨折,所应用的现场急救方式和大腿骨折相似。

(三)脊椎骨折固定法

脊椎骨折通常十分严重,在实施现场急救时,绝不能产生随意搬动伤者的状况,需确保脊柱的稳定,将伤者缓慢的移动到担架上,并借助三角巾来实施固定。不能扶着伤者随意的走动,也不可以将伤者移动到较软的担架上,而是应确保运用的是硬板担架。在采取脊椎骨折固定法时,可以通过“就地取材”的方式来获得夹板,如周围的树枝等,均可以作为是夹板来加以使用,在固定夹板时还需运用绷带,对此能够通过衣物等来进行替代。

四)上臂和前臂骨折固定法

在应用上臂骨折固定法时,应使伤者的手臂保持屈曲状态,在内侧及外侧放置夹板,还需利用绷带进行包扎固定,随后也需利用到三角巾对伤者的上肢进行悬吊,在利用前臂骨折固定法的过程中需先利用棉花来垫好厚纸板,随后在伤者前臂的前侧和后侧进行放置,采取布带进行包扎,保障伤者肘关节处在屈曲状态,角度约为90度,随后再利用三角巾进行悬吊。

(五)预防骨折并发症

如果肢体缺血容易导致肌肉坏死,神经缺血容易造成神经局部瘫痪,导致肢体残废,这种状况会出现在尺桡骨骨折等。致使肌肉缺血的主要因素,在于石膏或是夹板过于紧,还有一些情况是由于血管破裂、或是血管痉挛而导致的。而为切实防范痉挛情况的发生,就应保障在运用石膏、或是夹板进行固定时,必须保证松紧的适合性,如存在搏动消失或是苍白的状况,需及时进行松解,防范产生骨折并发症。再者,若发生颅骨骨折,易于并发颅内出血以及颅脑损伤等,针对内伤损伤的情况,必须即刻进行紧急处理,等到伤者的状况稳定时再去处理骨折。

总结:

总而言之,针对外伤骨折的伤者,如果没能采取科学合理的现场急救方式,很容易导致伤者受到严重损伤,还易于产生相关的并发症,甚至危及伤者的生命,所以必须要保证对外伤骨折伤者进行及时性、正确性与合理性的现场急救。